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其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发现和胃黏膜活组织检查的病理所见。随着年龄的增长,本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病变程度也越重,故有人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中老年人胃黏膜的退行性变,是一种“半生理”现象。胃癌高发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比低发区高。发病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
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少数病人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由于本病发病率高,且临床上常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又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因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祖国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心下痞满”的范畴,为虚寒挟瘀所致。治则当对“久病气虚致瘀”“寒凝血瘀”而疏肝健脾,温通化瘀。中医将萎缩性胃炎辨证分型分为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胃阴不足型三种。火针有较强的温通作用,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使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显著,疗效好,收效快(一般3~5次即可见效)。
【治疗】
1.选穴
(1)主穴:①膈俞、脾俞、上脘、建里、足三里。②肝俞、胃俞、中脘、下脘、梁丘、足三里。
(2)配穴:脾胃虚弱加章门;肝胃不和加期门;胃阴不足加三阴交;胸闷恶心加内关。
2.方义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在胃,脾胃两经相表里,互为络属,肝脉挟胃而行,故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与肝、脾、胃息息相关。取肝俞、脾俞、胃俞,疏肝健脾和胃;取膈俞活血化瘀;取上脘、中脘、下脘、建里、梁丘健运脾胃;取足三里疏通胃气,消除痞满。配三阴交辅助脾胃资生化之源益胃阴,内关可宽胸解郁,期门疏肝,章门健脾。上述穴位齐奏疏肝、健脾、和胃、化瘀之功效(图8-1)。
图8-1 萎缩胃炎取穴
3.操作 患者取卧位,选定穴位,常规消毒。腹部穴位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期门穴,膝侧梁丘穴取25mm毫火针,背部取膈俞、脾俞、肝俞、胃俞穴,肋下章门穴,腕上取内关穴用20mm毫火针,足三里穴用40~50mm毫火针,三阴交用30mm毫火针。
中脘、足三里用留刺法,留针10分钟,余穴均用顿刺法。针刺随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上述两组主穴交替使用,背俞穴可和相应夹脊穴交替使用,其他穴位两侧交替使用。每次针刺数保持在8针左右。隔日1次,10次1个疗程。疗程间隔10天,3个疗程后,第4个疗程前复查胃镜、病理,评定疗效。显效后可改为3~5天治疗1次,以巩固和提高疗效。其症状的改善程度与疗程成正比,故治疗时间比较长,通常需1个月左右的治疗才能收到效果,巩固疗效需3个月左右。
【验案】
王某,女,44岁,司机,2003年2月12日初诊。上腹部隐痛、饱胀8年,加重半年。2002年初曾做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萎缩性胃炎。就诊时诉:上腹部隐痛、饱胀,食后尤甚。喜温喜按,纳呆乏力。查:舌淡暗质胖,苔白,脉缓。证属脾胃虚弱。胃镜结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检查还伴有轻度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依上治法,温通健脾化瘀,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2个疗程后体重增加,3个疗程后(约3个多月)胃镜复查结果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理结果为胃窦部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而后改为1周治疗1次,症无复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