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的发生常常伴随内分泌水平的改变,涉及神经内分泌学的领域。经典的神经内分泌学是对下丘脑-垂体轴的研究,包括对腺垂体,后叶激素以及下丘脑释放激素的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神经生化技术的发展,许多由垂体分泌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神经多肽被逐渐发现,这些多肽的作用介于神经递质和神经激素之间,对传统的神经内分泌学提出了挑战。但由于临床的限制,目前垂体腺瘤的内分泌检查仍基于传统的神经内分泌学。随着现在内分泌学的发展,应用内分泌放射免疫超微测量法,已能直接测定垂体和下丘脑分泌的多种内分泌激素,以及通过垂体功能试验,对垂体及靶腺功能亢进、正常或不足等情况进行观察,从而对垂体腺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前后的变化,疗效评价,随诊观察和预后判断,均产生重要意义。
在临床,下丘脑-垂体-性腺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十分复杂,对神经外科医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由于具有或不具有分泌功能的肿瘤的发生,以及相应的垂体、垂体柄和下丘脑的受压,导致垂体激素分泌功能的紊乱,而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需要在肿瘤切除的术前和术后对激素水平,通过静态和动态的检测来评估:① 激素分泌水平的紊乱是否表明分泌性垂体瘤的存在;② 是否有激素的基础水平降低;③ 激素水平的改变能否在术前纠正;④ 药物治疗是作为合适的首要治疗方案还是作为术前准备;⑤ 手术治疗的疗效如何;⑥ 长期随访有无复发。必须注意,在手术以后,内分泌的检测同样重要。垂体或垂体柄的损伤将导致新的激素水平的紊乱。在术后,对于这些激素水平的紊乱必须进行重新评估,手术后的垂体功能低下可能是一过性的或永久的,部分的或完全的。垂体瘤手术的成功,不仅依据放射学检查结果,还须根据激素水平的是否降低或对刺激试验有无正常反应。如果激素紊乱没有调整,则需要额外的抗肿瘤治疗或相应的激素补充,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当然,再进行内分泌检查的时候,作为神经科医生应该想到,导致激素水平紊乱的除了垂体瘤外,还有颅咽管瘤、脑膜瘤和一些少见的如动脉瘤、颅底的骨肿瘤、生殖细胞瘤等。本文将就垂体腺瘤,介绍相应的一些内分泌检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