首页 理论教育 检查血吸虫病最准确的方法

检查血吸虫病最准确的方法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寄生在哺乳类或鸟类的血吸虫,目前为人类认识者有86种之多,有19种可引起人类致病。全球75个国家有血吸虫病流行,分布于亚洲、非洲与拉丁美洲,约2亿人受到感染。日本血吸虫病致病重,分布广,主要流行于中国、日本、菲律宾和印尼。表现为呕血或黑粪,出血量较大,为晚期血吸虫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占50%以上。

一、疾病概述

日本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 japonica)是日本血吸虫寄生在人体肝门静脉系统引起的寄生虫病,因日本人1904年发现而命名。

寄生在哺乳类或鸟类的血吸虫,目前为人类认识者有86种之多,有19种可引起人类致病。其中5种即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日本血吸虫与湄公血吸虫可引起人畜共患血吸虫病。全球75个国家有血吸虫病流行,分布于亚洲、非洲与拉丁美洲,约2亿人受到感染。日本血吸虫病致病重,分布广,主要流行于中国、日本、菲律宾和印尼。我国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全国约有1 000万人受到感染,至1994年统计,全国约有100万人受到感染。

本病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基本病理改变是虫卵沉积于肝与结肠等组织引起的虫卵肉芽肿。急性期病人表现为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或脓血便、肝脾大、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加,慢性期主要表现为肝脾大,晚期血吸虫病表现为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症、巨脾、腹水。

二、病历书写要点

(一)流行病学特点

注意患者年龄、周围人群发病史、居住地、疫水接触史等。传染源主要为受感染的人和动物。传染途径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粪便入水、钉螺孳生和接触疫水。国内血吸虫流行区分为湖沼、水网和山丘三种类型。

(二)临床特点

1.常见症状和体征

(1)急性血吸虫病

①发热: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均有发热,发热的高低、持续时限与感染程度、机体免疫状态有关,且全身其他症状轻重基本与发热的严重程度平行,所以发热可以作为判断感染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轻症发热数天,一般为2~3周,重症则迁延数月。间歇型与弛张型最为多见,午后体温骤升,午夜大汗热退,温差可达5℃左右,常伴畏寒、但少有寒战,多汗、头痛、头晕、烦躁不安,热退后感觉良好;稽留热型为重型,高热不退,体温持续在40℃左右,可伴有神昏、谵妄、相对缓脉,甚者迅速出现消瘦、贫血、营养不良、腹水等而死亡。

②过敏反应表现:以荨麻疹多见,偶可见血管神经性水肿、出血性支气管哮喘、淋巴结肿大、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对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③消化系统表现:发热期间食欲可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少数有恶心、呕吐。腹泻较为多见,大便日3~5次,重者日达20~30次,初为稀水样便,继而出现脓血、黏液,粪检易找到虫卵,热退后腹泻次数减少。便中常带有黏液和血液,重症病例粪便呈果酱状,多伴腹痛。部分病人可有便秘,危重者出现高度腹胀、腹水、腹膜刺激征。此腹水与晚期血吸虫病腹水成因不同,可能为急性虫卵肉芽肿在肝、肠内广泛形成导致肝内窦前门脉高压、肠淋巴液渗入腹腔所致,经治疗退热后6~8周,症状可改善或消失。

④呼吸系统表现:半数以上的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可有咳嗽、胸闷、气喘,常为干咳、少痰,偶可痰中带血,听诊肺部偶可闻及少许干或湿性啰音,症状多在感染后2周内出现。

⑤肝脾大:90%以上患者肝大、压痛,左叶较右叶肝大显著,一般在剑突下5cm以内,质软;半数以上患者有轻度脾大,质软,无压痛。

⑥其他:常见面色苍白,消瘦,乏力,肌肉酸痛,重者可出现神志淡漠、心肌受损、重度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亦可迅速发展为肝硬化。

(2)慢性血吸虫病:临床常表现为隐匿型间质性肝炎或慢性血吸虫性肠炎病变,或B超检查肝脏时而被发现。

①无症状型:主要为隐匿间质型肝炎,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有肝、脾大,肝功能正常,粪便检查可发现虫卵,B超检查可发现肝脏呈织网状改变。

②有症状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血吸虫性肉芽肿肝炎和结肠炎,可同时并见,或以一种表现为主。

③慢性腹泻:临床可见间歇性腹痛、腹泻,症状重者可见腹痛,里急后重,痢疾样粪便。

④黏液脓血便:病程长者可见消瘦、乏力,甚者性欲减退,女性月经紊乱,不孕等。

⑤肝脾表现:肝大,质硬无压痛,随着病程的延长,肝表现为质硬,表面不平,有结节。脾轻度大。下腹部可触及质硬、固定、大小不等的包块,此为虫卵沉积于大网膜、肠系膜及腹膜后淋巴结所形成的纤维肉芽肿所致。

