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对智力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据统计,父母的智力高,孩子的智力往往也高;父母智力平常,孩子智力也一般;父母智力有缺陷,孩子有可能智力发育不全或智力迟钝。但是,智力还要受到主观努力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后天的教育及营养等因素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否则再好的遗传基础也不行。
家庭是智力发展最基本的环境因素。家庭提供了定向教育培养的优势条件。古今中外,有许多高智能结构的家族,如音乐家巴赫家族的8代136人中,有50人是著名的音乐家;我国南北朝时著名的科学家祖冲之的儿子祖恒之、孙子祖皓都是机械发明家,又都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智力的家族聚集性现象,恰恰说明了先天和后天因素对智力发展的作用。
198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建立了一个精子贮存中心,贮藏的都是天才人物的精子,以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为主,并在全国智力商数(IQ)最高的妇女中物色了3位自愿接受人工授精者进行人工授精,出生第一位“诺贝尔”婴孩,经测定:这个孩子出世后智力非同一般,4个月时,其记忆力已达10个月孩子的程度,各方面的活动力也都大大超过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说明后代的智力确实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智力的遗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家族聚集性。从很多事物中我们不难看出:有的家庭中爷爷是学者,爸爸是科学家,儿子则是专家;有的家庭4~5个子女,个个出类拔萃,聪明过人。我国江苏省宜兴县是一个著名的“教授县”。其中不乏2~3个、甚至4~5个教授同出一个家族者。固然,智力的高低是可以遗传的,它的发展受先天影响较大,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后天因素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