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肢骨与关节

上肢骨与关节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上肢骨与躯干骨连结的唯一关节。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运动范围的总和等于肩胛骨的运动范围。肩关节的这种骨结构增加了运动幅度,但也减少了关节的稳固性。在人体四肢关节中,肩关节脱位的发生率为最高,约占50%。多由间接暴力所引起,25岁以下发生肩关节脱位者,易形成习惯性脱位。2.特点 为复合关节,上述3个关节被包裹在一个关节囊内。

一、肩部关节

(一)构成及特点

肩部骨骼包括肱骨、锁骨、肩胛骨以及与肩部运动密切相关的胸骨和胸壁,它们组成肩部以下6个关节(图1-3),构成肩关节复合体。

图1-3 肩部关节构成

1.喙锁关节 由肩胛骨的喙突与锁骨的肩峰端构成。

2.肩肱关节 由肩胛骨的肩峰与肱骨头构成,可阻止肱骨头向上移位。

3.肩胛胸壁关节 由肩胛骨和胸廓后壁构成,因这个关节并非一个真正的可动关节,也有学者将其称为肩胛胸壁间连结。

4.胸锁关节 由锁骨的胸骨端、胸骨的锁切迹及第1肋软骨的上面构成。为上肢骨与躯干骨连结的唯一关节。胸锁关节可阻止锁骨向内上方脱位,允许锁骨的肩峰端向前后运动20°~30°,向上、向下运动约60°,并沿冠状轴可做微小的旋转和环转运动,其活动度虽小,但以此为支点扩大了上肢的活动范围。锁骨的横向旋转:除提肩、降肩、前突和后缩外,锁骨可在胸锁关节上沿其长轴旋转约40°,当肩外展或屈曲90°后,才发生这种横向旋转,此对肩胛骨的完全上旋和肩的完全屈曲或外展非常重要。若锁骨的旋转被阻止,臂只能上举到110°。

5.肩锁关节 由肩胛骨的肩峰与锁骨的肩峰端构成,是肩胛骨活动的支点。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两关节联合运动,可使锁骨的肩峰端做小幅度上、下、前、后移动和环转运动,即允许肩胛骨运动。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运动范围的总和等于肩胛骨的运动范围。

对肩锁关节稳定性起主要作用的韧带是喙锁韧带,可以防止肩胛骨向内运动。喙锁韧带按形状分为两部分,前外侧部称斜方韧带,后内侧部称锥状韧带,在两韧带之间有时形成小滑膜囊,这两个韧带使锁骨固定于肩胛骨。当锁骨旋转活动时,此韧带延长。

6.盂肱关节 即通常所说的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是典型的多轴球窝关节(图1-4),其特点是:

(1)头大盂小:近似圆球的肱骨头大,关节盂小而浅,虽然关节盂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的盂唇来加深关节窝,仍仅能容纳关节头的1/4~1/3。肩关节的这种骨结构增加了运动幅度,但也减少了关节的稳固性。

(2)关节囊薄而松弛:关节囊的肩胛骨端附于关节盂缘,肱骨端附于肱骨解剖颈,在内侧可达肱骨外科颈。关节囊的滑膜层可膨出形成滑液鞘或滑膜囊,以利于肌腱的活动。

图1-4 盂肱关节与肩胛胸壁关节的关系

H:肱骨;S:肩胛骨
S/H=30/60=1/2

(3)关节囊的周围有组织加强:关节囊的前壁、上壁和后壁有肌腱、肌和韧带加强,以增加关节的稳固性,下壁最薄弱。肩关节可做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

(二)常见损伤

最常见为肩关节脱位。由于肩关节的上方有肩峰、喙突及连于其间的喙肩韧带,可以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肩关节的前、后、上部都有肌肉、肌腱与关节囊纤维层愈合,增强了其牢固性。而只有关节囊的前下部没有肌肉、肌腱的增强,这是肩关节的一个薄弱区。因此,当上肢外展时,在外肩关节力作用下或跌倒时,如上肢外展外旋后伸着地,肱骨头可冲破关节囊前下方的薄弱区,移出到肩胛骨的前方,造成肩关节前下方脱位。这时患肩塌陷,失去圆形隆起的轮廓,形成所谓的“方肩”。

在人体四肢关节中,肩关节脱位的发生率为最高,约占50%。本病多发生于成年人,儿童则少见。多由间接暴力所引起,25岁以下发生肩关节脱位者,易形成习惯性脱位。肩关节脱位常发生于下列情况:跌倒时,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位,手掌或肘部着地;臂上举时,上臂上段突然受到暴力的打击;跌倒时,肩部直接着地。

