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火同气论

风火同气论

时间:2023-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仲瑛认为内科急症,无论是外感或内伤,其病机如何错综复杂多变,但在发病中起重要主导作用的病理因素为风、火二邪。因风火同气,皆为阳邪。若风与火两阳相合,则为病更烈。风助火势,火动生风,风火相煽,相互转化,互为因果,加剧病情。如昏闭卒中、痉厥抽搐、动血出血、高热中暑等急重危证均直接与风火病邪有关。因此,周仲瑛强调对急症的治疗息风泻火显得特别重要。

周仲瑛认为内科急症,无论是外感或内伤,其病机如何错综复杂多变,但在发病中起重要主导作用的病理因素为风、火二邪。因风火同气,皆为阳邪。风性善行速变,“风胜则动”,故致病多快,病变部位广泛不定,且为“外六淫”之首,每多兼夹它邪伤人;火为热之极,故火热为病发病亦快,变化较多,病势较重。而外感之邪,又每可致“五气化火”。若风与火两阳相合,则为病更烈。风助火势,火动生风,风火相煽,相互转化,互为因果,加剧病情。如昏闭卒中、痉厥抽搐、动血出血、高热中暑等急重危证均直接与风火病邪有关。可见风火是急症致病因素中最为重要的病理因素,风火邪气的特性,决定了急症病机的易变、速变、多变。

风盛则见抽搐、手足蠕动、角弓反张、口眼斜,肢体不遂。火盛则见身热、渴饮、面红目赤、身发斑疹、狂躁妄动。若属热毒炽盛,火动风生、热极生风,则每与外感高热(疫斑热、中暑)互为因果;如风热灼津成痰,热毒痰饮瘀肺,可致暴喘;火盛气逆,或络热血瘀,可以动血出血;热毒血瘀或瘀阻气滞,可成为卒痛的病理基础;若热与湿合,湿热伤中,可致急性吐泻;湿热酿毒,每可发为急黄;热毒、瘀毒、水毒壅阻下焦,气化失司,可致癃闭(急性肾衰竭)。急症中瘀、痰、饮(水)、湿(浊)等病邪的形成也多与风火有因果联系及转化关系。如邪热亢盛,血液受热煎熬,胶凝成瘀,则瘀热互结。火热炼津蒸液,则津凝成痰;痰郁化火,可致痰热互结,所谓“痰即有形之火,火即无形之痰”。风动痰升,内风夹痰,上蒙清窍、横窜经络,则见风痰征象。因此,周仲瑛强调对急症的治疗息风泻火显得特别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