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案

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案

时间:2023-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月来发现颈部肿胀隆起,肿块随吞咽上下而活动,多方检查诊断为“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有时因情绪激动而胸闷憋气、心慌,舌苔黄薄腻,舌质偏红,脉细弦。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肿大的常见原因之一,属于中医学“瘿病”“瘿气”“瘿瘤”等范畴。

1.病历摘要

邓某,女,14岁,2004年7月22日初诊。

近月来发现颈部肿胀隆起,肿块随吞咽上下而活动,多方检查诊断为“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有时因情绪激动而胸闷憋气、心慌,舌苔黄薄腻,舌质偏红,脉细弦。证属血虚肝郁,痰气互结。治宜养血柔肝,理气化痰解郁法。

处方:醋柴胡5g,当归10g,炒白芍10g,夏枯草10g,制香附10g,法半夏10g,炙僵蚕10g,牡蛎20g(先煎),玄参10g,海藻10g,天冬10g,丹参10g,14剂,每日1剂,常法煎服。

二诊(2004年8月5日):颈部瘿肿明显减小,间有憋气,咽部阻塞感不著,汗出减少,面黄不华,舌苔黄,舌质红偏暗,脉细滑兼数。上方加海浮石10g,浙贝母10g,14剂。

三诊(2004年8月23日):颈部瘿肿又有明显减小,胸闷隐痛,口不干,汗出不多,心慌减少,舌苔薄黄,舌质偏红,脉细弦。7月21日方加海浮石10g,天花粉10g,大麦冬10g,知母10g,14剂。

四诊(2004年9月7日):瘿肿基本消退,手触略有肿胀,有时自觉左肋下间有疼痛,面色黄,舌苔黄,舌质红,脉细弦。再予养血疏肝、化痰软坚法。

处方:醋柴胡5g,赤芍10g,制香附10g,夏枯草10g,煅瓦楞子15g,法半夏10g,海藻10g,当归10g,鸡血藤15g,大麦冬10g,丹参12g,玄参10g,太子参10g。7剂。善后。

1年后随访,瘿肿未发,发育、学习良好。

2.辨析

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肿大的常见原因之一,属于中医学“瘿病”“瘿气”“瘿瘤”等范畴。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本病的发病原因与缺碘引起甲状腺代偿性肿大有关,通过运用补充碘盐法防治本病有一定效果。笔者曾自思,本病既为缺碘引发,则应从健脾补脾法治疗,为何历代医著反从肝治,遂求问周师。周仲瑛教授笑曰,从临床实际来看,中医治疗瘿病不能同治疗其他营养不良性疾病一样,运用健脾补益法所能奏功。究其根由有三:一者本病多见于年轻女性,而女子以肝为先天,中医治疗女子疾病每须从肝论治,且本病患者除甲状腺肿大外,每有性情急躁易怒之“肝旺”特征。日久还可能影响女性经、孕、产、乳等生理功能;二者除饮食缺碘可引起本病外,长时间情绪失调亦是本病形成的原因之一,诚如《济生方瘿瘤论治》中所云:“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大抵人之气血,循环一身,常欲无滞留之患,调摄失宜,气凝血滞,为瘿为瘤”;三者中医认为土壅可致木郁,长期缺碘致脾虚内生痰湿,影响肝木疏泄。验于临床,本病初期多为肝郁气滞,津聚痰凝,痰气搏结颈前,日久引起血脉瘀阻,气、痰、瘀三者合而为患。因此,本病病位主要在肝,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是其基本病机。

本案邓某,年方二七,发病瘿瘤,症状不多,周仲瑛教授从养血柔肝、理气化痰解郁入手,用柴胡、当归、白芍、香附养血柔肝、疏泄肝郁;夏枯草清泄肝火,兼有化痰散结之功;半夏、僵蚕、海藻、昆布、生牡蛎化痰散结;玄参、天冬、大麦冬、天花粉、知母等养阴生津;病程尚短,瘀象不显,故仅投以丹参、鸡血藤活血化瘀,以助肝气疏泄调达。由于施治得法,故一诊即有显效,三诊结束病已基本痊愈。

是案提示我们中医学与西医学实是两门理论体系完全不同的医学,中医学要汲取西医学对疾病生理病理的深入认识,但千万不能忘记自身的理论特点,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提高临床疗效的法宝,就瘿病而言,应以疏肝理气、化痰活血、散结消瘿为基本治疗原则,调节其代谢,而不能单纯直接对应其缺碘治疗。

(陈四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