二、肘部关节

(一)构成及特点

1.构成 肘关节由肱骨远端与尺、桡骨近端构成(图1-5),包括以下3个关节。

(1)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的滑车切迹构成。是肘关节的主体部分。

(2)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与桡骨关节凹组成。

(3)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环状关节面与尺骨桡切迹组成。

图1-5 肘关节构成

A.前面观;B.矢状切面,示肱尺关节

2.特点 为复合关节,上述3个关节被包裹在一个关节囊内。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壁厚而紧张,并有桡侧副韧带和尺侧副韧带加强,尺侧副韧带呈三角形,起自肱骨内上髁,呈放射状,止于尺骨半月切迹的边缘,有防止肘关节侧屈的作用。桡侧副韧带也呈三角形,附于肱骨外上髁与桡骨环状韧带之间。后壁最薄弱。关节囊内有桡骨环状韧带:此韧带环绕桡骨头,与尺骨桡切迹共同构成一个上口大,下口小的骨纤维环来容纳桡骨头,防止桡骨头脱出,使其固定在尺骨上做旋转运动。

肘关节的肱尺关节可沿略斜的额状轴做屈伸运动;桡尺近侧关节与桡尺远侧关节是必须同时运动的联合关节,司前臂的旋转运动;肱桡关节虽属球窝关节,但只能配合上述两关节的活动,即与肱尺关节一起,共同进行屈伸运动,配合桡尺近侧关节进行垂直轴的旋转运动,但却失去矢状轴的内收、外展运动的能力。

(二)常见损伤

1.肘关节脱位 肘关节囊后壁最薄弱,故常见桡、尺两骨向后脱位,移向肱骨的后上方。多见于青壮年,儿童与老年人则少见。多由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肘关节过度后伸,手掌着地,鹰嘴突尖端骤然撞击肱骨下端的鹰嘴窝,在肱尺关节处形成一种有力的杠杆作用,使止于冠突上的肱前肌肌腱及关节囊的前壁撕裂,在关节前方缺乏筋肉阻止的情况下,肱骨下端向前移位,桡骨头及尺骨冠突同时滑向后方,即形成临床上常见的肘关节后脱位。

2.桡骨小头半脱位 幼儿4岁以前,桡骨头尚在发育之中,环状韧带松弛,在肘关节伸直位猛力牵拉前臂时,桡骨头易被环状韧带卡住,或环状韧带部分夹在肱桡骨之间,从而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

3.肘关节脱位与肱骨髁上骨折的鉴别

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都易在体表扪及。当肘关节伸直时,此三点位于一条直线上,当肘关节屈至90°时,此三点的连线构成一尖端朝下的等腰三角形。肘关节发生脱位时,鹰嘴移位,三点位置关系发生改变。而肱骨髁上骨折时,三点位置关系不变。

三、腕部关节

(一)构成及特点

腕部骨骼包括桡骨远端、尺骨远端以及8块腕骨。腕骨排成两列。由桡侧向尺侧命名,近侧列(靠近尺桡骨)依次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列(靠近掌骨)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

从狭义看,腕关节是指桡骨下端与近侧列腕骨之间(豌豆骨除外)构成的关节,即桡腕关节。但从功能看,腕关节应包括三个关节。①桡腕关节:为典型的椭圆关节,由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的近侧关节面作为关节头,桡骨的腕关节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作为关节窝而构成。关节囊松弛,关节的前、后和两侧均有韧带加强,其中桡腕掌侧韧带最为坚韧,所以腕的后伸运动受限。②桡尺远端关节:呈“L”形,其垂直部在桡、尺远端之间,横部在尺骨头下端和关节盘之间。③腕骨间关节:由相邻的腕骨构成(图1-6)。

(二)常见损伤

1.脱位 腕骨中月骨易脱位,且以向掌侧移位者最多见。当跌倒时,手掌先着地,腕部强烈背伸,月骨受到桡骨下端和头状骨挤压而向掌侧移位(即形成前脱位)。前脱位后,远侧的半月凹关节面移向掌侧,近侧的半月凸关节面移向背侧。由于暴力的大小不同,月骨脱位的程度和预后也有所差异。