(3)晚期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在重型流行区占血吸虫感染者总数的5%~10%。根据受累脏器病变的程度,1996年全国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发布的《防治血吸虫病国家标准和处理》中把晚期血吸虫病的诊断标准分为以下四个类型。

①巨脾型:脾进行性大,超过脐平线,或横径超过腹中线;常伴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易诱发腹水;巨脾为晚期血吸虫肝硬化的主要表现,约占70%。

②腹水型:约30%的患者首次出现腹水才被诊断为晚期血吸虫肝病,腹水一般在中等量以下,可进行性加剧;腹部膨隆,下肢水肿,呼吸困难,腹壁静脉怒张,脐疝、巨脾等。

③结肠肉芽肿型:以结肠病变为突出表现,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黏液脓血便、血便;少数可有发作性肠梗阻,左下腹可触及肿块或条索状物,或有压痛,纤维结肠镜下见肠壁有溃疡或息肉,肠腔狭窄;此型易癌变,应定期复查。

④侏儒型:为儿童多次反复感染血吸虫,未获及时治疗,致体内各内分泌腺不同程度萎缩和功能减退所致;血吸虫病表现;生长激素缺乏表现,身材矮小,发育障碍,面容苍老,第二性征缺如,但智力无减退;此型现已少见。

(4)异位血吸虫病

①异位损害:虫卵和(或)成虫寄生在肝门静脉系统之外的器官病变,以肺与脑较为多见。肺部病变为间质性虫卵肉芽肿伴周围肺泡炎性浸润。脑部病变以颞叶与顶叶的虫卵肉芽肿多见,多发生在感染后6个月至1年。

②肺型血吸虫病:急性血吸虫病的表现之一,为虫卵沉积引起的肺间质性病变,干咳少痰,呈白色泡沫状;痰中带血偶见,肺部可闻干、湿啰音。

③脑型血吸虫病:临床表现分急性期与慢性期。

急性期:高热,肝区痛,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脑膜脑炎症状:头痛、嗜睡、意识障碍、昏迷、偏瘫、视物模糊;膝反射亢进,锥体束征与脑膜刺激征阳性。

慢性期:癫发作,以局限性癫为多见;CT脑局部有肿块,病变常位于顶叶或枕叶。

④其他:血吸虫也可发生在机体的其他部位,如肾、胃、阑尾、睾丸、卵巢、子宫、心包等,临床可出现相应症状。

2.症状加重及缓解因素

(1)加重因素:劳累、受凉后。

(2)缓解因素:休息。

3.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为晚期血吸虫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合并症,发生率约10%。为食管下段或胃底静脉破裂所致。表现为呕血或黑粪,出血量较大,为晚期血吸虫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占50%以上。

(2)肝昏迷:为晚期血吸虫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占1.6%~5.4%,腹水型多见。每因大出血、手术后、大量放腹水、高蛋白饮食和过度利尿等而诱发。

(3)感染:因免疫功能减退和低蛋白血症等,极易并发感染。常见的感染有病毒性肝炎、伤寒、沙门菌感染、腹膜炎、阑尾炎、脾切除后反复感染等。

(4)肠道并发症:因大量虫卵沉积在肠壁,可并发结肠肠腔狭窄、不完全性肠梗阻、结肠癌等。

(三)拟诊讨论策略

1.急性血吸虫病 根据急性血吸虫病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肝脾大与压痛等不同症状群进行相应的疾病鉴别,可误诊为伤寒、菌痢、阿米巴肝脓肿、粟粒性结核等,鉴别时应注意发病季节、有无疫水接触史,粪便虫卵或毛蚴孵化检查及血象中酸性粒细胞增多有重要鉴别价值。

(1)发热: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均有发热,轻症发热数天,一般为2~3周,重症则迁延数月。间歇型与弛张型,最为多见,午后体温骤升,午夜大汗热退,温差可达5℃左右,常伴畏寒、但少有寒战、多汗、头痛、头晕、烦躁不安,热退后感觉良好;急性菌痢起病急,高热可伴发冷寒战,及时治疗发热多于1周左右迅速恢复。

(2)腹痛、腹泻、脓血便:半数以上患者出现腹痛、腹泻和呕吐,腹泻初始可为稀便,而后迅速转为脓血便伴里急后重。腹泻每日数次,有时间歇或与便秘交替,重者有腹膜刺激征。阿米巴肝脓肿可出现腹痛、腹泻,伴有肝区疼痛,大便为果酱样,黏稠带腥味。

