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颈椎病康复治疗的主要方法

颈椎病康复治疗的主要方法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颈椎病患者,制动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存在严重的疼痛时,应使用适宜足量的镇痛药加以控制,封闭疗法也是康复治疗的有效手段。应用药物治疗控制疼痛和减轻肌肉痉挛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配合开展康复训练。2.颈椎病的封闭治疗 颈椎病的封闭治疗是治疗颈肩痛的较常用方法。封闭疗法不仅具有治疗作用,而且具有对引起颈肩痛的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作用。

(一)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可减少颈椎负载,有利于椎间关节的炎症消退,缓解疼痛。卧床休息要注意枕头的选择与颈部姿势。枕头应该是硬度适中、圆形或有坡度的方形枕头。仰卧位可将枕头高度调至12~15cm,枕头放置于颈后,使头部保持略带后仰姿势;侧卧位将枕头调到与肩等高水平,这样做可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以及使颈部和肩胛带的肌肉放松,解除颈肌痉挛。

(二)颈部制动

对于颈椎病患者,制动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颈部制动能够限制颈椎的活动,维持生理和结构上的稳定,减轻由于刺激神经和血管所引发的疼痛和痉挛。颈部矫形器常用的有颈软围领、费城围领、颈胸支具等。软围领为海绵橡胶材料,有弹性、舒适、可耐受性好。颈部制动范围只有正常的25%,一些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适当选用。费城围领能更好地控制颈部活动,允许活动范围只有正常的55%。大多数患者可以很好地耐受这种围领,且其控制颈椎活动的能力与颈胸支具相似。颈胸支具对于下颈椎水平活动限制更好,限制屈曲比伸展更好。只允许正常旋转的18%,临床少用。因颈部制动会使肌肉迅速萎缩,并导致颈部肌肉无力和临床功能丧失,因此,康复医生在开具围领支具时应在治疗计划中加入伸、屈、侧屈以及旋转肌群的等张和等长收缩训练。

(三)颈椎牵引

颈椎牵引可分为两大类即皮牵引及骨牵引。康复治疗中主要应用皮牵引,按牵引方法不同可分为机械牵引、手法牵引及自身牵引。一些治疗者首选手法牵引,因为治疗师可以立即得知患者的感觉及反馈,以达到个性化治疗。通过牵引治疗可牵开和分离关节突、关节面;增大椎间孔和椎间隙,减轻神经根压迫和刺激;整复滑膜嵌顿及小关节脱位;改善椎动脉的血液循环;减少炎症反应、疼痛和肌肉痉挛。主要适应证为神经根性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也可试用于轻型脊髓型颈椎病。

1.手法牵引 牵引开始前,患者坐位或半坐位,应先予按摩以放松颈部肌肉。治疗师一只手位于下颌,另一只手位于枕后或者双手均位于枕后。在颈椎处于不同角度的屈曲、伸展、侧屈、甚至旋转时施以一个纵向的力。牵引力的大小、方向和时间以患者反应为指导,并可为机械牵引确定牵引方向提供参考。

2.机械牵引 可应用专用颈椎牵引器或颌枕带牵引(图11-9)。牵引方法可分为持续牵引、间歇牵引、可变间歇牵引和递增牵引。

图11-9 颌枕带牵引

(1)持续牵引:是持续地牵引10~60min,平均25min,晚上不牵引,在极个别情况下可24h不间断地牵引。持续牵引通常在存在严重的疼痛的情况下采用。

(2)间歇牵引:需要特殊的颈椎牵引器,以使牵引力递增或递减,它适用于非急性、非严重的颈椎病,通过牵引设备可以进行逐渐、慢速的牵引和放松。

牵引角度:角度的确定取决于患者对效果的判定。枕颌牵引在颈椎轻度屈曲这一位置更好,因为此时后方的关节突关节是分离的,同时椎间孔扩大,这对有神经根症状的患者最有效。这一方法在颈部屈曲20°~30°时最为适用,屈曲超过30°~35°可能会抵消关节面的牵开作用。伸展位牵引很少使用,因为该法可使椎管和神经根管有效空间减小,压迫脊髓以及加剧神经根症状。所以,伸展位牵引一般是禁忌的,在仰卧位牵引时尤其要注意。牵引位置:牵引可采取仰卧位,也可采取坐位进行,具体采用何种体位取决于患者的临床反应。仰卧位的优势在于能增加稳定性并且可以使肌肉放松,更容易对患者和牵引器械进行调整,更好地改变颈椎前凸,也可采用坐位,头部前倾15°~30°进行牵引。牵引砝码重量:自5kg开始,可逐日递增0.5kg,也可维持5kg,最大重量不可超过15kg。每次时间15~20min,每日1次,2~3周为1个疗程。适宜的牵引砝码重量应以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为导向,避免长时间过重牵引。应根据患者个体的体形和体重、性别,以及相关的特殊病症进行调整,牵引砝码重量的选择应当个体化。