图1-6 腕关节构成

2.外伤 腕关节损伤,多有明显的外伤史。伤后出现腕部无力、腕关节活动不灵。轻伤,一般无明显肿胀,疼痛不甚,仅在大幅度活动腕关节时始有疼痛。严重扭伤,可见腕部肿胀、疼痛较重,不能活动腕关节或活动时疼痛加剧。检查时,将腕关节用力掌屈,背侧出现疼痛,则说明腕背侧韧带与腕伸肌腱损伤;反之,则为腕掌侧韧带或腕屈肌腱损伤。如将腕关节用力向尺侧偏斜,桡骨茎突部出现疼痛,则为桡侧副韧带损伤;反之,则为尺侧副韧带损伤。如腕部各个方向的活动均出现疼痛,而且活动明显限制,则说明是韧带、肌腱等的复合性损伤。损伤局部有压痛或触及筋肉组织异常改变。腕部损伤要及时治疗,预防腕舟骨、月骨发生缺血性坏死。

3.腕管综合征 又称腕管狭窄症,系指腕部外伤、骨折、脱位、扭伤或腕部劳损等原因引起腕横韧带增厚,管内肌腱肿胀,淤血机化使组织变性,或腕骨退变增生,使管腔内周径缩小,从而压迫正中神经,引起手指麻木无力为主的一种病症。本病好发于职业性搬运、托举、扭拧、捏拿等工作的人群中。其主要症状有:患者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或刺痛,夜间加剧,寐而痛醒,温度高时疼痛加重,活动或甩手后可减轻;寒冷季节患指发凉、发绀、手指活动不灵敏,拇指外展肌力差;病情严重者患侧大小鱼际肌肉萎缩、皮肤发亮、指甲增厚,甚至出现患指溃疡等神经营养障碍症状。

四、手部关节

(一)构成及特点

手部骨骼由8块腕骨、5块掌骨、14块指骨以及数个籽骨构成,除拇指为2节指骨外,其余均为3节指骨。27块骨构成以下5种关节(图1-7)。

图1-7 手部关节构成(掌面观)

1.腕骨间关节 为相邻腕骨间构成的关节,可分为近侧列、远侧列腕骨间关节和两列之间的腕中关节。各腕骨间借韧带连结成一整体,各关节腔彼此沟通。属于微动关节,腕骨间关节的运动通常和桡腕关节的运动同时发生。

2.腕掌关节 由远侧列腕骨和掌骨底构成。拇指腕掌关节由大多角骨和第一掌骨底构成鞍状关节,是拇指外展和对掌运动中起主要作用的关节,其关节囊厚而松弛,活动范围大。第2~3腕掌关节的活动范围很小,第4腕掌关节仅为15°,第5腕掌关节为25°~30°。

3.掌骨间关节 有3个,为第2~5掌骨底之间的平面关节,有小的滑膜腔。

4.掌指关节 共5个,由掌骨头和近节指骨底构成。拇指的掌指关节为屈戌关节,活动范围较大,第2~5指的掌指关节为球窝关节,可以屈伸,并可以做侧方运动及一些被动旋转运动。

5.指骨间关节 共9个,由相邻的指骨底和滑车构成,为典型的滑车关节。只能做屈伸运动,除拇指外,可以分为近节指间关节和远节指间关节。

(二)损伤

1.掌指关节脱位 以向掌侧移位者为最多,以第1和第2掌指关节脱位最常见。掌指关节脱位,多为伸暴力造成,常在跌倒、碰撞时引起掌指关节极度背伸,掌指关节囊撕裂,掌骨头穿过关节囊的破口,经屈肌肌腱的一侧滑向掌侧皮下,指骨基底移位于掌骨头背侧。如关节囊裂口较小,掌骨头像纽扣一样被交锁在其中,造成复位困难。

2.指间关节脱位 颇为多见,拇指、示指最多,各手指的近侧或远侧指间关节都可发生,可因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当外力使指间关节极度过伸、扭转或由侧方挤压,可造成关节囊撕裂或撕脱,指关节侧副韧带损伤,重者可造成韧带断裂,产生关节脱位,甚至伴有指骨基底小骨片撕脱。脱位的方向,多是远节指骨的近端向背侧脱位,同时可向侧方偏移。

3.狭窄性腱鞘炎 因反复摩擦致使鞘管肥厚狭窄引起的疾病。反复伸屈握捏作业易患此病。男性多见。发生于指屈肌腱鞘者又名扳机指,亦称弹响指,多发生于拇指,掌指关节掌侧压痛,屈伸指时引起弹响。发生于桡骨茎突者又称凯尔万病,为拇短伸肌腱及拇长展肌腱腱鞘炎,表现为局部压痛、四指握住拇指并尺偏腕时疼痛、提物乏力。幼儿先天性鞘管狭窄者偶见于拇长屈肌腱。休息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有效。无效时行腱鞘切开术。

(郭友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