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实验室的潜在污染源主要有:临床标本中存在的潜在微生物;实验室的质粒污染;实验室环境中的特定微生物;以前扩增产物的残留污染,这也是PCR实验室中最容易造成假阳性的污染。通常一次典型的PCR扩增可以产生109拷贝的靶序列,如果被气溶胶化,最小的气溶胶都会带有106拷贝扩增产物。离心机是产生PCR实验室污染的一个重要场所,开盖加样时也会产生气溶胶。如果不加以控制,短期内累积的气溶胶化扩增产物就会污染实验室中的试剂、仪器,从而出现大量的假阳性结果。
任何一个PCR实验室都需要考虑采取一些防止及消除核酸污染的手段和措施,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消除在反应液准备时所产生的扩增产物污染及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之间的交叉污染。目前预防核酸污染常用的方法有:①严格执行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按规程进行各项实验操作;②实验时,必须戴一次性手套(处理标本时需戴乳胶手套),并随时更换;③工作衣、手套及实验用器材应分区固定使用;④不在PCR实验室从事分子克隆实验,不得在室内从事与实验无关的事宜;⑤保持地面及桌面整洁,保持室内温度恒定,室内禁止使用电风扇;⑥所有用于标本采集的试管、容器(应使用一次性实验物品)以及基因扩增管等模板或扩增产物污染的物品,应置于1mol/L盐酸或10%的次氯酸钠溶液中临时收集存放,以减少室内气溶胶形成;⑦标本扩增后产物及一次性使用物品等实验材料,实验完毕密封包装(包装袋应有明显的生物污染标记),进行高压消毒并焚烧;⑧对于不能进行高压消毒等方法处理的重复使用物品或器具,如塑料试管架等,可以用一般或专门消毒液浸泡消毒,如2%~10%的84′消毒液;⑨超净工作台使用前,紫外线灯消毒不少于30min,使用后应以消毒液洗擦工作台,再以75%乙醇擦1次。
随着以PCR技术为核心的疾病基因诊断的发展,临床PCR基因诊断的标准化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由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可用于临床基因检测的技术非常之多,因而在短时间内对以PCR技术为主的临床基因诊断(或检测),难以很快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和完整的标准化体系或系统。因此,临床PCR的标准化过程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分子检验工作者共同不懈的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