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儒道互补与中国士人的心灵世界

儒道互补与中国士人的心灵世界

时间:2023-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章 儒道互补与中国士人的心灵世界在中国众多的哲学流派中,就其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士人的心灵建构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而言,任何一个流派都无法与儒家和道家相比。儒家和道家两派看似互相对立,实则互为补充,在塑造和影响中国士人的心灵建构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互补作用。孔子以及他所创立的儒学在塑造中国国民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孔学甚至成了中国文化的同义语。
儒道互补与中国士人的心灵世界_中国文化专论

第四章 儒道互补与中国士人的心灵世界

在中国众多的哲学流派中,就其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士人的心灵建构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而言,任何一个流派都无法与儒家和道家相比。儒家和道家两派看似互相对立,实则互为补充,在塑造和影响中国士人的心灵建构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互补作用。孔子以及他所创立的儒学在塑造中国国民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孔学甚至成了中国文化的同义语。孔子以理性主义精神阐释中国古代原始文化,不作抽象的玄思,以理性观照现实生活、伦理情感和政治理念。孟子和荀子承继孔子的理性精神,沿着孔学的基本思路,完善了儒学体系,形成了儒家无神论(怀疑论)的世界观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道家,作为儒家最主要的对立学派,有效地平衡和补充了儒家学说,相辅相成地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在中国士大夫的心灵深处,完美地体现了儒道两种哲学思想的兼容并蓄,互相依存,互为补充,“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就是他们人生的真实写照。

一、孔子其人及儒家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人)。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少时管理过仓廪,放过牛羊。“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这是他对自己早年生活的描绘,但他贫而有志,15岁开始发奋学习,而且终生都保持“学而不厌”的精神。30岁时已经学有所长,开始周游各国,希望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积极有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最终因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被各诸侯国的君主接受,而不能“入仕”,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从他学成之后,便开始授徒讲学,创立私学。通过创办教育,培养人才,鼓励推荐学生入仕,以此作为自己参与政治的另一种手段,且终生不辍。在办学的过程中,他创立了儒家思想并用这些思想培养了大量人才。

他一生办教育的几个重要阶段:

1.开创私学,声名远播。自学成到去齐国宦游之前,仅有7年的时间。这一时期,时间虽短,但此时的孔子刚过而立之年,以自己超凡的聪慧和超人的勤奋,饱读历代典籍,可以说是满腹经纶,正在创立自己的学派。这一时期,学生也不多,但却已有只比他小6岁的颜路,即孔子终生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之父,还有比他只小9岁的子路,子路几乎是一生陪伴在孔子左右。孔子的私学在社会上已经是声名远播,其思想开始流传。

2.宦游列国,授徒不辍。从孔子37岁到68岁这31年间。他周游列国,期间有4年多的时间从政,这是孔子仅有的实践政治主张的官场实验,同时他并没有停止授徒。这是孔子一生中教育生涯的黄金时期。他的教育理念更趋成熟,教学经验更加丰富,教育水平愈加高超。一时间,学子从各国慕名而来,拜师学艺者如云,人人都以能成为孔门弟子为荣。其著名弟子,如颜回、子贡、冉求等,大都在这一时期进入孔门。这些人有的后来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侍奉左右,聆听教诲,有的则学成之后进入官场,实践孔子的主张,但仍时时拜见孔子,请教治国理政问题。

3.整理典籍,培育英才。他68岁停止周游列国活动到去世,大概5年。一生的政治追求虽告失败,但他不愧是一位“达人”,仍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对于政治仍不时发表一些政见,尽管没有人听他的意见。晚年,孔子把主要精力用到办教育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上,卓有成效。晚年孔子培养了子夏、子游、子张、曾参等优秀弟子,他们则是儒学创立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孔子一生经历常人难以承受的打击:人生理想的破灭,周游列国,遭受各国君主的冷遇,以及小人的围攻,有时还会挨饿。晚年遭受诸多不幸:丧失了独生子孔鲤,最得意的门生颜回病故,终生陪伴自己的忠诚学生子路阵亡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对国人性格、气质、为人处世方式等发生永久性影响者,首推孔子。孔子首先是一位品德高洁的知识分子,伟大的思想家,独步古今的教育家,失败的政治家。他生性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他真实的人生写照。

