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疾病与时间因素的关系
神经与精神疾病是一种心理-生理-社会疾病,疾病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都往往与时间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
(一)易发于人生的某一时间段
不同的年龄可发生不同的神经、精神疾病。儿童期,由于人的整个精神发育和心理活动还未达到成熟阶段,处于幼稚情感和原始行为时期。有时可出现儿童期特有的症状或疾病,如行为障碍、神经症或精神分裂症等,而且由于大脑先天性或发育性疾病或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感染、颅脑损伤等都容易引发小儿癫痫。青春期,作为人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接近成人。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处在这一年龄阶段的人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同时由于内分泌系统改变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这时若遇心理因素往往易患神经症或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有9%~13%的18岁以下的青年会体验到持续性功能缺损的情绪不安,5%~9%会因此而导致心理疾病。中年期,正处于脑力和体力最充沛最活跃时期,思维和情感的变化复杂,易在心理因素下发生妄想状态或抑郁状态。老年前期或老年期,人的各种生理功能处于高龄衰老时期,如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心脑血管和心理活动等功能均出现衰退或老化。随着生理功能的退化,一部分老年人还会发生智力改变、情绪改变及性格改变,因此老年前期易患焦虑、抑郁或偏执状态等,老年期往往发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等。
(二)与女性的生理周期有关
女性由于性腺内分泌和某些生理过程的特点如月经、妊娠、分娩和产褥的影响,常可出现情感多变、冲动或抑郁、焦虑等。同时女性富于情感、脆弱、敏感等,往往由于心理的应激可引起脑功能障碍。可表现出各种神经症和某些精神病。
受内分泌影响,大多数女性会在经期出现性情急躁、精神紧张、神经过敏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有些女性癔症患者在经期可表现为情绪高涨,稍有不顺心就大动干戈,甚至处在一种失控状态;有的心情烦躁,秽语连篇;也有的情绪消沉,悲观失望。此外,有的人会变得喜怒无常,言语杂乱无章,同时常伴有种种幻觉,并且无中生有,怀疑别人在陷害和诽谤自己。这种病的症状是随月经来潮而发生,又随月经退潮而敛迹,每月1次,循环往复,医学上称为“经期综合征”。
产后精神病多见于初产的妇女,往往由于产后失血过多,身体虚弱,机体免疫力下降,或者分娩时精神过度紧张,发热或遭到不良精神刺激所致,其症状大多表现为乐极生悲,一反常态。患者不是对婴儿精心照料,寸步不离,就是对婴儿视若无睹。有的患者不思饮食,不知梳洗;有的胡言乱语,吵闹不休;有的则情绪低落,愁眉苦脸,甚至自责自罪,严重的还会发生扼杀婴儿等凶残行为。
(三)某些疾病的发病与季节等时间因素相关
大量的临床医学调查和统计资料表明,3—5月份为精神病复发率最高时期,特别在4月份达到顶峰。医疗气象学家研究认为,这是精神病患者对气温、湿度和气压等气象要素的变化高度敏感所致。研究表明,当气温高至26℃,空气湿度>70%时,人的精神容易疲惫,思维迟钝,烦躁不安,极易激怒;当气温下降,天气阴沉时,人的精神常陷入不知所措、沮丧和抑郁状态,表现为神情恍惚,六神不安,婴幼儿还可能产生骚动、哭闹等现象。这是气温、湿度和气压等气象要素剧烈变化对正常人产生影响的表现,而精神病患者对这些气象要素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尤其是一些原先就患有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的患者,有的表现为发怒、狂妄、骚动,常发生过激冲动性行为;有的表现为忧郁、沮丧。春天气压较低,容易引起人脑分泌的激素紊乱,诱发精神分裂症等多种重型精神病。春季比较容易引发或复发的精神疾病:①慢性疲劳综合征,表现为困乏、周身不适、情绪低落、压抑郁闷、食欲下降、失眠多梦、烦躁不安等;②考试焦虑症,决定命运的考试可导致考生心理压力明显加大,考硕士、考博士都在春季,精神紧张和过度用脑可能造成学生神经衰弱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不足,烦躁易怒,甚至产生放弃学习和考试的情绪;③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多梦、易醒或是经常做噩梦、睡眠时间少。在季节交替时,气温气压的改变幅度较大,对人的身体,特别对人的生物钟或多或少都会有影响,这也是造成对失眠患者病情加重的一个原因。
在季节这一时间因素对神经、精神疾病的影响中,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春季连绵的阴雨天气则是抑郁症高发的外部因素,但也有一些报道认为抑郁症的发病与日照时间相关,在秋冬季节,随着日照时间的减少,抑郁症的发病呈上升趋势。
以上种种均表现出神经与精神疾病的时间特征,也为神经与精神疾病的时辰治疗学及时辰药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