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昆台文化交融,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昆台文化交融,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时间:2023-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昆台文化交融,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摘 要:当前,两岸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中中国台湾文化与本地文化的接触、交流与融合,形成引人瞩目的现象,有“小台北”之誉。现在,如何进一步加强昆台文化交融,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是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昆山和台湾,在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上也
加强昆台文化交融,促进和谐社会建设_思路: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成果选

加强昆台文化交融,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摘 要:当前,两岸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昆山是大陆台商人数较多的城市之一,昆台经贸合作也进入了转型提升期,如何深入昆台两地文化交流,促进昆台文化交融的健康发展,是一项关系长远的战略决策,是提升昆山投资环境的迫切需要,也是昆山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课题研究在新形势下思考如何让台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针对当前昆台文化交融发展具体问题,对昆台文化交流提出建议,最广泛地发动社会力量投入到对台文化交流中,积极培育和支持成立各类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开展文化理论研究和文化产业合作,畅通昆台文化交流渠道,形成文化交流领域多元化格局,推进昆台文化交流品牌化建设,开创昆山对台文化交流的新局面,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昆台 文化交融 和谐社会 建设

昆山,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水乡城市,自古以来都是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之地,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寿梦就在此豢鹿狩猎,到了明清时期更是人才辈出、富庶一方。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时间里,昆山经济建设的成果举世瞩目,赢得了百强县之首的光荣称号。与此同时,昆山的文化则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除了本地传统文化,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外来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这座城市: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其中中国台湾文化与本地文化的接触、交流与融合,形成引人瞩目的现象,有“小台北”之誉。

在某种意义上,昆山对外开放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昆台合作的过程。自1990年10月昆山首家台资企业顺昌纺织有限公司成立以来,昆山累计利用台资总额占苏州的半壁江山、江苏的四分之一、全国的九分之一。昆山在“亲商、安商、富商”理念的指导下,靠环境招商、以优良环境吸引台商投资的发展思路,通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台商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通过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台资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探索出一条优化投资环境,为台商持续发展提供高效、优质、诚信服务的途径。现在,如何进一步加强昆台文化交融,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是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昆台文化交融的基础

同样是东南沿海城市,昆山与周边城市的地理条件、区位优势相差无几,为什么昆山更受台湾投资者的青睐?为什么昆山最终能成为“小台北”?从文化上我们可以找寻到一些原因:

一、文化传统的一脉相承。

昆山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以赵陵山遗址为代表的史前遗址被专家誉为“东方文明的曙光”。春秋时期,昆山就有了最初的名字——娄邑。秦朝统一全国时建立了娄县,娄县的名称一直沿用到南北朝时期。昆山正式定名是在梁大同二年,即公元536年,命名的由来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因为玉峰山盛产如玉般的昆石,因而借用了产玉的昆仑山的名字,简称昆山;另一种说法是当时松江县的天马山又名小昆山,昆山便遥借其名。此后的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里,昆山在农业、商贸、教育、艺术、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孕育了无数彪炳史册的名人:顾炎武、朱柏庐、归有光、顾鼎臣、龚贤……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色彩,这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台湾同样是一片深受传统文化浸润的土地,史书证明两岸人民对台湾宝岛早有称呼。在古老的中国出现国家机器时,就把中国划分为九州管理,记载这一史实的是中国最早的史书之一《尚书·禹贡篇》。九州中的扬州管辖范围北至淮河,东面至海。书中的“岛夷卉服”就是关于台湾的记载。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在朝廷公文中出现“台湾”一词。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高拱乾主修的《台湾府志》中表示,夏商时期的扬州包括台湾。

从史料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昆山与台湾的历史都是十分悠久的。漫长的历史积累赋予两地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台湾文化从语言、民俗、信仰,到伦理道德等价值观念,全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本质特征。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是一体的,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种文化根基上的共通之处,这是昆台文化交流的最大前提。

