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抗肿瘤中医药研究多集中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与扶正药物,并逐步将中医药在肿瘤领域的应用概括为“扶正祛邪,增效减毒”等几个主要方面,其中尤其对清热解毒、以毒攻毒、活血化瘀与益气扶正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对清热解毒药物的研究,现已经认识到其细胞毒作用与诱导凋亡活性,虽然长春花、三尖杉、喜树、青黛中已分别提取长春花碱类、三尖杉酯碱类、喜树碱类、靛玉红等,然而大多数的清热解毒药物其细胞毒作用普遍不如化疗药物。有些药物不但有抗肿瘤的效果,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如白花蛇舌草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或淋巴细胞的功能;某些清热解毒药尚能影响机体内分泌系统,如白花蛇舌草可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本类药物多有较广的抗菌、抗病毒与抗炎功能,有消炎、退热、散肿、中和毒素的作用。炎症是促使肿瘤扩散恶化的条件之一,由于这类药物能控制肿瘤周围炎症,在一定程度上亦可能有助于控制肿瘤的发展。
对活血化瘀的研究,已认识到中药改善高凝状态与肿瘤控制(尤其是复发转移)的关系。用活血化瘀法可以改善肿瘤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某些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有直接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活血化瘀方药可以促进改善血液循环,软化结缔组织,可能改善实体瘤局部的缺氧状态,提高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由于癌瘤周围有大量纤维蛋白沉积,并形成纤维蛋白网络,使抗癌药物和免疫活性细胞不易深入瘤内。有些活血化瘀药具有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性和降低纤维蛋白稳定性的作用,从而可能防止或破坏肿瘤周围及其癌灶内纤维蛋白的凝集,同时通过改善肿瘤组织的微循环,使抗癌药物容易到达肿瘤部位。活血化瘀法通过减弱血小板凝聚性,使癌细胞不易在血液中停留,减少恶性肿瘤扩散和转移的机会。从莪术中分离出榄香烯是活血化瘀类中药新药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之一。
对扶正药物,尤其是中药多糖的研究,已认识到其良好的免疫调节活性,并导致贞芪扶正颗粒、黄芪多糖等一大批扶正类新药问世。恶性肿瘤病人免疫力低下,中医的扶正固本法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减轻放疗、化疗免疫抑制的毒性作用,防止复发转移,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部分扶正补虚药可促进垂体-肾上腺系统功能的作用,有的还能增加细胞中环磷酸腺苷及调节环磷酸腺苷与环磷酸鸟苷的比值,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对中药砒霜与雄黄诱导凋亡的研究,不仅对中药以毒攻毒祛邪类药物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有了重新的认识,由于诱导凋亡作为一种全新的肿瘤治疗方法的提出,也是对世界肿瘤学的重大贡献。对以毒攻毒类药物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中药单体或有效部位的研究,如从蟾蜍中分离出华蟾素、从斑蝥中提取斑蝥素,衍生甲基斑蝥胺、去甲斑蝥素等,从鸦胆子中分离出鸦胆子油,从山慈菇中分离出秋水仙碱,从藤黄中分离出藤黄酸,从甜瓜蒂中分离出葫芦素,都是中药对世界抗癌药物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近代对中药复方的抗肿瘤作用也做了较多研究。如经典古方大黄虫丸、化癥回生丹、片仔癀、云南白药等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六神丸、梅花点舌丹治头颈及口咽部肿瘤,西黄丸、小金丹治胸腹肿瘤及恶性淋巴瘤等,皆取得较好的疗效。动物实验还证明西黄丸、六神丸等有较好的抗急性白血病作用。
在肿瘤预防领域,在食管癌高发区探索应用六味地黄丸、冬凌草治疗食管上皮重度增生取得满意疗效,如服六味地黄丸者取得85%的好转率,对治疗组58例随访5年,服药组癌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他如小柴胡汤预防肝硬化癌变,姜黄素对肿瘤发生的预防作用等均取得显著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