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基础状态,即清晨空腹时GH的正常值为2~4 ng/ml。国外有文献报道为0.25~0.7 ng/ml,这个值低于许多标准的GH检测方法的检测范围。当肢端肥大症的症状很明显时,GH水平正常没有显著的临床意义。但当怀疑有GH分泌失调时,生长介素C应一起检测,因为它有较GH长的半衰期,并能反映GH的分泌情况。96%的肢端肥大患者空腹GH>10 ng/ml。但是,在发病早期,肢端肥大的表现是很轻微的,国外回顾性报道,病人有肢端肥大症表现平均在9年左右,而没有GH水平的明显波动。一些垂体瘤患者在GH和生长介素C的动力学检测结果上也没有明显的改变。因此当患者有轻微的GH或生长介素C的升高或肢端肥大征象,应当进行诱发或抑制试验。在正常条件下,75 g糖能使GH下降到2 ng/ml以下。在93%的肢端肥大症患者中,血浆GH不能被口服糖耐量试验所抑制,或引起反常的GH激素水平。TRH通常不会刺激GH的分泌,但在79%的肢端肥大患者中,在给予200~500μg静脉剂量的TRH后将诱发GH的升高。
由于正常人体在一些情况下(如强体力劳动,应激情况下),GH浓度会自发升高,最高可达50 ng/ml水平,因此,在判断GH升高的时候,必须小心鉴别,包括一些导致肢端肥大的非垂体因素,特别是如果鞍区的影像学检查正常,则必须对其他部位进行检查。国外报道,一些肺癌,乳腺癌组织在体外能分泌具有免疫活性的GH,其他如肺小细胞癌,胰岛细胞癌,肾上腺瘤,以及25%的类癌和下丘脑肿瘤如颅咽管瘤等,都能分泌GHRH,从而导致GH的升高。因为这些异位性的GH升高常常伴有垂体的增大,并有50%患者同样伴有高催乳素血症和垂体微腺瘤,需要仔细鉴别。如影像学检查(MRI)没有阳性结果,或仅有垂体的增大,GHRH检查>300 ng/ml,常常表明GH升高是由于异位性因素。
对于一些MRI不能分辨的微腺瘤,或MRI正常的肢端肥大症患者,内分泌检查包括:血浆GH,生长介素C,糖耐量试验,TRH诱发试验和血浆GHRH检测。必须注意的是,在进行糖耐量试验的时候,必须密切监测血糖浓度,并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部分患者可能存在MEN-I综合征,合并有胰岛细胞瘤和甲状旁腺肿瘤。由于GH和胰岛素的拮抗作用,这些患者可出现异常的结果,特别是当GH下降时,体内的胰岛素缺乏拮抗而出现严重的低血糖。
由于部分患者在术后需要进一步进行放疗或化疗,因此术后评估是否有肿瘤残留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这种评估同样建立在影像学和内分泌检查的基础上。也就是说,GH血浆浓度必须下降到2 ng/ml或更低,或者通过糖负荷试验能下降到2 ng/ml,并且生长介素C的血浆浓度恢复到正常,才能认为彻底治愈。
单纯依靠GH测定来评价手术和患者的长期预后并不完全可靠。因为GH腺瘤患者的GH平均值与正常人群已存在重叠,特别是那些早期病变患者。这方面,IGF-Ⅰ比24 h GH平均测量值显得更有特异性。血清IGF-Ⅰ是反映之前24 h总体生长激素分泌情况的重要标志物,也是GH过量分泌的敏感预测指标,参考浓度是101~503μg/L,100~494μg/L,101~303μg/L和78~258μg/L,分别对应于年龄<30岁,30-40岁,40-50岁和>50岁。但其他许多因素如营养状况、肝功能、血清蛋白酶活性、IGF-Ⅰ结合蛋白及性激素等都影响着血清IGF-Ⅰ的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