二、昆山与台湾文化都有兼收并蓄、勇于创新的特点。

(一)昆山与台湾都有源远流长的移民文化史。

昆山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活,这些住民由于天灾等原因逐渐迁移到了别处。因此,当先秦时期中原地区的人们来到这片土地繁衍生息时,实际上就是一种早期的移民。之后昆山一直吸引着不同地区的人们的到来,其中规模较大的是南宋时期,当时宋室为了躲避战乱,迁都临安(今杭州),很多皇室成员也纷纷卷着金银细软从北方来到江南定居,使昆山的人口迅速增加,也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到了现代,改革开放之后,昆山以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开放的姿态大力发展经济,吸引了大批企业进驻,广阔的就业前景、宜居的城市环境是吸引了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人前来扎根,他们之中很多都拥有了昆山户籍,在这块土地上安家落户。目前昆山人口中外来人口已经远远超过了本地居民,并且仍在不断增加之中。

台湾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被称为“左镇人”,据科学家分析是三万年前由大陆迁徙过去的,这可算是台湾最早的移民。有史记载的第一次大规模远征台湾发生在公元230年,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水军一万到达被他们称为“夷洲”的台湾。到隋代,隋炀帝在607年和610年两次派人前往台湾。经过三国到隋唐的长时期的演变,闽粤一带向台湾的移民也逐渐增加,到宋代时台澎地区正式纳入国家版图。元朝时台湾和大陆的来往已经很多,已经成为互补性的经济活动和日常性的社会往来。明清时期大陆人更是大批移居台湾,开拓垦荒,发展民生。目前台湾少数民族(原住民)的比例占总人口的2%,汉族人口占了98%。这些汉族居民就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通过各种渠道迁移过去的。如今这些移民已成为台湾真正的主人,彻底融入了这片土地,创造出台湾今天的辉煌成就。

昆山与台湾共通的移民文化使得彼此的交流中更多一份默契,台湾的商人带着移民的血统在世界各地寻找商机,而昆山则敞开胸怀欢迎他们的到来。因为这种基因里的默契,为昆台交流扫除了不少障碍。

(二)昆山与台湾都有兼收并蓄、勇于创新的精神。

昆山和台湾,在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上也有着共通之处。

昆山文化中历来有兼收并蓄、勇于创新的特征: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在昆山任职时积极探索,完成了对圆周率的推算,并留下了一批天才发明;明清时期的昆山三贤顾炎武、归有光、朱柏庐在各自的领域里开拓创新,开创了教育、文风、哲学的新流派。而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昆曲。昆曲的发展经历了昆山腔——昆曲——昆剧的演变,南北声腔在昆山汇聚、改良、取长补短,从而使得昆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昆曲念白所用语言采用昆山官话(昆山—中州音),这种创新结合了官话和昆山方言优点的语言将她推向了更广阔的舞台,风靡全国,最终成为“百戏之祖”。过去的昆山,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吸收、孕育了灿烂的文化之花,现在的昆山,同样以开放宽容的姿态接纳着五湖四海的文化,提供文化交流、碰撞、提升的舞台,日韩、欧美、港台的先进理念在此交汇,城市文化充满活力。

台湾在这方面则表现得更为明显,她有着丰富多彩的原住民文化;在历史上由中央政府管辖,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曾被荷兰、日本侵占。因此在文化上受到了多重影响,呈现出大陆文化和海岛文化双重特征,善于包容、敢于开拓,在接受新事物、新理念的方面总能领先一步。这种拼搏进取、创新求变的精神正是台湾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

