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辨证”就是分析证候,掌握实质;“施治”就是根据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按疾病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下面简述中医对皮肤病的几种辨证原则。
一、四诊辨证
中医诊断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实现的。其中望诊里的舌象,切诊里的脉象在皮肤科运用较多,现简介如下。
1.舌象 舌为心之窍,但五脏皆与舌有关。舌象可分舌质与舌苔两个方面。正常人的舌质略红而润,活动自如,不胖不瘦;舌苔薄白,不厚不腻,不滑不燥。一般认为舌质淡白,多为血虚或阳虚;舌质鲜红,多为心火上炎,热证或阴虚火旺;舌质绛红,多为邪热已入营分;舌质青紫或边有瘀斑,多属血瘀;舌体干枯、裂纹,出现芒刺,是津液亏耗或热盛伤阴;舌体淡胖,边有齿痕,为脾气虚或阳气虚;苔腻,多属湿;苔愈厚腻,表示湿浊愈重;苔薄白,多属表证;苔黄,多属热;苔黄腻,属湿热内蕴或肠胃积滞。
2.脉象 正常人的脉象以不浮不沉,至数清楚,节律一致,一息四至到五至,力量柔和为准。浮脉多主表证;沉脉多主里证;迟脉多主寒证;数脉多主热证;滑脉主痰饮、蓄血、妊娠;涩脉主血少精伤、气滞血瘀;洪脉主阳盛火亢;细脉主气虚血少;弦脉主肝郁,气滞疼痛;紧脉主寒证剧痛等。
二、八纲辨证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施治的基础,皮肤病的中医诊断,亦可以此为依据。
表里:是指病位的深浅。表证病邪在表,病较轻。里证病邪在里,病较重。
寒热:是指病证的两种不同性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为治疗提供依据。
虚实:辨别机体强弱与病邪的盛衰,邪气盛为实,正气压为虚,外感病为实,内伤病为虚。
阴阳:是八纲的总纲。皮肤科辨阴阳,从病情急缓、部位深浅、皮损形态和色泽、痛痒程度而区别。
1.阳证、表证、热证、实证 表现为急性,泛发性,瘙痒剧烈,变化快的皮肤病,如皮肤鲜红、灼热、肿痛,伴有口干口渴,尿短赤,便秘结,烦躁发热,面红,脉浮数,舌质红或舌尖红,苔黄腻。
2.阴证、里证、寒证、虚证 表现为慢性、肥厚性,自觉症状较轻微,皮损色淡,炎性轻或无炎性,可伴有口淡,尿清长,便不干或溏,脉沉细,苔白滑。
三、卫气营血辨证
1.卫分证 指外感温热病的最初阶段,主要表现为发热、微恶寒、头痛口渴、脉浮数、苔薄白。
2.气分证 卫分病不解,由里传入气分,表现为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气粗汗出,口渴引饮,小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燥,脉沉数。
3.营分证 气分病不解,阴液亏耗,病邪传入营分。表现为高热不退,心烦不寐,神昏,谵语,口干不欲饮,舌红绛,脉细数,皮肤潮红、水肿、起疱甚或脓疱。
4.血分证 营分不解,邪传血分。除表现营分证外,常有出血症状,如便血、衄血、皮肤血斑、血疱等,舌质深绛,脉数。
四、病因辨证
(一)内因
1.七情 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变化可影响脏腑,导致功能失调。这说明七情,即精神因素在皮肤病的病因学上的重要性。如斑秃患者,常可有精神创伤的病因。
2.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厚味,容易生热、生湿、生痰,造成致病因素;暴饮暴食可使脾胃运化失常;过饮醇酒可致湿热内蕴;偏食可引起维生素类缺乏。
