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垂体腺瘤按其功能分类
1.分泌性腺瘤 占65%~80%,其中营养性激素腺瘤占60%~80%。凡无周围靶腺的垂体激素,如GH和PRL,亦称为营养性激素,其发病率最高,以PRL腺瘤居首位,占40%~60%,GH腺瘤次之,占20%~30%。有周围靶腺的垂体促激素腺瘤,其中主要是ACTH腺瘤,占5%~14%,而TSH腺瘤、GnH腺瘤均不及1%。
(1)单激素分泌腺瘤:瘤细胞仅一种类型、分泌一种激素的腺瘤。
① PRL腺瘤:最常见,占分泌性腺瘤40%~60%,女性临床表现为原发性泌乳-闭经综合征,又称Forbis-Albrightz综合征。男性表现为阳萎、性功能减退等。血浆中PRL浓度增高在200 ng/ml以上,结合蝶鞍薄分层片改变及CT或MR检查即可确诊,但应与引起高催乳激素血症的其他原因相鉴别。电子显微镜观察,按细胞颗粒多少分为密集型和稀疏型,颗粒形颗粒呈多形性,直径600~1 200 nm;稀疏型,PRL分泌腺瘤中大多为此型,粗面内质网卷曲明显,形成同心轮状副核,线粒体内可见黑色的嗜锇颗粒,直径200~300 nm,卵圆形,不规则,颗粒分泌呈错位胞溢(misplaced exocytosis),为PRL分泌腺瘤所独有的特征。
② GH腺瘤:占20%~30%,临床表现为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血浆中GH可增高并引起全身代谢紊乱。骨骼软组织及内脏进行性增大,早期可有垂体功能亢进,晚期则垂体功能减退。可伴有多汗、突眼性甲状腺肿,糖尿病,女性病人中部分可伴有闭经、泌乳。瘤细胞特征为密集型:颗粒直径为350~450 nm,胞质中有较多的微丝并集聚成球形,称球形纤维体(globular fibrous body),约55%GH分泌腺瘤可以见到稀疏型。
③ ACTH腺瘤和Nelson综合征:占5%~15%,ACTH腺瘤(库欣病)临床表现为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可引起全身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电解质紊乱,性腺功能障碍,抵抗力减退等症状。典型表现为水牛背、满月脸、皮下紫纹等,常伴有高血压。诊断时应与可引起皮质醇增多症的其原因鉴别,如肾上腺肿瘤、异位性ACTH瘤等。Nelson综合征为库欣综合征行双侧肾上腺切除后的后遗症,发生率为10%~30%。临床主要表现皮肤、黏膜等处有色素沉着。大多认为原初库欣综合征时已有垂体ACTH微腺瘤存在,术后因缺少皮质醇负反馈作用,CRF长期刺激垂体致微腺瘤迅速增大。ACTH腺瘤瘤体较小,需靠CT检查及内分泌检查方可确诊:ACTH-MSH腺瘤瘤体较大,易于用X线检查及CT发现。电镜下ACTH腺瘤细胞呈多角形,核周有微丝积聚,伴Crooke透明变性,颗粒小,直径200~250 nm,密度不一,紧贴于细胞膜排列,核糖体较多,分为颗粒密集型、稀疏型及静止型。
④ TSH腺瘤:罕见,发病率不足1%,临床表现为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如甲状腺肿大、突眼等不明显,而血中TSH、T3、T4显增。瘤细胞体积小,多边形,核相对较大、分泌颗粒更小,直径50~150 nm,沿膜排列。肿瘤多呈侵蚀性。
⑤ GnH或FSH/LH腺瘤:少见。瘤细胞可分泌FSH及LH,前者常明显。原发性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少见,常继发于长期性腺功能低下患者。瘤细胞部分成熟与正常细胞相似,亦有部分细胞发育不成熟。胞质中等,粗面内质网(RER)及Golgi复合体突出,分泌颗粒圆而小,直径150~250 nm。
(2)多激素分泌腺瘤:肿瘤分泌多种激素。
① 混合性腺瘤:上述2种或2种以上激素腺瘤,如GH-PRL腺瘤、GH-TSH腺瘤、GH-ACTH腺瘤、GH-PRL-TSH腺瘤、GH-ACTH-TSH腺瘤、ACTH-PRL腺瘤等,临床表现上述混合症状或综合征。
