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的治疗目的是防止侧弯畸形的进展,减少或矫正畸形的严重程度。康复治疗分为非手术与手术治疗。要根据患者的侧弯类型、发生的节段、侧弯严重程度、患者骨骼发育成熟程度等来选择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
(一)特发性青少年脊柱侧弯的非手术康复治疗
目前多数外科医生认为对脊柱侧弯治疗唯一的有效的方法是手术,但手术不仅使患者痛苦增大,并发症增多,更主要是目前多数矫治手术,无论多么安全的方法,最后都是以脊柱运动功能的丧失为代价,换来畸形的部分或大部分矫正。其手术效果往往随着畸形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其并发症则随畸形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多。因而对青少年脊柱侧弯,早期发现,及时矫治是防止畸形加重和减少脊柱侧弯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严重危害的重要康复治疗原则,这样不仅使手术病例的比例大大降低,也使手术患者侧弯严重程度明显减轻。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康复治疗包括:定期随诊观察指导、矫形体操治疗、电刺激治疗、牵引治疗、支具矫形治疗及心理治疗等。
对青少年Cobb角20°以内尚不适合支具或手术治疗的轻型特发性脊柱侧弯,医生不应当随意令患者回家消极等待,特别对青春前期发现的脊柱侧弯患者,应建立病情档案,详细记录侧弯情况,保存好影像资料,每6个月门诊复查一次,指导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观察侧弯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获得进一步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矫形体操):对矫形体操的疗效一直存有争议,作者认为,矫形体操对脊柱侧弯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作用与效果,它适合于早期轻度侧弯(25°以内),脊柱活动度好,柔韧性强,脊柱尚无明显结构性畸形的患者。通过体操训练,可调整脊柱旁两侧肌肉力量的平衡,增强椎旁肌对脊柱支撑能力,牵伸脊柱凹侧的挛缩肌肉和韧带,保持或增加脊柱的柔韧性。对目前年龄小或侧弯程度轻,尚不适宜支具或手术治疗的患者,矫形体操是有益而无害的治疗,远比消极等待为好。
支具治疗在特发性脊柱侧弯的非手术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多数作者对其治疗的有效性给予了肯定,支具治疗对轻型特发性侧弯可避免手术或减轻手术患者侧弯的严重程度。一般认为,患儿处于生长发育期、Cobb角25°~40°、进展性的脊柱侧弯,均适于采用支具治疗。
由于支具对患者的某些行动产生限制,其外形臃肿,躯干活动受限,特别是在炎热地区患者难以耐受透气不佳的塑料支具等因素,常使患者或家长中途放弃治疗,而愿意接受电刺激治疗。但单独电刺激治疗的矫形效果不肯定,且由于其治疗的长期性而受到限制,为了提高治疗效果,目前电刺激治疗常与其他非手术治疗联合应用。
牵引治疗目前多用作脊柱侧弯手术治疗前的准备,为使手术达到最大限度的矫正,使手术前脊柱侧弯凹侧挛缩的软组织得到牵伸和松解,防止手术中一次过度牵引,以避免或减少脊髓神经损伤并发症。
(二)特发性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手术治疗
近年来随着脊柱侧弯非融合技术及三维矫形手术理念的引入,矫形固定系统的不断更新,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手术矫形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成为脊柱侧弯患者康复治疗的重要措施。但脊柱侧弯矫形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无论是前路、后路;无论是“微创”或传统手术;无论应用何种矫形器械,它们都是以脊柱运动不同程度丢失为代价的创伤大、危险程度高、并发症多的复杂大手术。因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涉及的问题较多,如:对畸形的正确认识,矫形固定器械的正确选择,恰当的融合节段,合理的入路,确切的三维畸形矫正等。因而对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手术适应证应全面考虑,如侧弯患者年龄、侧弯度数、畸形的节段、类型、进展速度、骨龄发育程度、畸形对体态的影响程度及全身状况等诸多因素综合分析,确定最佳手术时间和最佳手术方案。
随着时代的推移,矫形外科的进步,矫形器械的进展,手术对特发性侧弯患者畸形的度数要求越来越小,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Cobb角>60°为准,到90年代的50°,到目前的45°、40°,甚至35°。但畸形程度不是需要手术的唯一因素。如:一例12岁女孩,Cobb角35°的胸弯患者,如顶椎的旋转度较大,因畸形进展较快,对体态对胸廓影响较明显,可积极考虑手术治疗。相反,一例15岁女孩,Cobb角近40°的胸腰段侧弯,经观察如畸形无明显进展,且代偿也较好,对体态影响不大,可继续观察。对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手术年龄,应在积极保守治疗与严密监测下,尽可能使其手术后移,以减少因手术年龄过小而带来的并发症。更重要是应把患者手术年龄与侧弯度数、节段、类型与对体态的影响结合起来考虑。
由于脊柱侧弯矫形融合手术给生长年龄患者带来的弊端,目前开展的生长棒(growing rod)非融合矫形技术,有待进一步实践总结。
(张光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