3.体质因素 所谓禀性,就是现代医学所指的遗传体质。《巢氏病源》记载“有禀性不耐者,见漆及新漆器,便着漆毒”,就是说有些人对漆具有过敏体质,接触漆后发生接触性皮炎。
4.脏腑功能失调 中医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肝失疏泄,易郁化火,产生肝经湿热证;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肺胃内热熏蒸,可产生痤疮和酒渣鼻等。
(二)外因
外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外伤、虫兽,其中六浮致病因素在皮肤病中颇为常见重要。
中医把六淫作为病因,一是根据自然界六种不正常气候环境对人的影响,一是把六种气候环境的自然现象和疾病的表现联系起来认识。
六淫致病有季节性,如春天多风证(如风疹块);夏天多湿证(如湿疹)、暑热证(疔疮肿毒);秋天多燥证(如手足皲裂);冬天多寒证(如冻疮)。六淫致病依患病部位来分,大致有以下规律性:①生于上部,即颈、面、头、面部者多属风,或风湿或风热,因风性上行。②生于下部,即前后阴与下肢者多属湿;或湿热或寒湿,因水性趋下。③生于中部,即胸腹、腰背者多属气郁火毒,因气火多发于中部。现选择其中重要的风湿火燥致病因素,分叙如下。
1.风证 风为春季的主气,春天多见风证。风为六淫之首,四季皆可有风邪伤人。风又为百病之长,因此风邪所致的疾病较多,并可与其他病邪结合而致病,如风湿(湿疹)、风寒(风寒型荨麻疹)、风热(风热型荨麻疹与多形性红斑)等。风证的特点往往表现为发病急,消退快,善行而数变,游走不定,如荨麻疹;风性趋燥,可表现有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等症;风久留体内,可引起血燥血虚,如银屑病;风生升扬,发病多在人体的上部。全身可有发热、恶寒、脉浮、苔白薄等症。
2.寒证 寒为冬天的主气,感受寒邪,系阳气不足,卫气不固,气血凝滞,如冻疮、血管炎等。
3.暑证 暑为夏天的主气。暑邪所致的皮肤病有暑疖、痱子等。
4.湿证 湿为长夏六月的主气,因此长夏多湿病。湿证分外湿与内湿,前者是因气候与环境潮湿引起,后者是因脾运不健所造成。湿证还可与其他病邪结合而致病,如湿热、寒湿、风湿等。湿邪所致皮肤病的特点表现为湿性污浊黏腻,如湿疹的水疱和糜烂渗液属湿症,病程缠绵,不易速愈;湿邪致病常较广泛;湿性趋下,发病多在人体的下部,也可见于全身各部;全身可有头重如裹、胸闷体倦、口淡、苔腻、脉濡缓等。
5.火证(热证) 火和热只是程度上的不同,热极便生火,旺于夏季。多由风、寒、暑、湿、燥等外邪在体内转化而成。“热毒”“火毒”常是化脓性皮肤病的致病因素。火证皮肤病的特点表现为患处红、肿、热、痛;全身可有发热、舌黄红、苔黄、脉数等。
6.燥证 燥为秋季的主气,因此秋季多燥病。由气候干燥引起的是外燥,因津血不足引起的是内燥。燥邪所致皮肤病的特点表现为伤津液,可见皮肤干燥、肥厚、脱屑、皲裂、瘙痒等。如皮肤瘙痒症、手足皲裂等;全身可有咽干唇燥、苔薄无津、脉涩等。
五、皮肤病局部症状和体征的辨证
(一)主观症状
1.痒 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痒的病因是风、湿、热、虫、血虚等,即风胜作痒(如荨麻疹)、湿胜作痒(如湿疹)、热性作痒(如漆性皮炎)、虫淫作痒(如疥疮)、血虚作痒(如银屑病)。
中医学认为,“风盛则痒”“诸痒属虚”,指出痒的常见病因是“风”与“血虚”。风性燥烈火可使皮肤干燥瘙痒;血虚不能荣养肌肤也引起瘙痒,风和血虚是相互联系的;血虚受风,风盛血燥,燥久血虚,互为因果。
