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第2版自2006年问世以来,骨科康复又走过了4年的路程。
4年来,骨科康复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之后的康复救援工作中,骨科康复在震后早期介入,并在改善伤员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医学界所共识,为震区人民所感激。
纵观国内骨科康复的发展,目前正呈现分头共进,两头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在各级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主动向骨科渗透,康复医疗工作向骨科临床前移,骨科手术后的早期介入康复或围手术期康复的效果,使骨科医师的康复意识日渐增强,欢迎康复科的介入,主动转介患者到康复科,形成了一个骨科-康复科共同发展的和谐环境。另一方面,在新医改方案中关于预防、治疗、康复全面发展基本思想的指导下,康复正从大医院向外拓展,康复医疗服务从三级医院(省市)拓展到二级医院(县级区),在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大城市和沿海城市,康复已经开始向街道和镇一级医院发展,康复网络构架的雏形正在形成。在这种良好的势头下,专业人员所需要的仍然是专业技术的指导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骨科康复评定与治疗技术》第3版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在第2版的基础上突出实用性和可读性。其特色一是在骨科康复功能评定篇中,增加了常见骨科疾患的临床特征和骨科康复常用的评定量表,让读者在实施骨科康复的过程中,多掌握一些与康复治疗相关的骨科体征和评定方法,充实相关临床学科的基础知识,加强专业人员相关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
本版的另一个特色是将第2版的三大部分改为四大部分,即增加了骨科常见伤病的临床康复部分,将本书介绍的基础理论与临床评定及治疗技术,早期康复与恢复期康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了“骨科-康复一体化”的模式。
本版的第三个特色是在作者队伍中增加了几位有多年临床康复工作经验的治疗师,他们的加盟使得本书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虽然第3版的全体参编人员做了最大努力,希望将最好的作品奉献给读者,但限于时间和作者的能力,仍恐有错漏之处,请读者不吝赐教。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燕铁斌
2010年10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