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糖尿病合并痛风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合并痛风的药物治疗

时间:2023-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痛风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疾病之一,所以糖尿病与痛风往往是同步的,但有些降糖药物却可能诱发或加重痛风,所以在用药时难免要“投鼠忌器”。胰岛素是治疗各型糖尿病的良药,该药在参与体内代谢过程中,可促进嘌呤合成尿酸增加,使血尿酸增高。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能迅速缓解关节肿痛等自觉症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用药量减半。痛风性肾病患者注意要少用促进排泄类药物。

痛风合并糖尿病时,除饮食控制、减轻体重、适当运动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外,其治疗与非痛风患者基本相同,各类降血糖药对血尿酸并无不良影响,一般不会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在口服降血糖药中,第一代磺脲类药,如醋磺己脲,具有降低血糖与血尿酸的双重作用,但由于其半衰期长,易蓄积而致低血糖,不良反应又较第一、二代磺脲类药物多,故临床病不采用。有人认为,胰岛素可使血尿酸升高,甚至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但在临床实践中这种情况极少见,故痛风合并糖尿病患者只要有使用胰岛素的指征,应及时采用,以便有效地控制血糖。持续的高血糖状态,尤其是在出现酮症酸中毒及血乳酸增高的情况下,反而使肾排泄尿酸的能力下降,血尿酸进一步升高,甚至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痛风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疾病之一,所以糖尿病与痛风往往是同步的,但有些降糖药物却可能诱发或加重痛风,所以在用药时难免要“投鼠忌器”。

1.降糖 磺脲类降糖药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一类药,其中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长期服用都能影响肾功能,减少尿酸的排出,使血尿酸升高发生痛风。这类药中的格列喹酮对尿酸影响不大,痛风伴糖尿病者可选用。有人报道,磺脲类中的醋磺己脲有降糖、降尿酸的双重作用,降尿酸作用可持续8~10小时。

双胍类降糖药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是服药后使体内乳酸积聚,乳酸能抑制肾近曲小管的尿酸分泌,使尿酸排出下降,血尿酸升高。

胰岛素是治疗各型糖尿病的良药,该药在参与体内代谢过程中,可促进嘌呤合成尿酸增加,使血尿酸增高。痛风伴发糖尿病,如必须长期用胰岛素时,必须合用降尿酸药物,以防痛风加重。

2.治疗痛风

(1)急性发作期:急则治标,即运用药物缓解疼痛症状。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能迅速缓解关节肿痛等自觉症状。口服首药l毫克,以后0.5毫克/2小时,至剧痛缓解(疼痛减轻,并不要求疼痛完全消失)即可停药。秋水仙碱每日最大药量6毫克。秋水仙碱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肝细胞损害、骨髓抑制、脱发、呼吸抑制等,故需慎用,更不宜长期使用。有骨髓抑制、肝肾功能不全、白细胞减少者禁用。如果疼痛不是非常严重,一般选用双氯芬酸(扶他林)、吲哚美辛、吡罗昔康等非甾体消炎药。当上述两类药物无效或有禁忌证时,可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10毫克,每日3次。

需要注意的是,在痛风的急性发作期,促进尿酸排泄及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均应暂缓服用。否则,有可能引起痛风的急性发作,因为服用这类药物后,会引起血尿酸浓度的突然降低,使关节中早已存在的尿酸钠结晶释放、溶解,会再次诱发痛风发作。

(2)发作间歇期及慢性期:缓则治本,在发作间歇期可选用降低血尿酸的药物,包括下面三类。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目前只有别嘌醇,它可与促进尿酸排泄药合用,也可单独使用。常用量为每次0.1~0.2克,每日3次。服用2周后,若尿酸降至正常,可逐渐减至维持量。该药的不良反应有皮疹、胃肠道刺激、肝损害及骨髓抑制等,但一般较轻。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用药量减半。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尿酸排泄减少是原发性痛风的主要原因,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有丙磺舒和苯溴马隆,此类药物可阻止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酸的排泄,适用于肾功能尚好,但尿酸排泄量偏低(24小时尿酸排泄量低于600毫克)的痛风患者。丙磺舒每次0.25~0.5克,每日2~3次;苯溴马隆每次50~100毫克,每日1次。此类药物不良反应小,偶有皮疹及胃肠道反应。肾功能不好时疗效欠佳。痛风性肾病患者注意要少用促进排泄类药物。

碱化尿液的药物:在排尿酸药物治疗过程中,须口服碳酸氢钠每日3~6克,以碱化尿液,使尿pH保持在6.0~6.5,并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 000毫升以上,以提高尿酸溶解度,促进尿酸的排出,防止尿酸盐结晶沉积,损害肾。需要说明的是,蔬菜类都属于碱性食品,泡菜虽然是酸的,也属于碱性食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