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温的调节
人体的体温分为中心温度及体表温度。遵循热量守恒定律,机体体温的恒定有赖于机体产热及散热之间的平衡。静息状态下,人体的产热主要来自内脏的产热(包括脑、心、肺、肾、肝、脾、消化道等器官)。当机体进行大量活动或周围温度变化时,肌肉的运动及寒战可产生大量热量,此时肌肉的代谢率可以达到平时的10倍。人体在体温升高时,皮肤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加,通过人体与环境之间发生的传导、对流、辐射及汗液蒸发来散热。
机体通过自主性体温调节及行为性体温调节来调节体温的恒定。
1.自主性体温调节 主要通过生理方式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的自主性调节主要通过反射来实现。环境温度或机体活动的改变将引起体表温度或中心温度的变动,从而刺激了外周或中枢的温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经下丘脑整合后,中枢便发出冲动,使内分泌腺、内脏、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效应器的活动发生改变,调整了机体的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从而可以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2.行为性体温调节 人类通过其行为使体温不致过高或过低。人在严寒中原地踏步、跑动以取暖,均属此种调节。人类能根据环境温度不同而增减衣着,创设人工气候环境以祛暑御寒,则可视为更复杂的行为调节。人类对环境温度改变所产生的自主性体温调节是很有限的,更多的是行为性调节。
3.人体的适应性 正常人在高温环境中工作7~14d后,对热应激的适应能力会增强,逐渐具有对抗高温的代偿能力,例如出汗量增加,而汗液钠含量较正常人少等。这是一种主动性适应的能力。
(二)高温对人体的影响
严重的热病通过影响基本细胞功能、基因变化、免疫及神经内分泌等对人体各系统产生不良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高热能引起神经细胞快速死亡,尤其小脑Purkinje细胞对高热非常敏感。尸解中暑动物发现在纹状体和下丘脑神经细胞损害也较明显。中暑患者发病时几乎均有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谵妄、昏睡、昏迷和抽搐。存活患者中50%出现小脑综合征、多发性神经病和后遗脑损害。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由于大量的出汗和摄入水分的不足,心脏的前负荷下降,心排血量降低,输送至皮肤血管的血量减少,影响机体散热。在纠正心脏前负荷后,中暑患者往往表现为高排低阻的血流动力学特点,由于高动力循环,心脏负荷明显加重,心力储备不足的患者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另外,高热可造成心肌细胞变性和坏死,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和心肌兴奋性增高,快速性心律失常较常见。
3.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高热引起的肺血管内皮损伤、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因素常常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其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预测因素。在一组52例中暑患者资料中,12例(23%)发生ARDS,这些患者均存在DIC,而另40例无ARDS的中暑患者中仅1例存在DIC。该资料明确提示,中暑患者一旦出现DIC,往往预示ARDS即将发生。另外,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也比较高。
4.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直接的热毒性和胃肠道血液灌注的减少,容易发生消化道黏膜溃疡和出血。同时,在发病2~3d后几乎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坏死和胆汁淤积,严重的患者可发生急性肝衰竭。
5.对肾的影响 由于休克和肌红蛋白的机械阻塞作用,中暑患者常发生急性肾衰竭(ARF)。另外,在劳力性中暑并发ARF急性期,循环中缩血管激素(儿茶酚胺、肾素、醛固酮和内皮素21)显著升高,扩血管激素(前列腺E22)显著下降,肾血管过分收缩引起肾缺血,进一步加重肾功能的损害。常出现低钙和高磷血症,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PK)明显升高(常大于1 000U/L),CPK峰值水平与肌酐浓度呈正相关。
6.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中暑患者的DIC发生率非常高,其机制可能是超高热直接激活凝血和纤溶系统,表现为在降温前患者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溶酶-α-Ⅲ抗纤维蛋白溶酶复合物和D-二聚体就已明显升高,纤溶酶原明显下降。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明显延长,血浆抗凝血酶、Ⅴ因子、蛋白C和S、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和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而血浆Ⅶ因子、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明显增加。
7.对水、电解质的影响 正常人出汗最大速率为1.5L/h,大量出汗导致水和电解质丢失,加之不适当补充,进一步加重中暑患者的水和电解质紊乱。在一组78例典型性中暑患者资料中,入院时有46.2%高钠,7.2%低钠,35.9%低钾,23.1%高钾。高热和微循环功能障碍,容易导致酸碱失衡,突出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
8.对横纹肌的影响 由于肌肉局部温度增高、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劳力性中暑患者易发生横纹肌溶解,表现肌酸激酶明显升高、肌红蛋白尿和急性肾衰竭。典型性中暑患者也可发生横纹肌溶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