(3)肝大与压痛:急性血吸虫病患者90%可出现肝大,可达肋下3~4cm,以左叶为著,质软,常有明显压痛或上腹痛,血象中酸性粒细胞增多,伤寒患者病程第6天始可触及脾大,质软有压痛。部分病人可有肝大,质软伴压痛,严重者出现黄疸及肝功能异常,提示为伤寒性肝炎,但伤寒患者血象中酸性粒细胞减少。

2.慢性血吸虫病及晚期血吸虫病 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根据腹泻、便血、肝脾表现等不同症状群进行相应的疾病鉴别,应与肠结核、慢性菌痢、结肠癌、病毒性肝炎、慢性疟疾、黑热病、门脉性肝硬化、肝癌鉴别(表41-1)。

(1)慢性腹泻: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临床可见间歇性腹痛、腹泻,症状重者可见腹痛,里急后重,痢疾样粪便,粪便孵化检查虫卵与毛蚴阳性。慢性菌痢也可出现上述症状,但粪便检查阴性。

表41-1 晚期血吸虫病与门脉性肝硬化鉴别

(2)黏液脓血便: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病程长者可见消瘦、乏力,结肠癌患者也出现消瘦、乏力,但粪便孵化检查虫卵与毛蚴阴性,结肠镜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

(3)肝脾表现:以肝大为主者,应与病毒性肝炎、慢性疟疾、黑热病、门脉性肝硬化、肝癌鉴别,鉴别时应注意肝炎有乏力、食欲缺乏、肝区疼痛,肝功能损害明显,常规检查各型血清学病毒标志物,可根据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常有慢性腹泻、便血史,巨脾及食管下段静脉曲张较常见,自然病程长,劳动力丧失,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肝昏迷发生率较少等初步鉴别,仍需依赖多次病原体检查与免疫学试验方能确诊。

三、规范诊断

(一)诊断术语

1.慢性血吸虫病 急性血吸虫病失治、误治,病程经过半年以上,或流行区居民常与疫水接触,少量、多次反复感染后获得部分免疫力,对血吸虫各期抗原,特别是可溶性虫卵抗原产生耐受性,病情则演变为慢性血吸虫病。

2.晚期血吸虫病 反复或大量感染血吸虫尾蚴,抗病原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经过长时期(5~15年)的病理发展过程,虫卵严重损害肝脏,形成肝纤维化、门脉高压、脾显著大、结肠肉芽肿性增殖、儿童生长发育障碍等,此即为晚期血吸虫病。

3.异位损害 虫卵和(或)成虫寄生在肝门静脉系统之外的器官病变,以肺与脑较为多见,肺部病变为间质性虫卵肉芽肿伴周围肺泡炎性浸润。脑部以颞叶与顶叶的虫卵肉芽肿多见,多发生在感染后6个月至1年。

(二)诊断标准

1.诊断原则 除流行病学史及临床症状外,诊断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查。

2.诊断标准

(1)流行病史: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是诊断本病的必备条件,应仔细询问其籍贯、职业、居住地,是否到过疫区和与疫水接触等病史,急性期多于发病前2周至3个月有接触史。

(2)临床特点:具有急性或慢性、晚期血吸虫病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皮炎、荨麻疹、咳嗽、腹痛、腹泻,肝脾大、压痛,血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细胞显著增多等典型症状。

(3)实验室检查:结合寄生虫学与免疫学检查指标进行诊断,粪便检查是病原学诊断的方法,粪便检查出活卵或孵出毛蚴即可确诊。血清免疫学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血液循环抗原检测阳性均提示体内有活的成虫寄生,为重要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其他血清免疫检测阳性均提示患者已感染过血吸虫,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

四、医嘱处理

(一)接诊检查

1.血象 急性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总数在10×109/L以上,嗜酸性粒细胞占20%~40%,甚者高达90%,急性重症患者反可减少,甚至消失。慢性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多,一般在20%以内。晚期患者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减少,为脾功能亢进所致。

2.肝功能检查 急性患者血清ALT、AST可轻度升高,慢性患者肝功能大致正常,晚期患者血清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高,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为肝纤维化所致。

3.粪便检查 粪便内检查发现虫卵和孵出毛蚴是确诊血吸虫病的直接依据。急性血吸虫病粪便沉淀孵化检查虫卵和毛蚴,阳性率可接近100%。慢性和晚期患者阳性率不高,目前常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粪便血吸虫卵进行定量检查,对评价防治效果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4.血清免疫学检查 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IgM显著增高,IgG可在正常范围。血中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

(1)皮内试验:用1∶8 000的成虫抗原0.03ml做皮内注射,15min后观察反应,局部红、肿、痒或皮丘直径>0.8cm者为阳性,说明受试者曾感染过血吸虫,可作为血吸虫普查与初筛的方法,阳性者做进一步检查。