2.疼痛 痛系气血瘀滞,经络阻塞不通所致,即“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临床要依寒热虚实及气血不同来辨证,虚痛喜按,实痛拒按,寒痛喜暖,热痛喜凉,气痛无定处,血瘀痛则痛有定处等。
3.麻木 指知觉消失,亦称“不仁”。《金匮要略》上有,“邪在于络,肌肤不仁”,《内经》说:“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皆认为“不仁”多属气虚,系风痰入络而障碍营卫运行所致。
麻木主要见于麻风,也见于其他疾病,一般认为麻木成因多由:①气虚血虚所致,即“气虚则麻,血虚则木”;②风盛血燥,肌肤失养也可致麻木。
(二)客观症状
1.斑 根据颜色来辨,色红属热,色白属寒。色红属血分病,即血热;色白属气分病,即气滞;色紫黑属血瘀。此外,皮肤发黑、肤色黑晦为伤肾。
2.丘疹 多为血热、风热所致。
3.水疱 多属湿热或热毒所致。
4.脓疱 多因热毒炽盛所致。
5.风疹块 白色为风寒,红色为风热。
6.结节 多由气血凝滞所致。
7.糜烂 多为湿热所致。
8.鳞屑 于急性病恢复期发生,为余热未清;于慢性病中发生,属血虚风燥,皮肤失养。
9.痂 脓痂属热毒未清,血痂为血热所致。
10.皲裂 中医认为“燥性则干、寒胜则裂”,皲裂多因血虚、风燥、寒胜所致。
11.色素沉着 多为褐色或黄褐色,因情志郁忧,气血不和所致。
12.脱发 发为血之余。一般脱发属血虚,大病后脱发亦属气血亏损,证见头发干枯、成片脱屑,系血虚受风、风盛血燥而不能营养肌肤所致。
13.发白和发黄 除老年白发外,一般的白发以肾阴肝血不足为主要原因。发黄者,头发枯黄不泽多因火炎血燥。前者可用滋肾阴补肝血药物,后者可用凉血润燥药物治疗。
六、脏腑辨证
(一)心
1.心阴虚(心血虚) 证见心烦神萎,多梦失眠,情志不舒,忧思过度,皮肤粗糙,瘙痒,唇舌色淡或舌质红,脉细数或细弱。如神经性皮炎、斑秃、皮肤瘙痒症等。
2.心阳虚(心气虚) 证见心悸气短,自汗,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肢端青紫,舌淡或紫暗,脉细弱。如寒冷性荨麻疹、多汗症、硬皮病、肢端动脉痉挛现象等。
3.心火亢盛 证见心中烦热,口舌糜烂,皮肤鲜红、灼热、肿痛、红色斑疹及结节,尿短赤,舌绛苔黄,脉数,如舌炎、口腔炎、颜面丹毒、疖、痈、药疹、多形性红斑。
(二)肝
1.肝气郁结 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则出现肝气郁结,可有情绪波动、抑郁多怒,在肝经走向部位(如胸胁出现疼痛、痰核肿块小结),如慢性淋巴结炎、结节性血管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
2.肝经湿热 为肝经行走部位出现的湿热证候,因肝失疏泄、湿热蕴结或肝郁化火所致。阴囊湿疹、女阴溃疡等为湿热下注所致;带状疱疹为湿热横窜所致。
3.肝血虚 “肝藏血,其华在爪”,肝血不足,眼干目糊,肌麻甲枯,皮肤粗糙,如银屑病、鱼鳞病、反甲、脆甲病等。
(三)脾
1.脾运失健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邪为患多由脾虚所致,表现为皮肤糜烂渗液和瘙痒等,如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2.脾不统血 脾有统摄血液循经而行的功能,如脾气虚不能摄血,则称为脾不统血,可出现脾气虚的证候,如疲乏气短、面色无华、皮下出血、紫癜等。
(四)肺