② 嗜酸干细胞腺瘤:少见。偶有高催乳素血症或肢端肥大症。嗜酸干细胞瘤有GH瘤及PRL瘤的特点,可以有错位胞溢,分泌颗粒形状及大小不一,球形纤维体的特点,有线粒体异常,瘤样细胞改变及内质网积聚(Mark等,1989)。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胞质内测出较多的PRL及少量GH。肿瘤生长较快,常向鞍上生长及呈侵蚀性。
③ 催乳生长激素细胞腺瘤(mam-mosomatotroph cell adenoma):细胞形态单一,体积小分化良好。核多不规则,有错位胞溢,类似颗粒密集型GH腺瘤。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可测出细胞质中含有GH及PRL。
2.无分泌功能腺瘤 占垂体腺瘤发病率20%~35%。
(1)未分化细胞瘤:Kovacs等(1980)又称裸细胞腺瘤(null cell ade-noma),瘤细胞无分泌激素功能,临床表现为腺垂体功能下,垂体性侏儒症。细胞体积小到中等,核不规则,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发育不良,Golgi复合体有时发育尚好,线粒体多,分泌颗粒稀少,形态不一,直径200~250 nm,细胞间常借突起相连结。
(2)瘤样细胞瘤(oncocytoma):临床表现为神经垂体功能低下,尿崩症,下丘脑(垂体肥胖症)视神经受压症等。瘤样细胞的特点为胞质中充满苍白、不着色变性的或空泡状的线粒体,其内嵴变短甚至消失,其他细胞器贫乏。但亦有认为此种细胞形态并无特异性。此种瘤细胞内线粒体大量增生,可见于垂体功能减退或亢进的瘤细胞,而以功能减退者多见,故这一病理改变可能为从增生到退变的一个过程(Cravioto等,1981)。
(二)垂体腺瘤的放射学分类
垂体小腺瘤直径在10 mm以下者称为微腺瘤。其时蝶鞍大小在正常范围内,故X线平片无所助益。近来,鞍薄层(2~3 mm)梅花形多体层X线摄片或螺旋CT功能重建能显示出鞍底骨质的局部微细变化,对早期诊断微腺瘤起关键性作用。第Ⅲ代CT亦能显示直径5 mm以上腺瘤,而腺瘤直径<4 mm者,鞍大小安全正常,体层片和CT亦难以发现之。
垂体微腺瘤的早期X线征象之一为鞍结节角(tubercular angle)的变化。此角由蝶骨联嵴(jugum)与鞍前壁组成,正常时为110°左右。当鞍内容物扩展之初期,鞍大小仍在正常范围时,由于鞍前壁的前突,此角已开始缩小,初呈90°直角,以后呈锐角。是为0级和1级微腺瘤的特征。Guiot和Hardy先后将垂体腺瘤分成两型5级:局限型(enclosed)中分0、Ⅰ、Ⅱ级,侵袭型(invasive)分Ⅲ、Ⅳ2级,其各级特征如下(表11-1)。
表11-1 垂体腺瘤分型分级标准
蝶鞍正常标准。①大小,前后径<16 mm,深径<13 mm,横径10~15 mm;②面积<208 mm2;③体积<1 092 mm3;④鞍结节角<110°
0级<4 mm,Ⅰ级<10 mm:蝶鞍大小正常。鞍结节角<110°鞍底骨质局限性变化如局部变薄、起泡、外凸、双鞍底等。正位片见鞍底一侧向下倾斜或中央下陷。Ⅱ级(>10 mm):鞍扩大,鞍结节角<90°。鞍底局限性变化较明显,半侧鞍底或中央下沉,双鞍底。视鞍底向蝶窦下沉程度分为:下沉1/3为Ⅱ小、2/3为Ⅱ中、下沉至底为Ⅱ大。Ⅱ级者可伴有鞍上扩展,或向海绵窦内扩展。视其向鞍上扩展程度分为:逾床突上10 mm者为Ⅱa、20 mm者为Ⅱb、30 mm者为Ⅱc、向一侧额颞叶扩展者为Ⅱd。Ⅲ级:鞍明显扩大,鞍底骨质局限性腐蚀破坏,腺瘤穿入蝶窦内,可伴有鞍上扩展。Ⅳ级:鞍显著扩大,鞍底骨质弥漫性破坏,呈现幻象鞍,整个蝶窦受侵犯,可伴有鞍上扩展。
Guiot和Hardy先后将垂体腺瘤的放射学分级分为两大类:局限型或围封型(enclosed)与侵蚀型或侵袭型(invasive)。其中0、Ⅰ、Ⅱ3级为局限型;Ⅲ、Ⅳ2级侵袭型。临床上,局限型与侵蚀型分类法对预后具有指导意义:凡局限型腺瘤大都能手术根治,预后良好,侵蚀型者不能根除,易复发,预后差。Hardy又将垂体腺瘤按大小分微腺瘤和大腺瘤凡直径<10 mm(0、Ⅰ级)者称为微腺瘤,>10 mm者为大腺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