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评定

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评定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反复严重的疼痛、关节严重畸形、关节结构破坏成为手术的主要适应证。术前的评定应包括全身整体状况以及个项的康复评定。可采用手法肌力评测法了解上、下肢肌肉的力量,特别是关节置换术的关节周围肌肉的评定对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尤为重要。关节置换术后,对于髋关节活动范围必须满足:髋关节屈130°,外展0°,内收5°,外旋30°膝关节活动范围至少能屈90°,伸展中立位。

(一)术前评定内容

1.首先要确定受累的关节是否需要外科治疗。反复严重的疼痛、关节严重畸形、关节结构破坏成为手术的主要适应证。另外,手术也要考虑全身健康状况。术前的评定应包括全身整体状况以及个项的康复评定。

2.上、下肢肌力。可采用手法肌力评测法了解上、下肢肌肉的力量,特别是关节置换术的关节周围肌肉的评定对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尤为重要。对于髋关节置换术,髋外展肌群、髋伸/屈肌群是值得高度重视的肌群,其次是股四头肌群,对于膝关节置换术、股四头肌、腘绳肌较为关键。

3.对各关节,尤其手术关节的关节活动度,确定有无关节挛缩畸形。

4.观察步态,确定步态类型。疼痛、肌肉力量降低、本体感觉下降、关节或软组织挛缩、双下肢不等长等原因均可造成病理性步态。另外,了解患者有无使用助行器、使用何种助行器。

5.测定手术肢体的长度。

6.X线片检查。了解手术关节有无畸形、增生、对线等影像学的改变,以作为手术参考的重要依据。

关节评分系统是全面评定关节的功能、稳定性、活动程度等状况。目前广泛接受和使用的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Harris评分表[(Harris assessment)表7-1]和膝关节计分法[(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表7-2]。

表7-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Harris评分表

(续 表)

表7-2 HSS膝关节功能评定表

(二)术后评定内容

可分别在术后1~2d及术后1周、2周(住院病人)、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门诊病人)进行测评。

1.全身检查 住院病人要评测其心、肺功能,除观察心率、血压、呼吸等一般生命体征外,还要了解心脏和呼吸功能在卧床和活动时的状况。

2.伤口情况 有无局部皮肤红、肿、热等感染体征;伤口愈合情况,有无渗出等。

3.关节水肿 由于手术反应,患者会出现局部关节肿胀,但需区分是由关节积液或关节周围软组织造成的水肿。浮髌实验判断关节内有无积液及程度;关节周围组织的围径可作为判断软组织肿胀的客观指标。

4.关节疼痛 术后2d内,患者主要感觉术后伤口疼痛,随着功能性活动训练的增加出现活动后疼痛。疼痛程度可采用视觉类比评分法。手术之后,疼痛会逐渐减轻;但当出现疼痛加剧,特殊部位如臀部或腹股沟区的疼痛时,推测髋臼松动和异位,结合X线加以分析和判断。

5.关节活动状况 应用量角器评测关节活动范围,对手术关节应评测被动和主动关节活动度,以了解造成关节活动范围障碍的原因,如疼痛、软组织挛缩等,指导康复训练。关节置换术后,对于髋关节活动范围必须满足:髋关节屈130°,外展0°,内收5°,外旋30°膝关节活动范围至少能屈90°,伸展中立位。

6.X线检查 观察假体位置、关节对线、骨等情况。

7.上、下肢肌力 手法肌力评测了解肌肉力量,并评定肌肉力量是否影响手术关节稳定性的情况。

8.活动及转移的能力 根据患者术后的不同阶段,评定患者床上活动及转移能力,坐位能力包括床边及在座椅上的能力,站立、上下楼梯、走斜坡等活动功能。

9.门诊随访 要了解膝关节的稳定性和膝关节的活动度。

10.分析步态 训练患者行走时,除评测患者的一般步态,如步幅、步频、步宽等以外,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行走时站立相和摆动相步态,不同原因,如疼痛、肌肉力量降低、感觉尤其本体感觉下降造成的步态是不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