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口腔溃疡在临床上是常见病、多发病,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可以达到10%~30%,又称阿弗他口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生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现代医学多认为本症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由精神、情绪、劳累、月经、感染及糖尿病、白血病等其他慢性疾病等因素,刺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使淋巴样细胞释放细胞毒素因子,引起棘细胞变性又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而产生口腔黏膜溃疡。本病与遗传有密切的关系,约10%的口腔溃疡患者会伴有便秘、腹泻等消化道的疾病。复发性口腔溃疡主要症状是疼痛,不能品尝,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尚无特效根治办法。
中医认为本病责之心脾,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唇。由于心脾积热、阴虚火旺、脾胃虚弱及其他脏腑失衡产生“阳火”“阴火”,火邪循经上行,搏结于口舌,热盛肉腐则致口腔黏膜溃疡,亦称“口疮”。
实火性口疮多见青壮年。临床表现为口舌生疮,溃疡发作的程度较重,数目较多,周围黏膜充血、水肿的范围较广泛,色红重。舌质红紫,舌苔黄厚,脉硕。
虚火性口疮临床多见,口腔溃疡数目较少,舌质淡白,舌苔轻薄,脉弱,体质较弱,伴有头晕目眩等症。且反复发作。
本症治疗棘手,缠绵难愈。毫火针最善温通经脉,局部点烙疮面可起通经散火,祛腐敛疮,杀菌止痛,退热消肿之功。全身针刺可行镇静安神、健脾利湿,平衡阴阳之效。局部与整体治疗,标本兼治,可使疮愈症除。
【治疗】
1.选穴 阿是穴、合谷、中脘、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图8-46)。
2.方义 火针点烙阿是穴,可使疮面活血通瘀,驱毒杀菌,立时止痛。合谷有通络止痛,熄口面火疾之效。
图8-46 复发性的口腔溃疡取穴
中脘为胃之募穴,又是腑会之处,火针刺之既能温升诸腑之阳,培补正气,又能和胃化痰,温中健脾,颐养万物。足三里为足阳明合穴,“合治腑病”,可健脾强胃;是生化之源,能养血平肝,使气血充足,浊气下降。
三阴交属脾经,足三阴经交会穴,能温三阴经之阳气,可扶脾胃,疏滞调气,对肝脾肾有通调作用。
涌泉穴为肾经井穴,人身水之根源,火针针刺涌泉可引火下行,以水济火,而使阴阳平衡。上取阿是穴,下取经穴,诸穴上下呼应,标本兼治,功奏桴鼓,则效专力宏,疮愈症除。
3.操作 点烙阿是穴:选择30mm毫火针,根据溃疡面的大小,将针身前1/3锋尖处折成弧状。患者仰卧,将疮面充分暴露,助手戴指套将舌体固定,使其不得移动,并对疮面进行常规消毒。疮面一般是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绿豆大小,有“红”“黄”“凹”“痛”4个特征。“黄”是指在溃疡表面一般有一层黄色的伪膜;“红”是黄色的伪膜周围有一圈充血的红晕;“凹”因为口腔溃疡是属于上皮完整性破坏以后形成的病损,因此往往低于周围正常的口腔组织的,所以它是微凹于正常组织的。“痛”表现出异常敏感的刺痛。具体治法:先用过氧化氢擦拭,再用无菌棉签擦干后进行点烙。点烙时针锋要烧透,一烧一烙,只烙不刺,使用针锋弧弯的目的,是增加针体与疮面的接触面积,以便将疮面全部点净,但不要伤及正常黏膜。点烙不是很痛的。如疮面较大或数目较多,也可先行黏膜麻醉而后点刺。
合谷、中脘、涌泉穴取25mm毫火针,三阴交、足三里分别取30mm、40mm毫火针。
中脘、三阴交、涌泉穴用速刺法;合谷、足三里穴用留刺法,留针5分钟。
针刺涌泉穴时,患者取俯卧位,并调整涌泉位置,使之穴面向上,便于刺针。
3日后未愈之疮面可再行点烙。3日治疗1次,直到治愈。
4.治疗效果 一般治疗3~5次。137例患者,治愈73.3%;显效25.1%。总有效率达98.4%。
【验案】
李某,女,43岁。复发性口腔溃疡10年。每遇月经紊乱或劳累时发作。近月来口舌生疮,疼痛不止,饮食难进。查:舌红苔黄淡,舌面黏膜有米粒至绿豆大小不等溃疡6~7处,覆有黄色伪膜,周围黏膜红肿,脉象滑数。毫火针点烙治疗,疼痛即时大减,继以上法医治1个疗程,疮愈病除,诸症全消,随访至今未复发。
治疗期间,嘱患者配合治疗。一是避免饮食刺激性食物,保护疮面,促进疮面的愈合;二是局部采取一些消炎止痛促愈合的一些措施。可以用消炎漱口水(很多医院可以买到),也可以用一些淡淡的盐水漱口,起到消炎的作用,以加快疮口的愈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