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训练是指恢复平稳、准确、高效的运动能力的锻炼方法,即利用残存部分的感觉系统以及视觉、听觉和触觉来促进随意运动的控制能力。协调性训练最重要的是重复,如果一个动作重复得足够多,这个动作将被学会且能记忆下来,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完成这个动作所使用的精力也会越来越少。
协调性训练的重点在于集中注意力,进行反复正确的练习。因此训练应该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患者要情绪稳定、充分配合。训练时患者要保持舒服、放松、安全的体位,当患者感到疲劳时就应停下休息。训练应从简单的动作逐渐过渡到复杂动作,由睁眼完成再到闭眼来完成动作。
临床上,协调性训练一般常采用如下方法。
1.双上肢交替运动 如:交替摸肩上举,即一侧上肢屈肘、鹰嘴向下,手摸同侧肩后上举,并尽量伸直肘关节,左右交替进行;前臂交替旋转,即两上肢向前平举,快速进行左右前臂的交替选前旋后;掌心掌背拍腿,即将手放在大腿上,交替完成手心、手背拍腿的动作,快速进行;两手在胸前,左右手5个手指指腹相继碰触,快速轮替进行。
2.双下肢交替运动 如坐位两腿伸直,外展、内收时左腿于右腿上,交替进行;坐位时,左右交替伸膝、屈膝,快速进行。
3.定位、定向性运动 如抛接球练习;触摸治疗师的手指,治疗师要不时变换位置;纸上画圆圈练习。
4.全身协调性运动 如原地摆臂踏步运动;跳绳及太极拳活动等。
进行协调功能训练时要避免过劳或不适,使运动不协调加重而影响训练的继续。对下肢运动失调的患者应特别注意防止跌倒,减少患者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创造一种安全和放松的环境。
(顾 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