3.自我牵引 牵引是患者取仰卧位,头、颈及上胸廓在床边缘伸展开,颈椎在一个倒垂的位置伸展、牵开,如患者无不适可持续5min,在短时间内反复几次。应用这种锻炼,部分患者能够改善症状。

牵引前注意事项:康复师应该考虑到上颌骨和下颌关节的承受力。异常的牙齿咬合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而这一点会因牵引而恶化,口腔整形夹可以克服这一问题。

(四)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占总体治疗的15%~20%,医师应告知患者药物治疗是整体治疗的一部分。患者存在严重的疼痛时,应使用适宜足量的镇痛药加以控制,封闭疗法也是康复治疗的有效手段。应用药物治疗控制疼痛和减轻肌肉痉挛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配合开展康复训练。

1.口服药物治疗 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药物、肌松药及中成药。在急性期可短期应用类固醇激素。

(1)非甾体类消炎药:所有非甾体类抗炎药减轻或阻断炎症进程的机制都是一样的。对病程短的患者,任何一种都很有效。治疗颈肩痛的药物品种很多,可根据病情选用,选用时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常用的包括吲哚美辛(消炎痛),每次25mg,每日3次;双氯芬酸(双氯灭痛),每次25mg,每日3次;布洛芬,每次0.2g,每日3次;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每次0.3g,每日2次。

(2)肌松药(非麻醉用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使痉挛的肌纤维松弛,从而达到镇痛和改善压迫症状的目的。氯唑沙宗,每次0.2~0.4g,每日3次。

(3)维生素类:可选用维生素B1,每次10mg,每日3次;维生素B12,每次250μg,肌内注射,每日1次。

(4)中成药: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根痛平冲剂、颈复康冲剂、天麻杜仲胶囊、追风透骨丸及风湿骨痛胶囊等。

2.颈椎病的封闭治疗 颈椎病的封闭治疗是治疗颈肩痛的较常用方法。通过对疼痛点或引起疼痛的病灶注射药物可使症状减轻或消失。封闭疗法不仅具有治疗作用,而且具有对引起颈肩痛的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作用。常见痛点的封闭治疗如下。

(1)肩胛内上角封闭:于肩胛骨内上角进针,注射曲安奈德0.5ml、0.5%利多卡因5~10ml;每周1次,2~3次为1个疗程;主要适用于颈椎病、颈部软组织劳损、颈背部筋膜纤维织炎等。

(2)肩胛骨脊柱缘封闭:于肩胛骨脊柱缘疼痛点进针,注射曲安奈德0.5ml、0.5%利多卡因5~10ml;每周1次,2~3次为1个疗程;主要适用于颈椎病、颈部软组织劳损、颈背部筋膜纤维织炎等。

(3)颈椎椎旁肌封闭:于颈椎椎旁肌疼痛点进针,注射曲安奈德0.5ml、0.5%利多卡因5~10ml;每周1次,2~3次为1个疗程;主要适用于颈椎病、颈部软组织劳损、颈背部筋膜纤维织炎等。

还有一些封闭点,如椎体前外侧钩椎关节注射点、C6横突注射点、星状交感神经节注射点等的封闭也有较好疗效,但因位置较深,风险较大,应由有经验的医师完成。

(五)运动疗法

1.颈椎被动活动训练 颈椎病可致关节活动受限,以伸展、侧屈、旋转受限显著,屈曲活动尚可,发生最早且最棘手的是颈椎伸展受限。被动活动训练包括被动活动度训练和被动活动对抗训练。被动活动度训练是治疗医师扶着患者头部,进行各运动方向的运动,直至患者出现明显疼痛为止,手法应轻柔。被动活动对抗训练是治疗医师扶着患者头部,轻轻转向疼痛侧,直到患者不能耐受的一点。治疗师扶住患者头部两侧,患者通过头部向疼痛侧与治疗师的手对抗以使肌肉收缩。等长收缩每次坚持8~10s后放松。放松时,头部被动向侧方旋转,在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屈曲,以使肌肉放松。训练要反复进行,直到达到最大伸展,之后向反向进行,每天重复2~3次。训练目的是阻滞疼痛,限制肌肉收缩以及恢复关节活动度。有节奏稳定性训练适用于颈型颈椎病的治疗。

