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火针的治疗机制,目前的研究资料较少,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供读者参考。
(一)损伤说
火针治疗过程中炽热的针体快速刺入粘连的瘢痕病变组织,可使针体周围病理组织灼伤坏死。坏死组织对机体来说,可作为一种刺激物,必将引起周围健康组织的反应,首先有白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将变性的破坏物质吸收。吸收后,缺损的细胞、组织通过周围健康组织细胞的再生予以修复,重新恢复原有组织结构。
(二)激活说
火针较粗的针体,可导致肌纤维断裂引发超急性局部组织反应,从而起到激活机制免疫反应作用,达到治疗目的。有实验结果表明,针刺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数、总补体、溶菌酶、血液谷胱甘肽、血清皮质醇等均有改变,并有利于抗炎。
(三)排出说
现代研究表明,火针携有高温刺入机体破坏炎性病灶,利于炎性渗出液的排出。如关节内积液反复产生,疼痛感觉时好时坏,难以治愈。放出积液,促进炎症吸收。通过灼烙经筋而疏通经络,使瘀血等有形之邪,随针孔直接排出体外,以达开门祛邪之功,则痼疾得治矣。
(四)炭化说
火针携高温直达病所,针体周围微小范围内病变瘢痕组织被灼至炭化,粘连的组织得到疏通松解,局部血液循环状态随之改善。这种效应可能与白热化的火针刺激穴位后,部分组织受到高热作用被炭化,机体的生物理化效应过程持续较长时间有关。
(五)促进说
以火针直接刺激病灶及反射点,能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缺血等病理改变,从而加快循环,旺盛代谢,使受损组织和神经重新修复。火针能扶正助阳、温通经络,并能祛邪引热、理气活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六)吸收说
火针点刺具有消坚散肿,促进慢性炎症吸收作用。可将病变组织破坏,激发自身对坏死组织的吸收。通过多次散刺及每次治疗后一段时间的休整,机体对灼伤组织充分吸收、新陈代谢,条索状筋结物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火针治疗组的光镜观察中,前中期多有炎症细胞浸润,结缔组织、毛细血管新生活跃,残留肌组织与新生结缔组织相间排列;后期炎症反应轻,增生结缔组织以小血管为中心,向周围肌纤维放射状延伸,肌纤维正常排列结构尚存。而从外观上则可观察到,损伤形成的瘢痕结节变软变小或消失,显现出吸收再生的良性过程。
(七)杀菌说
火针烧到白亮时刺入颈淋巴结病变组织,结核分枝杆菌不耐高温,其疗效机制是否与此有关,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讨。火针最善温通经脉,点刺疮面可起通经散火,祛腐敛疮,杀菌止痛之功。
(八)灼断说
现代医学认为,在伸肌总腱深处有细小的血管神经束,压痛点即在此血管神经束穿过肌筋膜处,血管神经束在此受到卡压。手术切断此束,疗效肯定。而用火针直接灼断此束,疗效显著。但是,在火针治疗时,必须准确无误地刺到压痛点下肌筋膜处,以确保灼断血管神经束,否则效果就差,或无效。多刺1~2针,未发现任何不良影响。
(九)协同说
例如火针直接灼烙肛裂痔瘘,一方面使其病理组织灼伤,形成瘢痕、结痂或坏死;另一方面又因火针刺后能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缺血等,从而加快血液循环,促使受损组织和神经重新修复,所以表现出一种协同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