三、昆山与台湾都有发达的商贸文化。

昆山的商贸文化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其中代表人物便是江南巨贾沈万三。沈万三利用周庄四通八达的水利作为商品贸易和流通的基地,把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的丝绸、瓷器、粮食和手工艺品等运往海外,再把海外的珠宝、象牙、犀角、药材、香料运回国内,获得丰厚的利润,很快便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首富。又如生活在阳澄湖畔的风雅名士顾阿瑛,他在湖边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园林“玉山佳处”,亭、台、馆、轩无不精美。生性好客的他还蓄有一个家班,经常邀请文人雅士到园林内宴饮,欣赏名角表演昆曲。如果没有庞大的财力支撑,这一切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实上,顾阿瑛正是一位从事长江出海贸易的实业家,在海外贸易中赚取了巨额财富,这才有能力支持昆曲事业的发展。昆山正是有着这样悠久的商贸传统,才能以开放的胸襟迎接八方客商,才能在开放的短短三十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台湾的商贸文化同样十分发达,在17世纪,当时荷兰联合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展对大陆的贸易,将台湾作为贸易中转站。大陆的生丝、丝织品、瓷器等通过此地销往日本、东南亚和欧洲。来自南洋的胡椒、香料、琥珀、锡、铅和欧洲商品,也透过台湾转口销往大陆。明清时期,台湾一直保持着与大陆的贸易关系,即使在闭关锁国的政策之下,依然有部分商人联络两地的商贸。1949年以后,台湾分别经历了经济恢复期和以农养工的发展时期,在60年代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方向,抓住当时国际分工变化的机遇,利用低廉工资的国际比较利益,大力发展加工出口工业带动经济发展,形成了生产上依赖日本、市场上依赖美国的三角贸易关系。近十年来台湾又大力发展两岸的经贸关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正是长期的商贸文化的传统,使得台湾在制定经济政策上善于应对各种挑战,使得台湾商人敢于走遍世界寻找商机,成就财富之梦。

四、目前昆台文化交流已有一定基础,亟待更深入的发展。

昆山以良好的投资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宜居的城市环境吸引着台商的到来,自从1990年10月昆山首家台资企业成立以来,经过20年的发展,台湾企业向大陆转移的势头不减,且把昆山作为最佳投资区域。在昆的台胞人数已经达到7万余人,其中大部分人常年定居于此,将昆山当成了第二故乡。昆台文化交流已经形成良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昆山的台胞有自己的组织服务机构——昆山台胞企业投资协会,旗下有八大功能委员会(公共关系委员会、商务活动委员会、组织内务委员会、教育培训委员会、文化宣传委员会、联谊服务委员会、财务事务委员会、妇为幼慈善委员会)以及网球队、高尔夫球队、羽毛球队等等。这些组织不仅为台胞提供服务,更承担着沟通昆台两地经济、文化的任务。台协会积极与政府有关方面协调各种事物,及时反映台胞的意见和正当要求,协助政府处理有关矛盾和纠纷,解决台胞在昆山遇到的困难,提供海峡两岸有关商务信息及昆山投资环境信息等方面的服务,热情接待来昆考察的各种台湾团体,配合媒体的采访,建立起沟通两岸经济文化的桥梁。通过定期举办运动交流、爱心助老、慈善捐款、节日联谊等活动,台胞活跃在昆山的社会大舞台上,不仅加强了同乡间的联系,同时也增进了与昆山市民的交流互动,消除了隔阂、加深了友谊。

其次,台湾生活方式已经逐渐渗透到昆山人的生活中。吃饭:台式小吃、台式便当、台式料理、台式面包店应有尽有,肉燥饭、炸鸡排、蚵仔煎、东山鸭头、万峦猪脚等台湾特色小吃在昆山都能很轻松地吃到。休闲娱乐:有台式咖啡店、台式果蔬园、高尔夫球场、网球场,台胞喜欢的休闲交际场所在昆山也都能找到。其他方面,如教育,昆山设立了华东台商子女学校;如生活便利,昆山街头巷尾有不少台湾商品便利店;如宗教信仰,昆山已建设完成华东地区第一座妈祖庙……在昆山,处处可见台湾文化的痕迹,昆山人也已经习惯了约会去咖啡店、吃饭去台塑牛排、休闲去品功夫茶、娱乐去打高尔夫球的生活细节。可以说是台胞将他们的家乡搬到了昆山,也可以说是昆山将自身改造成了台胞的家乡。在这片土地上,通过人类对衣、食、住、行、娱乐的最基本的要求,昆台文化得到了自然而然的交融。