儒学基本内容:儒学为孔子首创,由孟子、荀子等儒学大师发展完善,到汉代,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得到汉武帝赏识,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国家主流和主导意识形态,以后虽有短暂衰落,但其主导性地位始终未能撼动。宋代的“程朱理学”以及宋代陆九渊和明代王阳明的“心学”则是儒学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的最后辉煌。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自孔子创立儒学以后,它基本上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和特别推崇。

孔子的儒学核心是“仁”,所谓“仁者爱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其思想应用到治国方面就是“以德治国”,反对滥用民力,滥施杀伐。面对春秋末年,天下大乱的局面,孔子感到痛心疾首,称之为“礼崩乐坏”,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维护周礼,其主要思想渗透在他晚年审编的《诗经》、《尚书》、《易经》、《礼记》和《春秋》中。孟子在战国时期,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提出“民贵君轻”(《孟子・尽心下》)的民本思想,荀子则从唯物论的角度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他认为,自然规律完全可以被人认识,并能为人带来福祉。除孔子修订的五经,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们编写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书。这“四书五经”遂成了儒学的开山之作。

秦始皇以武力扫平六国,定鼎天下。为了尽快安定人心,统一思想,他仍以法家思想,雷霆手段,“焚书坑儒”,秦王朝的短命使统治者无暇考虑儒学的问题。汉初,以黄老之学,与民休息,经六七十年,国力强盛,武帝乃采纳一代鸿儒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学提升为国家统治思想。董仲舒还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唐朝皇帝以老子姓李而尊道家思想,出现了儒道佛并驾齐驱的局面。宋朝出现以二程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朱熹则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主要思想都记载在《四书章句集注》和后人编的《朱子语类》里,这些重要思想都是以儒学为基础的。宋朝的陆九渊和明朝的王阳明创立了“心学”,他们认为“心是万物之源”,“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理学”和“心学”都是儒学在封建社会的后期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发展,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所尊崇,成为科举考试的经典范本,也是主流的国家意识形态。

二、老子其人及道家思想

老子作为道家创始人被后代敬仰,但他的生平事迹一如他的哲学思想扑朔迷离,令人很难捕捉到他的踪迹。想象当年他的生活必定是闲云野鹤,居无定所,终日以自然为伴,谛听天籁之声,参悟着其中的玄机。老子的生平并不是因为年代的久远,在今天变得模糊,其实在司马迁的时代就已经是个传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司马迁这里已经认为有三个可能的老子,后世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史记》记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回来说“其犹龙邪”,可见老子有龙之雄奇,高深莫测,孔子都敬若神明,可见老子应该早于孔子。从传说中的老子个性,他肯定不像孔子那样以授徒讲学为己任。虽有弟子,但为数不多,其后世主要代表人物为庄子。庄子,名周,战国宋国蒙人(今河南商丘东北),是老子之后最著名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的哲学思想虽包罗万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侧面,但他的基本思想还是与老子一脉相承的,后世称“老庄哲学”。庄子一生潦倒,但却不接受楚威王的聘请;他虽做过漆园小吏,生活仍很贫穷。庄子品德高洁,个性鲜明,言语犀利,天性淡泊名利,主张清静无为。庄子表面平静,与世无争,也很率性,骨子里有着强烈的爱憎,其文汪洋恣肆,博大雄奇,非常富有想象力。

道家主要思想:老子高屋建瓴,从形而上的角度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创立了他的本体论和宇宙论。“道”的概念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更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以“道”为核心,老子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甚至可以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开创者。老子对于宇宙起源和本体的探求,他的认识论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都是他学说中最具有“独创性”的人类哲学思想。“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开始,这是确然无疑的。在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发展过程中,道家学说居于主导地位。”(1)“道”是老子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命题,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可见这个“道”是先天地而存在,又是无形的、本原的、物质的,宇宙万物发展变化,最终都要返回到“道”。第二个重要概念是“无”和“有”,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宇宙万物有名有形,但其根源则在于“道”,因此“无”才是其本原。“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道德经》第二章)“有”和“无”是相辅相成的,“难易高下长短”也是互相成就的。因此,宇宙间既要有有名有形的万物,也要有无形无名的“道”。第三个重要概念“无为无不为”。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四十八章)学习模仿别人,则要做的事会愈来愈多,遵循道而行事,则要做的事会愈来愈少,最后可以“无为”;老子认为,“道法自然”,道也是自然的,也就是无为的,人就应该效法道。人尽量不要干预万事万物,让它们自由发展变化,这看似“无为”,实际上则是“无不为”,或者说收到“无不为”之效果。

