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染病角度和免疫学角度的用词

传染病角度和免疫学角度的用词

时间:2023-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医学的“免疫”一词虽首见于19世纪医书《免疫类方》中,但中医学的免疫学思想却早在2 000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叙述。也就是中医学“扶正祛邪法”的理论根据。公元3世纪时,医学家葛洪记载用狂犬脑敷被咬伤者的伤口防治狂犬病的发作。提示当时我国医家已揣度狂犬脑中有抗狂犬病的物质。兹将根据现代医学对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机制应用中医整体的免疫疗法阐述于下。

中医学的“免疫”一词虽首见于19世纪医书《免疫类方》中,但中医学的免疫学思想却早在2 000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叙述。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等。也就是中医学“扶正祛邪法”的理论根据。

公元3世纪时,医学家葛洪记载用狂犬脑敷被咬伤者的伤口防治狂犬病的发作。《肘后备急方》:“疗猘犬咬人方,乃杀所咬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提示当时我国医家已揣度狂犬脑中有抗狂犬病的物质。又在公元10世纪,民间医家通过对天花病长期防治实践的经验,已知用人工轻度感染的方法达到预防天花的目的。至16世纪人痘接种法有了重大改进,并得到普遍推广,大约17世纪传播到国外。但由于传统中医学长时期以宏观临床疾病的症候群作为辨证的主要依据,把外源性微生物的侵袭通称为外邪或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气,把一切传染病的病原统称之毒,烈性传染病的病原称之疫毒,以致虽然早在《黄帝内经》有“正气有内、邪不可干”的免疫学思想,和“扶正祛邪法”“免疫学整体疗法”,但是至今每逢各种传染病大流行时,仍然出现用板蓝根和清热解毒药味做预防的举措,这是对中医整体医疗学的极大讽刺。兹将根据现代医学对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机制应用中医整体的免疫疗法阐述于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