1.“肺合皮毛”,风邪侵入人体,多出现肺经病证,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瘙痒、风团等,如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
2.肺热熏蒸皮肤,肺蕴邪热,常与脾胃湿热共同熏蒸致病,发病部位多偏上部,如单纯疱疹常由肺胃热熏蒸所致,寻常痤疮常由肺胃内热上熏颜面,血热郁滞所致,酒渣鼻常由肺胃积热上蒸、风寒外束血瘀凝结所致,脓疱疮常由肺经有热、脾经有湿、蕴蒸皮肤所致。
(五)肾
肾虚见证有腰脊酸痛,膝软无力,脱发,耳鸣耳聋等。
1.肾阳虚 除肾虚证外,还有“寒”象,证见怕冷肢凉,尿清长,舌淡而胖,脉沉细,皮肤顽硬、带肿、呈黑色或棕褐色,毛发枯悴,如硬皮病、肢端动脉痉挛现象、色素性皮肤病等。
2.肾阴虚 除肾虚证外,还有“内热”象,证见手足心热、颧红升火、尿短赤、盗汗、舌红而干、脉细数、皮肤红斑或色素沉着,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色素性皮肤病等。
七、气血辨证
(一)气
气,一是指机体内流动着的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等,一是指脏腑组织的活动能力,如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脉之气等。临床上所说的“气”,多数是指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症状。
1.气虚是全身或某一脏腑的功能减退,表现有疲乏、语言低微、气短、自汗、脉细弱无力等,如久病和体质虚弱等。
2.气滞是人体某一部分脏腑病变,致气运行不畅,气滞常致血瘀。表现有气滞部位或脏器的疼痛和胀闷,皮肤有结节或斑块。如结节性血管炎、色素性皮肤病等。
(二)血
血除营养身体各部组织外,还管视物、步行、掌指的握掇活动及皮肤的感觉等。血的这些功能,必须在气的推动下,以及气血在心血管内正常运动的条件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以下是血出现功能障碍后的表现。
1.血虚 指体内血液不足,导致肌肤失养。一般病程较长,可表现有皮肤干燥、脱屑、瘙痒,面色苍白,发甲不泽等。如斑秃、神经性皮炎等。
2.血热 指血分有热,血热妄行。表现有皮肤发红,感染化脓,舌质红苔黄等。如多形性红斑、结节性红斑、过敏性紫癜、疖、痈等。
3.血燥 血虚风盛则血燥,表现为“燥象”,证见皮肤粗糙、皲裂、瘙痒等,如银屑病等。
4.血瘀 出血后血液停滞于体内,或血管中之血为病邪所阻,则出现血瘀。血瘀常伴有气滞,即气滞血瘀,表现有皮肤发红、发紫或发黑的斑疹、斑块、结节、溃疡或坏死等,疼痛,舌质发青,舌边色紫有瘀斑,脉细或涩。如冻疮、肢端动脉痉挛现象、酒渣鼻、硬皮病、血管炎、麻风病的某一阶段等。
八、皮肤病部位与经络、脏腑和病邪特性的关系
1.辨患部与经络关系 中医学认为,头部属督脉,项部属膀胱经,颜面眼睑属胃经,耳前属胆经,耳后属三焦经,耳道属肾经,鼻部属肺经,舌属心经,胸胁部属肝胆,乳房属胃经,乳头二阴属肝经。临床用引经药物如口舌疮疡用清心经实火的牛黄,胸胁部用清肝胆经湿热的龙胆草等,可取得较好疗效。
2.辨患部与脏腑的关系 舌属心,目属肝,唇属脾,鼻属肺,耳属肾。四肢外侧属肺,四肢内侧属心,胸属心、腋部属肝,腘部属肾。
3.辨患部与病邪特性关系 在人体上部多属风邪,或为风湿、风热,多用疏风清热药;在人体中部属气火,或为气郁、火郁,多用清肝火药;在人体下部多属湿邪,或为湿热、寒湿,多用清湿热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