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 2ml∶20mg(按多巴酚丁胺计)
【药理毒理】
①对心肌产生正性肌力作用,主要作用于β1受体,对β2及α受体作用相对较小。②能直接激动心脏β1受体以增强心肌收缩和增加搏出量,使心排血量增加。③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后负荷减少),但收缩压和脉压一般保持不变,或仅因心排血量增加而有所增加。④能降低心室充盈压,促进房室结传导。⑤心肌收缩力有所增强,冠状动脉血流及心肌耗氧量常增加。⑥由于心排血量增加,肾血流量及尿量常增加。⑦本品与多巴胺不同,多巴酚丁胺并不间接通过内源性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而是直接作用于心脏。
【药动学】
本品静脉注入1~2min起效,如缓慢滴注可延长到10min,一般静注后10min作用达高峰,t1/2约为2min。肝脏代谢成无活性的化合物,主要由肾脏排出。
【适应证】
用于治疗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心肌收缩力衰弱的心力衰竭,如冠心病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瓣膜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心脏直视手术后所致的低排血量综合征以及难治性心力衰竭等。
【不良反应】
可有心悸、恶心、头痛、胸痛、气短等。剂量较大时偶有收缩压增加或心率加快。
【用法用量】
成年人常用量:将多巴酚丁胺加于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稀释后,以每分钟2.5~10μg/kg的滴速给予,在每分钟15μg/kg以下的剂量时,心率和外周血管阻力基本无变化;偶用每分钟>15μg/kg,但需注意过大剂量仍然有可能加速心率并产生心律失常。
【给药说明】
用药前应先补充血容量、纠正血容量。药液的浓度随用量和病人所需液体量而定。治疗时间和给药速度按病人的治疗效应调整,可依据心率、血压、尿量以及是否出现异位搏动等情况。如有可能,应监测中心静脉压、肺楔压和心排血量。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反应,对其他拟交感药过敏,可能对本品也敏感。
2.对妊娠的影响,在人体应用未发生问题。
3.本品是否排入乳汁未定,但应用未发生问题。
4.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不宜使用,以免加重梗阻。
5.本品不能与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联合使用。
6.滴速超过每分钟每千克体重10μg时,可能出现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7.本品不得与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混合使用。
8.下列情况应慎用:①心房颤动,多巴酚丁胺能加快房室传导,心室率加速,如须用本品,应先给予洋地黄类药;②高血压可能加重;③严重的机械梗阻,如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多巴酚丁胺可能无效;④低血容量时应用本品可加重,故用前须先加以纠正;⑤室性心律失常可能加重;⑥心肌梗死后,使用大量本品可能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加重缺血。⑦用药期间应定时或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心排血量,必要或可能时监测肺楔压。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尚不明确。
【儿童及老年患者用药】
本品在小儿应用缺乏研究。在老年人中研究尚未进行,但应用预期不受限制。
【药物相互作用】
①与全身麻醉药尤其环丙烷、氟烷等同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性增加。②与β受体阻滞药同用,可拮抗本品对β1受体的作用,导致α受体作用占优势,外周血管的总阻力加大。③与硝普钠同用,可导致心排血量微增,肺楔压略降。④本品不得与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混合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