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威尼斯与西方周庄
庄春地
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我有幸曾三次分别随建设部、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同济大学历史文化名域研究中心赴联合国教科文化组织所在地法国巴黎,学习申遗的有关报批程序、文本、条例等,并去水城威尼斯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借鉴他们在遗产保护中许多有益的做法和经验。2000年5月初,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安排去威尼斯,主要任务是考察学习联合国关于“保护威尼斯计划”。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个世界闻名的美丽的水上城市。
威尼斯在意大利的东北角,亚德里亚海的尽头。整个城市东西宽2公里,南北长4公里,由117条河道分割的118个岛屿组成,像一条海豚游弋在亚德里亚海的泻湖中,城市面积约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苏州老城区面积的一半。整个城市水道纵横,靠3000多条水巷和近400多座桥将城市串联起来。水城没有大马路,唯一的大马路是长达4公里、宽50米的大运河。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
水城的桥梁和水街纵横交错、四面贯通,人们以舟代车,以桥代路。有些水道比北京的小胡同还要狭窄,两条船不能并开。水道两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层大多为居民的船库。连接水道两岸的是各种各样的石桥和木桥,他们高高地横跨其间,一点也不妨碍行船。其中最有名的是亚利托桥,又名商业桥,它完全用白色大理石筑成。大桥长48米,宽22米,离水面高7米,桥两头用12000根扦入水中的木桩支撑横跨在大运河上。桥上中部建有厅阁,两侧是20多家首饰商店和售卖纪念品的小摊,其形状类似我们的复廊,然而它是建在桥上的。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座闻名世界的亚利托桥畔的一家中国杭州饭店的大堂里,挂着一幅世界闻名的水乡周庄双桥的水墨画。
威尼斯城内的古迹太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教堂,120座钟楼、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宫殿建筑,大多建于14世纪至16世纪。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淹没在水中,看起来就像是水中升起的一座座艺术长廊。
1797年的一天,拿破仑以征服者的身份来到威尼斯,他当年乘坐的是两头高高的小船来到圣马可广场,这种小船被当地人称为贡多拉,它是水城的一大特色。贡多拉制作严格而又讲究,以栎木、橡木、红木、柚木、榉木、榆木等8种被我们称作硬木的材料打制,用黑漆涂抹7遍始成。坐满6人,加船夫1人。它不用橹,用的是一根相当于我们的木桨和竹篙的结合体,长长的,下部是扁扁的。贡多拉承担了水城内所有的生活用品和其他物资的运输工作。
就是这个被称为“水上之都”的威尼斯,1900年,圣马可广场每年都会被海水淹上10次,而如今,每年要被水淹没100次。1966年,海水淹过整个水城,有的淹过二层建筑。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挽救威尼斯的话,水上威尼斯很快会变成水中威尼斯,专家预测,到2100年会变成水下威尼斯。从1950年起到现在,威尼斯人口已经从当年的17.5万人锐减到目前3.7万人。就是这个保存着美轮美奂的石头建筑的威尼斯,由于海水常年的入侵,使很多建筑的墙体基础出现像发了酵的馒头一样的千疮百孔。我们在考察中看到,许多维修工人手上拿着高压枪,对着马蜂窝一样的石头注射胶汁状的水泥浆,这种泥浆凝固起来就像石头一样坚硬。但这项工作必须仔细耐心,有的高压枪头像打针的针尖那么细。全城有这么多的建筑需要维修,那需要多少时间、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完成如此艰巨的保护工程?他们告诉我们,仅仅在这幢建筑里就已经干了好几个月了。
西方的石头建筑确实可以较长地留存于世,但一旦腐蚀风化是很难维修抢救的。中国的砖木结构建筑,虽然不能像石头建筑那样承受几千年的风雨,但只要注意保养和维修,上千年的历史建筑也还是能存世至今的。周庄张厅的建筑是明代早期的,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沈厅是清代乾隆年间的建筑,至今也有280年。中国的古建筑维修,可以用建筑的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环境采取“偷梁换柱”、“落地摘帽子”、“釜底抽薪”等办法,完全可以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
