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多见于3岁以下幼儿,是喉、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弥漫性炎症。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倍。可分为急性阻塞性喉气管炎和急性纤维蛋白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两类。此外,本病也可发生于麻疹、猩红热、百日咳流行时,此外呼吸道异物、支气管镜检查术后、呼吸道腐蚀伤也可发生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患儿出现高热、犬吠样咳嗽、声嘶,继而出现持续性渐进性吸气性呼吸困难,发绀。对气道阻塞严重者尽早施行气管切开术。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多见于3岁以下幼儿,是喉、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弥漫性炎症。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倍。冬春季节好发,与流感流行关系较密切。可分为急性阻塞性喉气管炎(又称假性哮喘、流感性哮喘)和急性纤维蛋白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两类。后者病情更凶险,病死率更高。二者之间的过度形式也很常见。

因本病多发生于流感流行期,故许多学者认为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关系密切,病情的发展则与继发细菌感染相关。此外,本病也可发生于麻疹、猩红热、百日咳流行时,此外呼吸道异物、支气管镜检查术后、呼吸道腐蚀伤也可发生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因儿童的气管直径仅为成人的1/4~1/3,每公斤体重的呼吸区面积仅为成人的1/3,所以患病时可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

1.症状

(1)轻型:起病较缓,患儿发病前多健康或仅轻微感冒,但夜间突然惊醒,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及喘鸣,伴有发绀,烦躁不安等喉痉挛表现,经拍背或安抚后,症状逐渐消失,但每当夜晚又出现同样症状(可能与入睡后黏液积聚于声门裂,或鼻、鼻咽部分泌物向下流入喉腔引起喉痉挛有关)。患儿全身状况较好,治疗得当容易痊愈。

(2)重型:可由轻型发展而来,或直接重型起病。患儿出现高热、犬吠样咳嗽、声嘶,继而出现持续性渐进性吸气性呼吸困难,发绀。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混合性呼吸困难及喘鸣,呼吸逐渐慢而深,继而浅表加速。患儿因缺氧而烦躁不安,甚至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及循环系统受损症状。

(3)暴发型:本型少见。病情发展极快,除呼吸困难外,早期就出现中毒症状,如面色灰白,虚脱、失水、咳嗽反射消失,以及循环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儿一日内死亡。

2.治疗 轻型者治疗同儿童急性喉炎,但必须密切观察,防止病情突然恶化。

重症病例要以维持气道通畅、抗炎、抗水肿为重点。立即通过静脉给予大剂量的抗生素和激素。禁用吗啡、阿托品类药物,慎用镇静药。对气道阻塞严重者尽早施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后要注意保持室内温度(20℃左右)及湿度(70%以上),同时注意加强吸痰、蒸气吸入、祛痰等治疗,保证下呼吸道畅通。对酸中毒、脱水、循环系统衰竭等并发症给予相应处置。

(冯 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