2.颈椎主动活动度训练 AROM次数以不明显增加患者的疼痛为标准,一般由患者自己进行,必要时应由医师指导保护。主动活动度训练常与康复训练中的徒手体操同时进行(表11-4)。

3.颈肌等长等张收缩训练 等长收缩可维持恢复颈部肌肉力量,这种训练对于佩戴支具或围领的患者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方法:以手掌的压力为手法阻力与头的一侧对抗5s,间歇5s,重复6遍,每天2~3次是非常有效的。在等长收缩训练基础上也可应用多功能颈椎治疗系统(MCU)进行等长和等张收缩训练,可逐渐增加运动负荷和活动范围,运动次数及负荷以不增加患者颈部疼痛为标准。

表11-4 颈部活动徒手体操

4.颈部悬吊训练 颈部悬吊训练是有效增加颈部肌力,特别是颈部局部稳定肌(local muscle)肌力,增加颈椎稳定性的有效方法。适用于颈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恢复期。

训练时患者仰卧,使用专用宽吊带将枕部悬吊。每次训练可进行四阶段训练。

(1)开链运动:指导患者做颈部侧屈、旋转等动作,如发现患者颈部活动受限,可轻轻予以适当牵伸。可用手指触摸颈部,往往在斜方肌肌腹可触及条索或包块样组织,临床称为“激痛点”,在颈部向对侧牵伸的状态下对“激痛点”实施强力按摩,可迅速消除肌肉紧张、疼痛等现象(图11-10)。

图11-10 开链运动

枕部悬吊离床,背部贴于床面

(2)静态闭链训练:主要目的为激活局部稳定肌。使用弹性吊带支持背部以减轻训练负荷,将患者背部托起,保持下颌轻度内收,指导患者枕部用力下压,以枕部为支点,负担背部、颈部、头部的体重(背部离开床面)。保持此一姿势,直至患者感疼痛或疲劳,记录维持的时间。休息30s,重复同一姿势,记录时间。如患者在训练中每次维持的时间呈逐渐增强趋势,则继续训练,如最后一次的维持时间较上一次明显减少,提示患者疲劳,可停止训练。此一训练一般进行3~4次,一般情况下,如患者单次维持时间超过3min,可视为正常(图11-11)。

图11-11 静态闭链训练

枕部用力下压于悬吊带为支点,负担背部、颈部、头部的体重使背部离开床面

(3)动态闭链训练:主要目的为训练局部稳定肌和整体运动肌的协同工作能力。姿势同第二阶段,指导患者在悬吊状态下在三个维度(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进行运动,即侧屈、前屈后伸、旋转。每组动作15次左右(图11-12)。

图11-12 动态闭链训练

以枕部为支点,颈部做侧屈、前屈后伸、旋转运动

(4)开链运动:动作同第一阶段,但要告诉患者努力记住在第三阶段获得的运动感觉,并应用在开链运动中。

运动疗法在颈肩痛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坚持运动疗法可锻炼颈肩背部肌肉,增加颈部肌力及弹性,防止肌肉萎缩,增强颈椎稳定性,增加颈椎活动度,预防或延缓颈椎关节囊挛缩、颈椎僵硬,促进颈肩背部血液循环及代谢物吸收,预防或延缓颈肩痛的发生。颈部运动疗法训练的开展应当适度,强度逐渐递增,频率适当。训练应当个性化,以适应患者局部或全身的需要。

(六)推拿疗法

推拿能够缓解肌紧张和肌痉挛,增加代谢产物的清除从而使肌肉放松,同时能够改善关节活动,松解粘连,以减轻疼痛。常用基本推拿手法有揉法、按法、摩法、推法、法、拿法、拔法、点法和扳法。治疗前应明确诊断,除外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结核、肿瘤等疾患。

(七)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一种无创治疗,对颈椎病有一定的疗效。颈椎病常用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热疗、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超短波电疗法、红外线疗法、超声波疗法等。此外,颈椎病常采用脉冲磁场法和电磁法,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10~15次为1个疗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