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历摘要
王某,女,40岁,2004年12月9日初诊。
有荨麻疹病史七八年,遇冷易发,发则周身皮肤起白色风团,瘙痒,服抗过敏西药量渐加大而效愈差。常感手足冰冷,冬季尤甚,咽喉干燥不舒,不欲饮水,二便正常。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细。证属表虚卫弱,风寒外客。治拟调和营卫,祛风散寒。
处方:炙桂枝10g,炒白芍10g,生黄芪15g,防风10g,生白术10g,炙甘草3g,紫苏叶10g,党参10g,苍耳草15g,制何首乌10g,当归10g,白芷10g,白残花5g,挂金灯5g,生姜3片,大枣4枚。7剂,常法煎服。
二诊:2004年12月16日。虽然气温下降,但风疹未发。下颌部小片瘙痒,怕冷不恶风,咽部仍然干燥不舒,无痰,不咳,腰酸,胃中不和,嗳气时作。舌质红、苔薄,脉细。原方加法半夏10g,肿节风15g,南沙参12g,桔梗4g,去挂金灯、生姜、大枣,7剂。
三诊:2004年12月27日。近日天气寒冷,风疹又有反复,受凉吹风加剧,畏风。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
处方:炙桂枝10g,炒白芍10g,白芷10g,生黄芪15g,生白术10g,防风10g,炒荆芥10g,苍耳草15g,紫苏叶10g,藿香10g,法半夏10g,当归10g,生姜3片,大枣4枚,炙甘草3g。7剂。
四诊:2005年1月3日。晨起有燥热感,临晚怕冷,风疹基本未发,咽干,口干,尿黄。舌质偏红、苔中部白厚腻,脉细滑。以12月27日方去当归,加制何首乌10g,南沙参10g,北沙参10g,21剂。
五诊:2005年1月24日。风疹未发,偶有皮肤痒感。经行先期1周,血量不多,头时晕,寐差。舌质暗红、苔黄薄腻,脉细。12 月 27 日方加制何首乌10g,沙苑子10g,蒺藜10g,枸杞子10g,去紫苏叶、荆芥,14剂,以善其后。
2.辨析
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疾病,俗称风疹块,发无定处,忽起忽消,以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痒而不痛、消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慢性者常反复发作,组胺类抗过敏西药难以根治,施用脱敏疗法时间太长,而且过敏源查找复杂,难切临床实际。
荨麻疹属于中医“瘾疹”范畴,《诸病源候论·风瘙身体瘾疹候》中指出:“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瘾疹。”因此,周仲瑛教授认为气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外袭,郁于皮肤之间,致使营卫不和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变机制之一,治疗此类证候类型的荨麻疹当以补气固卫,调和营卫,祛风止痒,标本同治之法。本案王某,荨麻疹每因寒冷而诱发,平素手足冰冷,脉细,为禀赋薄弱,气虚卫外不固之证。咽喉干燥不舒、舌质红,则提示风寒之邪屡袭,郁于皮肤腠理之间,有郁而化热、耗损营血之象。因此,周仲瑛教授以调和营卫的桂枝汤为主方加减化裁施治,取得满意疗效。
桂枝汤出自医圣张仲景所著之《伤寒杂病论》,具有调和营卫,解肌发表功效,方中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敛固外泄之营阴。桂芍等量合用,一治卫强,一治营弱,散中有收,汗中寓补,使表邪得解,营卫调和。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辛散表邪,又兼和胃止呕;大枣甘平,意在益气补中,且可滋脾生津。姜枣相配,是为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常用组合,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功兼佐使之用。全方药虽五味,但组合严谨,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故而柯琴在《伤寒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因此,桂枝汤不仅可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而且还可运用于病后、产后体弱及慢性荨麻疹等因营卫不和所致的病症。这是因为桂枝汤本身具有调和营卫、阴阳、气血的作用,而在许多慢性疾病的病变过程中,每可出现营卫、气血、阴阳失调的病理状态,正如徐彬所说:“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金匮要略论注》),是对本方治病机制的高度概括。
诚然,随着时代变迁,现代人的体质与2 000年前的汉代已有了天壤之别,而且现代药材亦多为人工种植产品,因此经方虽好,但为医者不能作茧自缚,不敢加减损益,正所谓“古方不能治今病也”。结合本案,周仲瑛教授加入了具有益气固表作用的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以弥补桂枝汤卫外之不足。加入炒荆芥、苍耳草、紫苏叶、藿香祛风解表,以弥补桂枝汤解表之单薄,由于加减得当,故而效果明显。
(陈四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