当我们走到一段抽干的河床里正在河道清淤、维修的部分,眼前的一切令人担忧:支撑建筑的木桩已被海水腐蚀成朽木,连石头已变得像豆腐渣,如不及时抢救,整个建筑很快会轰然倒塌、毁于一旦。黑黄的驳岸缝隙里还流出一股股脏东西,我禁不住问了一句:“这是什么东西?”联合国官员告诉我们:“这是没有处理的大便污秽物。”威尼斯没有污水处理,它只能通过退潮时把全城的污水拉入海中。当告诉他们中国第一水乡周庄正在建设污水处理厂,而且解决了最棘手、也是最难解决的截流管铺设工程时,他们翘起大拇指称赞。威尼斯和周庄一样,污水截流管根本不可能放在街道地下,唯一的办法只能放在河床底下2米深处,按千分之三的坡降铺设。我们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请了国内许多专家“会诊”,最后还是土办法用钢管顶着两边驳岸上的钢板,像挖隧道一样一段一段地进行。威尼斯官员当年在考察学习周庄时也惊呆了。2004年我第三次访问威尼斯,他们还是表示无奈,因为抽干河道,两岸建筑就会面临倒塌的危险,不要说在河床里开膛破肚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威尼斯官员介绍“保卫威尼斯计划”时说:“维修古建筑,清理河道仅仅是保卫威尼斯的一个方面,重要的是在泻湖地区建围湖大坝工程,十分艰巨。”
我们这次去威尼斯主要就是考察学习“保卫威尼斯计划”的围坝工程。产生这个保卫计划的背景现状是这样的:1966年10月4日威尼斯遭受特大海潮水灾,海水侵入二层楼房,淹没了许多文物建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拯救全人类共同财富,1972年与威尼斯达成协议,开始长期合作,保护文物古建筑,这就是有名的“保卫威尼斯计划”。亚德里亚海是地中海北部的一个海域,威尼斯城地处亚德里亚海西北尽头,泻湖围抱着整个威尼斯这个岛城,要使海水不淹入威尼斯城就必须在泻湖里筑起一个环形大坝,把威尼斯包围起来。为了使10万吨级的海轮能自由出入威尼斯港口,在“围坝”中留下三个巨大的口子。当时拟定的方案是海水到一定高度时,仰卧在海底的上百块大钢板会徐徐上升至海面形成一条钢铁大坝,挡住汹涌的海潮,潮水降下以后,钢板自然慢慢倒下,静静地躺卧在海底。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安排,参观中也要听取中国考察团的意见,当时听说中国第一水乡周庄领导也在内,他们通过翻译说:“请东方威尼斯镇长交流一些保护的看法。”我听了以后很高兴地说:“好的,如果我们是东方威尼斯的话,这儿就是西方周庄。”大家听后会意地笑了起来。我们认为,威尼斯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既是海滨城市又兼有水城格局的城市,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同时又保留了从建城开始到19世纪的所有建筑,所以威尼斯是世界第一的。而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完整地保存中国江南水乡的风貌和原有格局,同时又原真地保留了13至19世纪时期的人居建筑,今天周庄还是留存着全人类最优秀的传统人居环境的地方,所以周庄也是世界第一的。
威尼斯是水城,周庄是水乡,都是以水为道路框架的城镇。同样是水,威尼斯的水是海水,纵横交叉的河道发挥着城市通道的作用。而周庄的水不仅仅是通道,也有饮用、灌溉、洗涤等等作用。水乡的人一刻也离不开水,水自古以来与人和谐相处。我们的祖母和母亲每天在自己家的水边淘米、洗菜、洗衣服、担水,孩子从小就在水边嬉水、游泳、钓鱼摸虾,老人们在河边喝茶、下棋、聊天,冬天在河边晒太阳,夏天在河边纳凉。远方归来的游子,总是先到自己家门口的水边掬一捧清凉的河水:呀,真甜。每个水乡的人都是喝家乡的水长大的,水乡的人对水的亲切感与水的情结绵延至今,在外面呆久了,一想到家乡就想到水,就想到了母亲在水边忙碌的情景。
江南水乡的房屋都面对水而建,面对着水而居,有水榭水阁,有河埠廊坊;威尼斯则不然,他们的建筑大多是背着河道的,他们喝的水来自于房屋面向的一个共同的空间——小广场,广场的中央存有井字形的四眼井和品字形的三眼井。由于城市浸泡在海水里,井里的地下水难免有些苦涩。
水乡的居住地,面对一片草地的空间,远不如面对一片水面的空间,它使你有无限的亲情感和无限的遐想。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围湖造田,如今大多已放水还湖了。80年代至90年代填河造路,新建小区的河流水道都被夷为平地,比比皆是,住宅前面挖出与外界河道隔绝的一小块水面,就打出了“一城别墅半城水”的大广告,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2001年6月6日,APEC经贸部部长会议在水乡周庄的一艘船上召开,这是中国能否尽快加入世贸组织一次重要会议。同时向世人展示中国的改革开放绝不是西方某些人说的以牺牲和破坏全人类共同财富为代价的。2008年9月26日,首次在中国举办的第44届国际规划师大会结束后的第三天,参加大会的国际顶级规划大师来到水乡周庄,他们为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景色感到惊叹。同时又被水道、河埠、街道、桥梁、建筑、天井、和谐的尺度和空间布局而折服。他们称赞道:“这是全世界我们看到的最好最美的地方。”
当然,不可讳言,周庄在发展与保护的过程中也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但我们充满信心,一定会以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完成保护这件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的神圣使命。周庄永远是周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