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角色认同理论视角下志愿服务分析
1.当前志愿服务研究视角述评
志愿者服务近几年来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虽然这能表现出我国国民服务他人意识的不断提高,但是纵观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仍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志愿者数目的与日俱增与志愿者严重流失的矛盾,给志愿者工作组织和管理带来极大不便。我们研究发现,这种现象与参加志愿服务的人们对于自身扮演的“志愿者”这一角色的认同程度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志愿者这个角色对于参加志愿服务的人群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家庭背景的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而言究竟处于怎样的地位,且不同的角色认同程度又对志愿者的行为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我国许多学者也已经从各个方面对志愿者有了一些研究。盛红、邓纯余在《近年来我国公民志愿者行动研究述评》中提到志愿者行动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管理等价值,其发展呈现多元化、区域化、功能化、社会化、规范化等趋势。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问题与趋势是公民志愿者行动研究的热点,应进一步深化志愿者行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促进我国公民志愿者行动发展的国际化、社会化、特色化、规范化。[1]殷小川、田惠芬在《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的动机分析与2008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管理对策》中指出,大型运动会志愿者的管理者应注意了解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充分考虑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分配能满足他们需要的服务项目,是充分利用志愿者资源,避免志愿者资源浪费的有效对策之一。[2]黄浩明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与思考》中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这种活力来自社会成员、社会组织和社会机制的有效作用,表现为政治活力、经济活力、文化活力、人的发展的活力等,社会活力是社会和谐的来源,和谐的达成依靠社会活力的充分发挥,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的办法,关键在于大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和创新的机制和环境,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各个领域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而志愿者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力特征。[3]徐柳在《我国志愿者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从我国志愿者组织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模式、我国志愿者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构建我国志愿者组织的三方“合力”发展机制几个方面对志愿者进行研究。[4]另外还有许多硕士从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志愿者管理研究、志愿服务活动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收获研究等各个方面和视角研究志愿服务。但基于角色认同视角下分析志愿者的行为、心理和服务水平的研究较少;而基于角色认同理论这一视角来对志愿服务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分析志愿者的文化背景、行为、心理等和服务水平的相关性。
2.角色认同理论视角下志愿服务分析
西方在认同理论研究方面有着不同的流派,本文研究虽是主要依据斯特赖克的理论研究,但是其他学者的观点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主要代表人物是特纳、卡斯特等人。特纳提出的角色理论从不同角度来描述个体社会行为的本质,他认为,以往关于角色的文化定义最多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个个体行动者从中建立行动路线的总体框架,而实际上行动者建构角色,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告知对方自己在扮演何种角色。[5]因此我们在研究世博志愿者行为上,很注重对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进行研究,如徽章文化、休息室文化、车文化等在志愿者中所起到的作用。
特纳还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在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6]因此我们在研究志愿者角色认同时特别引入对同时申请志愿者而未成功人群的情绪反应进行研究,以及对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网络进行研究,这些都与志愿者角色认同具有相关性。
此外曼纽尔·卡斯特在《认同的力量》一书中指出:认同是人们意识与经验的来源,认同所建立的是意义,而角色所建立的是功能。基于这一点,我们特别研究了世博志愿者对昵称、标识、志愿者主题歌、“海宝一代”的认同以及对自身角色的理解,并进行细致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