最后,台湾部分思维方式、管理理念给昆山带来冲击和反思。由于历史原因,台湾与大陆之间近百年来的发展道路不尽相同,在文化背景、思维理念上也有着相当大的差异。总体说来,台胞普遍尊重传统,崇尚儒家文化,相信宗教的力量,尤其对传统文化的修养十分重视,曾有过台商前来考察,不和接待的领导谈经济,反而大谈孔子、孟子的故事。这和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昆山人乃至大陆人的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不仅是传统文化,在吸收西方先进生产管理理念、投资理念等方面,台商也为昆山上了一课。台企采用鸡尾酒式的企业管理文化,将日本的管理、美国的研发、欧洲的标准、韩国的精神、儒家文化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使得国际知名企业如IBM、HP等寻找代工企业时总是优先考虑他们。同时针对大陆的特点,开展品牌、卡位、通路、推介活动,迅速站稳脚跟,扩大市场份额,赢得商战胜利。“什么才是真正的企业经营之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发展经济之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为人处事之道?”这些问题在与台胞的交往过程中逐渐浮现出来,引起了人们深深的反思。现在的昆山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开始向台商学习先进的理念,遵循世界经济的游戏规则,在拼搏中开拓进取。昆山政府良好的办事效率、昆山人守时守信的工作风格、昆山经济位居百强县之首的荣誉……这些成果和台胞部分先进理念带来的冲击和反思不无关系。可以说,这种深层次的昆台文化交流,才是影响最深远、最长久的。

昆台文化交融的问题

在昆的台胞度过了初来乍到的适应期,生活逐步走上正轨,他们对文化交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方面,他们希望融入昆山文化,和昆山人和谐共处,另一方面,他们对台湾文化有着强烈的依恋,对故乡有着深厚感情。因此,他们希望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互动,增进文化融合。事实上,加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文化交融,密切两岸人员往来,也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昆台文化交融有着深厚的渊源、良好的基础,但在交往的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一、缺乏昆台文化交流活动。

从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昆山以来,已经经过了二十年,昆山目前已有一些台湾文化的交流活动,如2007年举办的首届台企运动会、每年定期举办的海峡两岸论坛和创新服务环境论坛、海峡两岸美食节、周庄打造的台湾怀旧风情街等。这些活动固然是两岸文化交流的平台,但大多为临时的,缺乏经常性。

(一)活动的数量不多,持续时间不长,缺乏影响力。不少台湾人长期居住在昆山,已经逐渐融入本地社会,不少昆山人与台湾人的交往也逐渐增多,希望更多了解对方家乡的文化。每年举办一到两个小型交流活动显然无法满足两岸民众文化交流的需求,必须扩大规模,丰富内容,加强互动,创造更多的机会。

(二)活动的文化内涵不深、种类单一。目前一些活动内容主要停留在一些浅层次的交流上,如饮食、农产品、运动,没有深入挖掘台湾文化精髓。台湾原住民的文化十分丰富多彩,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心态等也很值得揣摩,只有深入进行剖析,才能看到最真实一面,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三)活动的互动性不够强,没有将昆台文化充分交融,达到两岸民众互相了解、和谐发展的目的。只有将民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站在普罗大众的层面上充分互动,真正融入对方的文化氛围中,才能达到良好的交流效果。

二、缺乏较为集中的台湾风情街区和固定的文化交流场所。

昆山已有一些台湾风情商业设施,主要是台湾餐饮店、食品店、咖啡馆、休闲会所。分布在市区繁华商业区和高档住宅附近,如黄河路、珠江路、雍景湾、怡景湾、柏庐北路等。但依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没有形成集聚效应。走到昆山,人们都会说她是“小台北”,昆山作为全国知名的台商集聚地,台商人数已经达到7万余。但是昆山目前在市区范围内还没有形成规模的“台湾城”或“台湾街”,没有一个相对较对集中展示台湾文化的地方,台湾风情的商业分布较为零散,这难免给人名不副实的感觉。

