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注射给药途径
药物根据临床的治疗需要,几乎可以被注射到机体的任何器官及部位,包括关节(关节内)、关节液(滑膜内)、脊柱(脊椎内、硬膜外)、脊髓腔(鞘内)、动脉甚至心脏。但大多数普通注射剂都通过静脉、肌内、皮肤(真皮内,皮内)或皮下途径给药。
常见注射给药途径的特点如下。
1.静脉给药(IV) 静脉给药不需经过吸收,起效迅速,可用于急救,可调整剂量,高分子量的蛋白质或肽类需用此方法。适于给予大剂量液体或刺激性药物(经稀释后使用)。这种给药方式产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增大,一般需要缓慢滴注。不适用于油溶液、不溶性药物(混悬液)。一般给药量5~60ml,多至数千毫升。
尽管大多数浅静脉适于静脉进针,通常临床还是选择肘前区静脉(位于肘前部)来直接进行静脉给药。这一区域的静脉大而浅,容易看到和插入。静脉给药包括中央静脉给药,如癌症的化疗、长期的抗生素治疗和完全静脉营养给药等。导管放置后可保留数天到数个月。不使用时需要肝素化,以保证导管腔的开放。
2.皮下注射(SC) 水溶液吸收迅速,贮库型制剂吸收缓慢持久,适用于不溶性混悬液及埋植剂。不适于大容量溶液。刺激性药物可能引起疼痛或坏死。给药剂量一般1~2ml。如肾上腺素注射液、注射用胸腺素α1、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等。
3.肌内注射(IM) 水溶液吸收迅速,贮库型制剂吸收缓慢持久。适用于中等量药液,油溶液、混悬液和中药制剂或某些刺激性物质。抗凝药物不宜采用。可能干扰某些诊断试验的结果(如肌酸激酶)。一般给药量<5ml。肌内注射深入骨骼肌内部,注射点应尽可能地远离神经和血管较多的部位。成年人臀大肌外上象限为肌内注射最频繁使用的部位,最大剂量为5ml。婴儿和幼儿优先选择上臂的三角肌和腿部中侧肌肉,最大剂量为2ml。
4.皮内注射(IC) 药物吸收缓慢。常用于过敏性试验或诊断制剂。一般给药量<0.2ml。如青霉素皮试剂,旧结核菌素稀释液。
5.脊髓腔注射 这种给药方法应严格控制药品质量,其渗透压与脊髓液相等。
6.动脉给药 直接进入靶组织,用于某些抗肿瘤药物及造影剂,减少刺激,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如氟尿嘧啶、多柔比星、表柔比星、顺铂、丝裂霉素及碘海醇等。
7.植入给药系统(IDDS) 又称皮下植入剂,是用特殊的注射器或手术切开将药物植入皮下(通常为大腿或腹部)。释放的药物经皮下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起全身作用,避开首关效应,生物利用度高。该系统给药时间较长,可达到长期的疗效。已经应用于避孕、抗癌、抗感染、抗风湿和降血糖的治疗中,如左炔诺孕酮植入剂等。但需要进行植入和取出手术,给患者带来不便。植入剂在体内可能移动以致不易取出,还可能产生多聚物不良反应。
植入剂按控制方式可分为膜控释型、渗透压控释型、机械泵控释型、控制溶解扩散型及相控制蚀解扩散型等。
(二)注射药给药途径的选择
实际工作中需结合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临床使用特点来选择药品的给药途径。如苄星青霉素只可肌内注射,不可静脉给药。盐酸大观霉素是注射用粉剂,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混悬液,不宜静脉给药,只能深部肌内注射。庆大霉素静脉注射时可引起呼吸抑制,切勿静脉注射,只宜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妥布霉素肌内注射可引起局部疼痛,静脉注射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宜充分稀释后静脉滴注。万古霉素肌内注射时对组织有强烈刺激性,可引起严重局部反应和组织坏死,不宜肌内或静脉注射,只用于静脉滴注或中心静脉导管输入,且必须采用缓慢静脉滴注。去甲万古霉素可致局部剧烈疼痛,不可采用肌内注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