“道”是老子和庄子哲学的核心范畴。庄子对“道”的解释基本上没有超出老子哲学的本意,他们有着一种非常直接的师承关系。庄子有宏大的视野和开阔的胸襟,主张人在精神层面上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境界,逍遥自在,自由翱翔,他把宇宙与人的关系看成是“天人合一”的,具有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自觉继承老子哲学,并能深刻指出儒家学说异化人的本质这一问题。庄子对老子思想的体系化和深化堪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体系化和深化相媲美。老子是道家的开山鼻祖,他的哲学更多关注于本体论哲学,是真正意义上关于“道”的哲学,人生与社会的问题仅处于从属地位。庄子则完全把人如何在社会上存在提升到了他哲学的核心地位,他所说的“道”则完全是为其人生哲学服务的,庄子哲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哲学,他的思考也具有终极的意义,深化和丰富了道家思想。

三、儒道学派异同及其互补

(一)儒道学派之异同

从表层看,儒、道是完全对立的,一个主张入世,一个主张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在哲学的深层上两家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老子和孔子哲学思想的差异是十分广泛的,但就其最主要的方面而言,莫过于理论上各有偏重和价值观念的不同。

1.关注点不同

老子仰望浩渺太空,专注形而上的问题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建立的是本体论和宇宙论。孔子则注视烟火人间,思索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建立的是伦理学。如果就本体论和宇宙论而言,孔子在这方面基本上是没有进行探究,因而也就没有建树,而如果就伦理学而言,老子基本上没有发表过什么见解,到了庄子,他从“道”出发,关注人,也更多是关注个体生命的生存问题,人生的终极思考,迥然不同与儒家所关注的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老子和孔子由于所关注和思考的主要问题的不同,形成了他们在哲学思想上各有偏重就是自然而然的。

2.价值观念不同

孔子的儒学价值观以人文主义为其基本特征,关注人们的道德完善和人格提升,主张积极进取,献身社会事业。老子的道家则以自然主义为其基本特征,珍重人们天然的真朴之性和内心的宁静和谐,主张超越世俗,顺应自然。

儒道两家由于关注点和价值观念不同,所以为人们和社会设计出的道路也就不同。儒家主张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的价值只有在社会群体中才能实现,因此必须以天下为己任,积极进取。道家对于文明发展持一种谨慎的态度,老子和道家大师们深刻洞悉人性异化问题、文明进步扭曲人的心灵问题等,采取自然主义策略以避免、预防和矫正。相比之下,有人就认为老庄等道家学派不如儒家那么有责任感和事业心,其实恰恰相反,老子和庄子都是一些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知识分子,只是他们关注社会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似儒家那么直截了当。孔子与孟子等儒学先贤虽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但面对社会的黑暗也常怀超然物外的心态,孔子在“道不行”之时,也曾萌发“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之念,也曾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浩气凛然的孟子不也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吗?孔、孟、老、庄毕竟是达人,哲学见解不同,但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都能以旷达洒脱的精神面对社会现实,提出各自不同的解决方案。

(二)儒道思想互补

儒道互补指在两种学说的发展过程中互相借鉴、不断完善自身发展,从开始的截然对立,逐渐发现自身之不足,从对方汲取学养,丰富和弥补自己的学说体系。当然,儒道互补也指中国士大夫对于两种哲学体系的综合运用,当人生得意,仕途顺利,即将大展宏图之时,他们都踌躇满志,奉儒学为圭臬,积极进取,一旦仕途失意,进取受挫,则立刻调整自己思想,转入道家,以超然物外的态度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求得心灵的平衡,以待新机遇的到来,甚至能把这暂时的失意与逆境当做积聚力量、磨炼意志的绝佳机会,很多人毕竟是在这失意中走完了人生全部历程,只有极少数人能东山再起,奋发有为,无论如何,这道家思想给了他们以无穷力量,使他们处逆境而不馁,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

