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低压储尿和可控制性排尿对提高SCI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大意义。可用于膀胱功能重建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重建可控性排尿
(1)修复会阴神经。
(2)重建排尿反射:1994年学者在实验成功后提出了建立体神经-自主神经人工膀胱反射弧这一全新概念。侯春林等采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健存的膝反射重建膀胱反射通路,对犬膝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的建立进行了实验研究。上述实验和较成功的手术说明:敲击肌腱、刺激皮肤产生的体反射运动兴奋可通过重建的人工膀胱反射弧经异化的运动传出支支配膀胱,引起膀胱的自主性收缩;利用截瘫平面以下健存的简单体反射可重建膀胱反射弧以实现患者的控制性排尿。
(3)骶神经前根电刺激:此法需要安装1个包括体外信号发生器、体内信号接收器和骶神经前根刺激电极的刺激器,由此刺激器刺激控制膀胱排尿的骶神经前根,引发排尿,实现可控制排尿(图7-48)。
图7-48 骶神经根置入式FES
2.监测低压储尿 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尿动力学检查仪只适合于医院对患者进行单次、短时间的检查,而不适合于患者持续地、实时地对膀胱压力及容积进行监测,所以有必要研制出一种能实时监测膀胱内压力及容积并为患者适时排尿提供信息的装置。
(1)膀胱容积压力测定装置:1987年Takayama K等报道了应用他们研制的压力传感器测量膀胱压力的一种新方法。1994年Koldewijin EL等对探头的固定位置进行研究。
(2)膀胱容量监测装置
①电阻抗式膀胱容量监测装置:1971年Waltz FM等提出应用电阻抗法来测量膀胱容量,整个系统由电极、发射器和接收器3部分组成,固定在膀胱壁上对立位的两电极间电阻随着膀胱内尿量的增多而增大。1997年,Provost B等报道他们应用电阻抗原理研制的一种可置入体内的膀胱容量监测装置。同年Sawan M等报道了将这种可置入性的膀胱容量监测装置与骶前神经电刺激装置整合在一起的设备。
②超声膀胱容量监测装置:早在1979年Bradley等研制出一种适用于个人的超声装置,这种装置的超声探头是固定在患者的下腹壁上,当尿量增多使膀胱膨胀到被探头所探及的位置时就发出警报。1998年,Petrican P等报道了一种微型化的超声膀胱容量监测装置,笔者应用这种仪器对41例遗尿症患者进行试验,准确率为75%。2000年,Scheepe JR等报道了一种可置入体内的超声容量监测装置,这种装置是由两个超声探头、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3部分组成。2004年Seif C等报道了一种固定于耻骨联合的超声探头,动物实验表明该方法检测的结果与体外B超检测具有一样的准确性。应用超声原理对膀胱容量持续监测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可能是最有前景的。但离临床应用尚有相当的距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