(2)间接血凝试验(IHA):用血吸虫虫卵致敏的红细胞,与患者微量血清相混,置于微量血凝反应板中进行凝集试验,40~60min观察结果,红细胞有明显颗粒凝集者为阳性。可测定病人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可用作流行区的过筛检查。

(3)环卵沉淀试验(COPT):取冰冻干燥虫卵悬液1滴于载玻片上,与等量病人血清相混,加盖玻片,石蜡密封,置37℃孵育24~48h,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虫卵周围有无沉淀反应,环沉率在5%以上者为阳性,1%~4%者为可疑。用于诊断患者,评价疗效。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纯化的虫卵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为免疫学检查中的最敏感、最特异的诊断方法之一,阳性率在95%以上。用于诊断患者,评价疗效。

(5)循环抗原检测:用单克隆抗体与DNA分子重组技术检测患者血清循环抗原,阳性者提示体内有活的成虫寄生。其特点是敏感、特异。用于诊断患者的活动性感染,评价疗效与防治效果。

5.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急性血吸虫病时,肝、脾大,尤以肝左叶肿大明显,肝回声增强、增粗,偶见肝门静脉内径增宽;慢性血吸虫病时,肝、脾大,肝实质回声改变,门脉分支血管壁增厚;晚期血吸虫病时,肝轮廓变形,包膜不光滑,呈锯齿状,肝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匀,肝实质呈光带型网络状改变,似鱼鳞、龟背。肝门静脉显著增宽、管壁增厚。脾脏肿大显著,脾静脉增宽。

(2)X线检查: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肺部X线检查见肺纹理增多,呈粟粒状或絮状阴影,慢性与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有胃底和食管下端静脉曲张,结肠腔内息肉样充盈缺损,管腔狭窄。

(3)CT扫描:晚期血吸虫病肝包膜增厚钙化,甚者呈龟背样图像。

6.直肠镜检 用直肠或乙状结肠镜,在病变处或可疑病变处取米粒大小黏膜,置于两玻片之间,光镜下检查有无虫卵。是血吸虫病病原学诊断方法之一,以距肛门8~10cm背侧黏膜处取材阳性率高。

(二)规范处理

1.一般对症治疗 急性血吸虫病出现高热(39℃以上)、中毒症状明显者,应卧床休息,加强护理,补充维生素与液体,维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加强营养及全身支持疗法。必要时合并使用皮质激素治疗以改善中毒症状。有休克者抗休克治疗。合并伤寒、痢疾、钩端螺旋体感染、败血症者,均应先用特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合并肺结核者,抗结核治疗中适时配合吡喹酮进行病原治疗。慢性血吸虫病及晚期血吸虫病除一般治疗外,应及时治疗并发症,改善体质,加强营养,巨脾、肝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等患者,可选择适当的时机考虑手术治疗。有侏儒症时可短期、间歇、小量给予性激素和甲状腺制剂。

2.药物治疗

(1)吡喹酮:对尾蚴有强杀灭作用,对刚侵入宿主皮肤期的童虫有较好杀灭作用,但对虫龄为3d、7d和14d的童虫无明显杀灭作用。可以使成虫兴奋,虫体挛缩,皮层损害而杀灭成虫。对虫卵发育无明显影响,但对发育成熟的虫卵有效。

口服肠道易吸收,药后1~2h血药浓度最高,半衰期为1~1.5h,肝门静脉血药浓度较外周血高数十倍,分布于肝、肾、肺等,可透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脊液。急性血吸虫病:总量120mg/kg体重(儿童140mg/kg),体重超过60kg者仍按60kg计。6日分次服完,第1天及第2天分服总剂量的1/2,其余在第3~6天服完,每日总剂量分3次服。慢性血吸虫病:总量60mg/kg体重(儿童体重不足30kg者总剂量可加至70mg/kg),2日分次服完,每日量分2~3次在餐间服,体重超过60kg者仍按60kg计。晚期血吸虫病:总剂量40~60mg/kg体重,分2日服完,每日量分2~3次服。年老体弱或有其他并发症者总剂量60mg/kg体重,3日分次服完,或90mg/kg体重,6日分次服完。有腹水或上消化道出血者,在腹水消退并稳定半年以上,出血停止半年以上,可用总剂量50~60mg/kg体重,2日或3日分次服完。

预防服药:下疫水前2h内或接触疫水后5周内,总量40mg/kg体重,1日顿服或分2次服完。

吡喹酮按上述正规服药治疗后,3~6个月内的治愈率为98.9%~99.4%,虫卵孵化转阴率为90%~100%。

吡喹酮毒性小,对心、脑、神经、造血系统、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无致癌和致畸性。不良反应在首次服药1h后出现,可见头痛、头晕、乏力、腹痛、关节酸痛等,偶可见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昏厥、癫发作等。

(2)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血吸虫作用,临床应用较少。

(刘英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