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资料】 男性,3岁。因发现心脏杂音3年余入院。心脏专科检查:心前区稍隆起,心尖冲动点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处,未见抬举样冲动。可触及震颤。心率110/min,律齐,P2增强,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Ⅳ/6级收缩期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双侧足背、桡动脉搏动正常;未见杵状指、趾。
心脏超声: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
术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手术:心内直视下室间隔缺损修补、卵圆孔未闭缝合术。心外探查右房室沟处可触及震颤,肺动脉远端未触及震颤。探查室间隔缺损位于膜周部,与隔前交界粘连形成假性膜部瘤,残余开口大小约3mm×3mm,以神经钩探查发现粘连部分室间隔缺损仍有分流口,剪开隔前交界处粘连,显露室间隔缺损缘,大小约12mm×12mm,剪取相应大小涤纶补片,缝合缺损。探查见有一卵圆孔未闭,缝合关闭卵圆孔。术中顺利。术后恢复好,无并发症及院内感染出现。
术后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
出院时情况:精神饮食佳,切口Ⅰ/甲愈合。复查血常规正常,心脏彩超无异常。
出院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
第155例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
【心电图分析】 心电图描记于心脏术后第1周,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36/min。PR间期120ms,QT间期308ms,QTc 417ms,QRS时限82ms,QRS电轴-5°。aVR导联R=0.9mV,V1导联呈rsR′型,V5导联R+S=7.3mV,Ⅰ、aVL、V6导联ST段下降0.05~0.10mV,V1~V3导联ST抬高0.10~0.25mV。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V5导联RS振幅增大;ST段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