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药物有:水牛角、地黄、赤芍、玄参、紫草、金银花、连翘、桑白皮、仙鹤草、茜草、沙氏鹿茸草、地锦草、大青叶、板蓝根、黄芩、白茅根、侧柏叶、大蓟、小蓟、槐角、贯众、马勃、生石膏、防风、蝉蜕、桑叶等。
此类药物主要用于邪热内扰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型多起病急骤,或有外感史,皮肤出现紫红色瘀点、瘀斑,常伴齿衄和鼻衄,口渴口苦,便秘,或有发热,舌质多红,苔多是薄黄,也有的是黄厚的,脉数或弦数。这一型相当于西医的ITP急性型,此型热毒之象尤其明显,出血征较明显,治疗当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主,即可用此类药物对证治疗。笔者体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除此型外,其他各型也有不同程度的毒邪蕴里之表现,只是随证候不同其表现有轻重而已,故笔者认为解毒之法应贯穿于其他各型之中,只有对证治疗的同时使毒邪彻底清解,该病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较快的治愈,否则,很容易复发。因此,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中解毒法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以上药物中,我们重点讲一下水牛角、紫草、茜草、大青叶(板蓝根)、沙氏鹿茸草四味代表药,以点带面,希冀大家能了解解毒类药物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的重要性。
首先是水牛角一味,是笔者在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使用率很高的一味药,其为牛科动物水牛的角,我国南方各地均产。它的功用类似于犀角,具有凉血止血,泻火解毒,安神定惊的功效,为清血分实热之要药。现多作为犀角的替代品用于临床,用于治疗温热病及小儿热证,疗效良好,药理作用相似,但量需大。笔者入汤剂的用量为30~100g,亦可研末冲服,每次2~6g。遇邪热内扰,热迫血行之紫癜出血,水牛角为笔者必用之药,常与地黄相配伍,如此则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力增强,且有滋阴生津之效,临床用之,效甚好。
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或内蒙紫草的根,前者的药材称“软紫草”,主产于新疆和西藏;后二者称“硬紫草”,主产于东北内蒙古等地。紫草味甘,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凉血,解毒透疹的功效。笔者认为此药的清热凉血之效甚好,且能解毒,常将其用于热毒内盛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但因其无止血作用,故多与其他凉血止血药同用,以增强效果。另外,其还能透疹外出,笔者认为其不但能透疹,还能透除“疹”以外的其他毒邪外出,所以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有疮疡、湿疹、溃烂等症者加味用之,尤甚适宜。其提炼的紫草油外用对疮疡、烫伤亦有良效。
茜草,又称“茜草根”,古称“藘茹”,为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茎。味苦,性寒。主归肝经。本品善走血分,以清血中之热,为清热凉血之要药,生用能活血化瘀,炒炭长于止血,又为化瘀止血之要药,因其良好的活血止血作用,故有“血见愁”的别名。茜草止血,应用范围较广,无论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下出血、月经量多,凡因血热妄行引起的,量多色鲜,舌红脉数者,皆可投以茜草,而收迅捷止血之效。早在《内经》中就曾记载“四乌鲗骨一藘茹丸”治疗妇人血崩及月经过多,其中的“藘茹”即茜草,《名医别录》亦曾曰其“止血,内崩下血”。可见该药历来就是一味被广为用之的止血良药。对于血热妄行之出血者,笔者常以其配伍地黄、炒栀子、炒牡丹皮、白茅根、侧柏叶、荷叶等,经多年临床验证,疗效确切。
再就是大青叶一味,这味药想必大家也都很熟悉,如复方大青叶片(胶囊)、大青叶合剂等都是我们所熟悉并常用的中成药,其主要成分就是大青叶。大青叶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菘蓝的叶片,其性寒,味苦。归肺、胃、心、肝经。本品既清气分实热,又善解血分热毒,长于清热凉血解毒,为治温热病、热入血分身发斑疹之要药,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热毒迫血型的尤其适宜。笔者的用量为10~20g,入煎剂。有时确实热毒壅盛非大寒不足以清者也可用至30g,并适当配合其他清热解毒类药物。如是用鲜品,要加量,遇疮疡等还可捣烂外敷患处。另外,板蓝根和青黛也是我院治疗诸血液病常用的药物之一。板蓝根即菘蓝的根,性味、归经、功效与大青叶相似,但以解头部与局部热毒为其特长。现在有大家比较熟悉的中成药——板蓝根颗粒(冲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肿的功效,为治疗风温感冒咽痛之良药。青黛即大青叶经加工制成的干燥粉末,色深蓝,该药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在此不再赘述。三种药来源于同一种植物,而功效却不尽相同,让人不得不佩服中药之神奇。
最后是沙氏鹿茸草,这味药是我们近年来才应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中的,此药具有清热凉血,利尿散结的功效,能较好的清解血中热邪,凉血止血的功效甚好。笔者常在辨证开具的方中加入沙氏鹿茸草15~20g以清血热而止血,经几年的临床验证,效果确切。
另外,笔者观察到有许多ITP患者容易感冒,大多是风热侵袭,在此种情况下,血小板计数会明显下降,考虑为风热伤络是出血加重。因为这不是一例两例,笔者在临床中经常遇到此类患者,一感冒,血小板即明显下降。由此,笔者认为,除本身的病机外,感受风热之邪是导致血小板计数下降的关键原因,对此治以疏风清热、凉血止血,多以银翘散加减,风热清解之后,出血症状则减轻,血小板数随之上升。所以说,ITP患者积极预防感冒对预后及疾病的最终康复是很重要的。笔者还体会到,ITP的皮下出血,表现为瘀点、瘀斑而无内脏出血者,可能是由于风邪郁于肌肤伤及血络之故,虽无风热表证,亦可加用祛风药以祛风散邪,使邪去络宁而利于止血,笔者常加防风、蝉蜕、桑叶、荆芥等。尤其是防风一味,为祛风药中之润剂,祛风而不燥,用于此时的ITP患者尤其适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