(二)种类比较单一。台湾风情商业主要集中在餐饮和娱乐,如小吃店、咖啡馆、餐厅、台湾商品超市等,在这方面确实能够满足台商的思乡情节和昆山市民体验新奇的事物的心理。但其他能体现台湾文化的行业,如手工艺、演艺、游乐园、书画等几乎没有,无法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

(三)文化含量不高。即使数量众多的餐饮店也没有充分挖掘台湾饮食文化,仅仅停留在简单经营上,没有展现出应有的丰富种类和健康理念。台湾本土有不少将饮食文化发扬到极致的特色餐饮,如食养山房等,给人超越食物本身的文化享受,这样的高级料理店在昆山难觅踪影。

(四)缺乏非营利性文化交流展示场所。对于一些难以通过商业运作体现的台湾文化,如民俗、节庆、文学、艺术、音乐、绘画等缺乏合适的场所展示。台胞举办联谊等活动只能借用酒店、宾馆的场地进行,昆山传统文化与台湾文化的交流互动也缺乏固定场所,这些都不利于两岸文化交流的进行。

关于加速昆台文化交融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昆台文化交流,改善现有的不足,使双方民众更了解彼此、更亲密无间,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点推进昆台文化产业合作。

大陆与台湾的文化交流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是加快实现两岸文化繁荣的最佳途径,更是必然趋势。昆山对台文化产业发展要有大手笔,大动作。要依托海峡两岸商贸合作区建立文化产业合作示范区,大力开展对台文化产业招商推介,通过建立政策灵活、条件优越的产业基地来积极引进台资文化企业、文化产业集团、文化产业项目,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规划和开发力度。在花桥国际商务区中心地段,形成高科技文化企业高度集聚、高科技文化产业发展要素就近配套,大力发展各类工业设计创意产业,为各类先进制造业提供生产型服务产品设计、外观设计、造型设计、包装设计、功能设计等业态,形成高端工业设计群体和机构的规模化集聚,增强工业设计对先进制造业的带动和提升,促进“制造昆山”向“创意昆山”、“设计昆山”转变。

台湾的动漫产业十分发达,处于长三角核心地带的昆山有着独特的综合优势,可成为台湾文化产业外移的最理想最合适的承接地。同时要积极打造具有昆山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漫产品,开展多层次、多范围合作,将软件开发、人才培育与动漫产品原创、制作、传播、运营紧密结合起来,将扶持创业、孵化企业与推出品牌、扩大规模结合起来,逐步建成拥有原创、策划、经纪、后期制作、销售、传播、衍生品开发、动漫乐园及体验娱乐等完整产业链的动漫数字文化创意集聚区。

二、积极开展昆台文化研究。

昆山要主动、深入进行两岸文化交流,开展文化理论研究。可成立昆台文化交流协会、妈祖文化研究会等学术团体,配合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如举办两岸文化产业论坛、昆曲文化论坛、昆台传统文化论坛、昆台民俗与旅游专题学术研讨会等,对两岸当代文化现象、历史文化源流、宗教文化、历史名人等进行系统地研讨。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两岸认可的文化传统。我们要积极弘扬妈祖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注重围绕妈祖文化,积极开展祭拜活动,吸引更多台湾信众来昆山共襄盛举,借助民间信仰的交流,增进同胞情谊。同时深化其文化内涵,将单纯的祈福进香的活动办成内涵丰富的文化盛会,展示民俗文化独特魅力。穿插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和专题学术研讨,弘扬慈悲济世的积极精神。

三、弘扬历史名人文化。

弘扬独特的历史名人文化,对促进昆台文化融合有得天独厚的作用。昆山民国著名人物较多,如钱大钧(解放前曾任蒋介石侍卫长、上海市市长)、方还(民国昆山第一任民政长)、余天遂(南社成员,曾任孙中山秘书)、胡石予(南社成员,江南三大儒之一)、朱文鑫(天文学家、同盟会员,曾参加讨袁革命)、费公直(南社成员)、叶楚伧(国民党元老、南社成员)、俞时骧(陈纳德飞虎队员)等。昆山市区与民国人物有密切关系的建筑有两处。一是位于玉山镇新阳街西首的中山堂,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可设立中山陈列馆,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陈列出来,供两岸民众参观、学习;另一处是宋耀如传教遗址,可设立为宋耀如纪念馆,陈列宋耀如生平事迹及宋氏家族史迹。此外,南后街的王安故居是王安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王安被很多台湾人尊崇为电脑世界乃至海外华人世界的英雄,他对台湾IT产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王安故居也应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四、建立文化交流领域多元化格局。