从《史记》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这很可能是个传说,但这个传说很有象征意义。两派创始人都有这样的胸怀,希望学习对方、了解对方,与对手切磋,或者对话,这也可理解为儒道互补的肇始。战国末期应该是儒道两家互相借鉴的第一次高峰,其时黄老道家几乎是吸收了各家,尤其是儒家的所长,如儒家的伦理、仁义、礼治等思想,而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后起之秀则深受道家宇宙观和自然观的影响,吸纳其合理成分,丰富儒学体系,他们感到了孔子儒学在自然观、宇宙观、认识论、辩证法等哲学层面的诸多缺失。孟子等在思辨方面可以说从谈玄论道中发展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宋明时期的新儒学正是程、朱、陆、王吸收道家思想、实现儒道互补的第二个重要时期,他们大量引进道家的重要哲学概念,如“无极”、“太极”、“无”、“有”、“道”、“器”、“动”、“静”、“虚”、“实”、“常”、“变”、“天”、“理”、“气”、“性”、“命”、“心”、“情”、“欲”等,以此再造儒学新体系,使之更加完善、深邃,道学通过新儒学家们的吸纳逐渐进入儒学,成为儒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构成了士大夫的思想意识。从先秦时期诞生的儒道和道家,开始对立,逐渐互相吸收,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的两大哲学流派,最后终于通过冲突、交融到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

孔子对世界的认识中其实就包含了怀疑论的因素与积极进取两个方面,在后世则发展出两个看似截然对立、实则互补的流派:以荀子为代表的无神论,另外则是以庄子为代表的泛神论。孔子本人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发展成为了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同时也演化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这些都可以说是同出一源,都可追溯到孔子的思想中去,虽然孔子当时并没有详细论述和深入探讨。在后世的发展中,儒、道两派又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和更深的程度上交融了、契合了,相互吸收和接纳了,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儒道思想简评

自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以来,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基本上形成了儒家正统的格局,儒学居于官方意识形态地位,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古代士大夫的心灵建构和人生追求的影响无疑是无与伦比的。但是人生失意、仕途多舛,士大夫在追求建功立业、大展宏图的宦海沉浮中多数时候处于逆境,如何调节自己心理、抚慰心灵、承受打击、锤炼意志、以图东山再起?对于逆境中的士大夫,道家学说的超然物外、老庄的人生智慧方能让他们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笑傲人生,因此,两者都是他们不可须臾离开的重要思想法宝。

儒家学说主张士人必须以天下为己任,君子必须能担当,这种责任意识甚至扩展到了每一个普通人,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因此,儒家为士人设计的是一条安邦定国、济世安民的人生道路,“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就应该以这种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实现远大的理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这儒家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正确的,以此精神哺育士人,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了一代代仁人志士,他们在治世和乱世都曾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缔造了中华文明。然而,社会和政治的现实是残酷的、复杂的,士人在积极进取的道路上需要面对挫折和失败,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抚慰自己的精神,以超然和洒脱的态度,忍受一时之“穷”,积聚力量,修炼自己,道家哲学中诸如自然、柔弱、无为、知足、知止、淡泊、居下、处顺、静观、谦让、取后、不争等观念都体现了高度的人生智慧,道家这些思想是最好的精神调节器和心理稳定器。儒家式的人生设计缺乏足够的回旋余地,“刚”有余而“韧”不足,太刚则容易折,必须辅之以道家的人生态度以平衡之,但太柔则容易废,仅有道家的人生态度是远远不够的。这两种哲学思想通过他们的主要代表人物,实现学说互补,将道家许多重要概念引入儒家学说,形成新儒学,使之刚柔相济,更加合理,同时士大夫在他们的人生追求过程中,既以儒学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设计远大的人生目标,并孜孜以求,百折不回,又兼修道学,让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学会等待时机,在逆境中更要善待自己和这境况,使这不利的境况成为修炼自己的绝好机会,一旦从“穷”转“达”之后,积聚的能量和修炼的真功方可有用武之地。儒道互补,即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时代的主导思想,其不足之处是显而易见,道家的思想和人生态度恰恰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两种哲学思想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价值体系和人生理想设定决定了他们的历史地位和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儒学居于正统的、官方的、国家意识形态地位,而道学则处于辅助、调节和缓冲地位。

从中国古代优秀的士大夫人生轨迹中,都能发现这两种学说的交替运用:他们既能在“穷”之时“独善其身”,更能在“达”之时“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仍能“忧其君”,“居庙堂之高”,亦能“忧其民”。他们受到不公正的对待,甚至身陷囹圄,泰然处之,平反昭雪之后,无怨无悔,以国事为重,立刻投身到工作中去,继续建功立业,这些儒学之士因为“任重道远”而无暇“怨恨”和“慨叹”,将人生理想的实现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人生追求,因此他们无暇旁顾、无须旁顾。儒道互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儒道两种哲学思想也是中国士大夫心灵深处交替运用的思想武器和人生智慧。

【注释】

(1)张岱年《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刊于《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