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易遭受雷击的建筑物和物体
高耸突出的建筑物,如水塔、电视塔、高耸的广告牌等;排出导电尘埃、废气热气柱的厂房、管道等;内部有大量金属设备的厂房;孤立、突出在旷野的建筑物以及自然界中的树木;电视机天线和屋顶上的各种金属突出物,如旗杆等;建筑物屋面的突出部位和物体,如烟囱、管道、太阳能热水器,还有屋脊和檐角等。
(二)建筑物防雷基本原理
由于雷电的危害是无孔不入的,到目前为止人类仍没有完全避免发生雷击的办法。防雷的基本原理就是提供一条使雷电(包括雷电电磁脉冲辐射)对大地泄放的合理低阻抗路径,而不是让其随机性选择放电通道,其含义就是要控制雷电能量的泄放与转换。防雷的所有措施方法都是这些原理的具体应用。
(三)个人防雷基本原则
遇到雷雨天气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一般来说,应掌握两条原则:一是要远离可能遭雷击的物体和场所,二是在室外时设法使自己及其随身携带的物品不要成为雷击的“爱物”。
1.室外防雷基本原则 夏天是雷电的多发季节,如果在野外活动或者在旅途中遇上雷雨天气时,若及时采取一些措施,就可以尽量降低被雷击中击伤的可能性。
(1)在野外,特别是在旅途中,要注意收听、收看或上网查看天气预报,看云识天,判断是否会出现雷电天气。
(2)雷电天气发生时,应迅速躲入有防雷装置保护的建筑物内,或者很深的山洞里面。汽车内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如果在游泳或在小艇上,应马上上岸,即便是在大的船上,也应躲到船舱里。
(3)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高耸、孤立的物体。不宜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停留。不宜进入无防雷装置的野外孤立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应远离输配电线、架空电话线缆等。尽量避开一些特别容易受到雷击的小块区域,比如岩石断层处、较大的岩体裂缝、埋藏的管道的地面出口处等。
(4)头顶电闪雷鸣时,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应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临时躲避,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就更好。注意大家不要集中在一起,或者牵着手靠在一起。
(5)在空旷场地不要使用有金属尖端的雨伞,不要把铁锹等农具、高尔夫球棍等物品扛在肩上。在蹲下避雷时最好将身上金属物摘下,放在几米距离之外,尤其要将戴的金属框眼镜拿下来。
(6)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及作业,如在稻田作业,不宜进行攀爬、骑驾等运动,尽快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装置的地方躲避。
(7)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打雷时切忌狂奔。
(8)万一发生了不幸的雷击事件,同行者要及时报警求救,同时对伤员进行必要的抢救处理。
2.室内防雷基本原则 雷电来临时,躲到室内是比较安全的,但这也只是相对室外而言。在室内如果不注意采取措施,除了会遭受球形雷直接袭击外,更可能遭受间接雷击的侵害。
(1)一定要关闭好门窗。
(2)尽量远离金属门窗、金属幕墙、有电源插座的地方,不要站在阳台上。
(3)在室内不要靠近、更不要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
(4)房屋如无防雷装置,在室内最好不要使用任何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有线电话、洗衣机、微波炉等,最好拔掉所有的电源插头。绝对不要在雷电天气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5)如果不慎遭到雷击,应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3.雷击引起电器火灾的处理原则
(1)要立即切断电源。如果电器用具或插头仍在着火,千万不要用手去碰电器的开关。
(2)无法切断电源时,应用干粉灭火器等专用灭火器灭火,不要用水灭火。
(3)如果是电视机或计算机着火,应该用毛毯、棉被等物品扑灭火焰。
(4)迅速拨打“119”或“110”电话报警。
(孙 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