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统领“吴文化”复兴
王 清
2010年6月中旬,因负责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苏州馆昆山主题周的活动,我在上海住了将近10天,零距离感受到了这一历史性的盛会。如此浩大的工程,每天数十万的人流,被管理得有条不紊,足见上海人做事的能力和水平。世博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盛会,非上海人莫能办矣。而世博会所带来的世博效应无疑是巨大的,至少昆山的旅游经济更热火了。
看着这世博盛会,我忽然认真地思索了起来,昆山作为连续多年的全国百强县之首,其经济社会的发展,离开上海是无法实现的。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其辐射能力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发展,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国家又出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上海如果能打破行政区划的体制障碍,整合该地区的资源,统领该地区的发展,那么,长三角地区的同质化竞争会被低碳、有序、可持续的发展趋势所取代,到那时,长三角地区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将无可替代。
上海是个经济大都市毋庸置疑,但我希望她能同时成为文化大都市。上海地处吴越文化中心地带,各种考古挖掘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等史前文明,而且,崧泽、马桥文化的命名就来自上海,证明上海早在7000年前就是吴越先民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区。虽然明朝以前,吴文化的中心在苏州,但清中叶后,随着上海的开埠通商,吴地的经济文化中心渐渐移至上海,上海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吴文化,尤其是清末民初,一大批文化大师汇聚上海,使上海的文化中心的地位空前高涨。但时至今日,随着国际化的加剧,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国内,文化的大一统使北方文化一股独大,曾经辉煌的吴文化日渐式微,真正意义上的吴文化中心已不复存在。这种全国层面的单一文化发展不利于文化的创新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这就犹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一样,单一物种的系统是最为脆弱的。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鉴于此,对于吴文化的复兴,上海这一曾经的吴文化中心完全有振臂一呼的必要和实力。
可惜的是,上海目前似乎不原意提“吴文化”这个词,而积极倡导“海派文化”。我不太喜欢“海派文化”这个叫法,因为她既无深厚的历史积淀,又无法有非常明确的内涵,听起来更多是租界历史遗留和西洋文化的浸淫,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且只是局限于一个城市,无法涵盖整个吴越地区,亦即是现在的长三角的江浙两省的吴语地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瓦解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只要消灭她的文化即可,历史上的西夏和党项族就是最好的例证。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样重要。所以,传承和弘扬“吴文化”,就是保护长三角的文化生态环境;确立上海“吴文化”的中心地位,也就是确立上海在长三角的龙头地位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比经济更重要,譬如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苏锡常地区就不会把她当做中心城市,因为她不是吴语文化的范畴。
但目前,上海在统领吴文化复兴上的觉悟是不够的,不要说吴文化,即便是上海的城市文化也衰落了,如沪剧、如独脚戏等等。我十分钦佩周立波,“海派清口”的横空出世,给上海的方言艺术振兴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也许,他的艺术内涵还要提升,但至少他在新世纪之初走出了地域文化创新的第一步。发展是硬道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应是协调的,上海如果仅仅满足于经济发展,确立国际经济大都市的地位而不确立其相应的文化上的地位,那么,上海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大打折扣,最后丧失长三角的老大地位。当然,也不是说上海文化发展落后,其实上海的文化也有其特色,那就是国际大都市所带来的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但从其在长三角发展龙头地位的角度来讲,从其今后整合长三角资源、引领长三角区域快步发展的角度来讲,上海缺少一个能引领长三角文化整合及确立区域文化认同的文化核心,那就是吴文化中心。
我希望,上海能统筹吴地文化资源,制定长三角吴文化发展规划,藉此打破行政分割,借助文化的凝聚力来整合该区域的社会和经济资源。如果能达到这一状态,那么上海就如一个学贯中西的智者、文武兼备的大师,在世界的东方纵横驰骋、所向披靡。
(原载2010年7月23日上海《联合时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