目前,昆台文化交流由华东台商子女学校、登云科技学院、台湾《经济日报》、宗仁卿纪念医院、慧聚寺天后宫等单位在教育、新闻、医疗、民俗等各方面开展了部分工作。以后要逐渐扩展到文学艺术、戏剧、文物、教育、体育、学术探讨、社科、新闻、出版、饮食等广泛的领域,不断扩展交流领域,丰富文化交流形式,努力使昆台文化交流涵盖大文化的各个领域。

五、推进昆台文化交流品牌化建设。

昆台文化交流要整合昆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围绕昆曲文化、江南水乡古镇等主题大力开展凸显昆山特色的大主题、大品牌活动。昆台两地可以建立海峡两岸昆曲艺术节、昆台青年论坛、海峡两岸歌手大赛、海峡诗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两岸民间风情展示、两岸书画展示会等文化交流品牌以其丰富的内容、精彩的形式推动和深化昆台文化的交融,增进昆台两地民众的情谊,推进昆台文化交流向纵深发展。

六、鼓励建立民间文化交流团体。

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最广泛地发动社会力量投入到对台文化交流中,积极培育和支持成立各类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如各种联谊会、企业协会、交流协会、合作协会、商会、促进会等。鼓励和支持涉台民间团体与台湾各民间社团的联系、互动,在昆台两地开展政策协调、信息交流、市场开拓等中介、服务功能,建立长期交流机制,开展文化交流项目,从而畅通昆台文化交流渠道,积极开创昆山对台文化交流的新局面。

七、打造原汁原味的台湾风情街区。

应在昆山打造一个集中展示台湾文化的街区,以日常展示的方式加强台湾文化在昆山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将台湾文化和昆山文化有机融合起来,体现昆山文化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魅力。周庄已有的台湾怀旧风情街,主要是仿造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建筑风格,还原台湾50年前居民生活的场景、台湾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而台湾文化街区将以更多元、更现代、更丰富的内容展示台湾文化,不仅限于怀旧风情。在街区的设计上,其建筑、植被、色彩、装饰、雕塑等均要体现典型的台湾风格。具体项目包括:

1.特色美食、小吃店:在已有餐饮店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做出特色,引进台湾百年老店、日式饮食、二十一世纪养生菜等有代表性的台湾美食。还可以开办台湾美食的餐饮教室等互动活动。

2.手工艺、饰品店:出售台湾特色的手工艺制品、生活用品、装饰品。其中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手工艺制品还可进行现场制作展示。

3.小型演艺场:可开辟一块场地作为小型演艺表演场所,定期举办台湾歌舞、曲艺表演,可邀请台湾小型演艺团体长期驻演。

4.民俗展示馆/廊:可利用沿街商铺二楼或街边长廊展示台湾民俗,采用图、文、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将生产、休闲、礼仪、节庆等体现台湾传统文化的活动充分展现出来。

5.土特产专卖店:出售台湾的土特产,如水果、茶叶、糕点等。引进台湾本土品牌:道口烧鸡、进门高粱、台湾生啤酒、传统喜饼等,体现最纯粹的台湾民生环境。

昆台文化有着良好的交融基础,同时又各具特色、各有所长,两岸文化互相勉励、取长补短对双方都大有裨益。昆台文化交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视和努力,只有把握宏观、着眼细节,真正将两岸文化交流的需求落到实处,才能进一步提升昆台文化交融的广度和深度,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课题完成单位: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课题组组长:陈 益

课题组成员:王 清、杨瑞庆、沙 莎、叶 凤、王晓阳、王广成、梁慧玲

执   笔:沙 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