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的心脏病(也称“糖心病”)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肌微血管病和自主神经心脏病等,而在这些疾病中最常见的是冠心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1.积极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因此,早期诊断糖尿病,早期采用控制饮食,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等治疗以控制糖尿病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首要措施。糖尿病合并心脏病的患者应选用哪些降糖药呢?
(1)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首先与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膜上的磺脲药受体结合,使阻碍胰岛素分泌的钾通道关闭,促进钙通道开放,使钙离子顺利地进入胰岛B细胞,从而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起到降糖作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者,应首选格列齐特,而不用格列本脲。格列美脲也能与心肌细胞的R2A型受体结合,只是相对轻些,患者可作为次选。其他磺脲类降糖药的受体结合部位尚未研究清楚,糖尿病患者不可胡乱使用。
(2)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该药在肠道中可抑制糖类分解为单糖,阻碍和延缓糖的吸收,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对患者降低餐后高血糖尤其明显,且不会对机体尤其是不会对心、脑、肝、肾产生不良影响。只是患者服用本药后常有腹胀、腹泻、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常用的此类药物有:阿卡波糖,每次50毫克,每日3次口服;伏格列波糖,每次0.2毫克,每日3次口服。
(3)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肝糖异生,降低肝糖输出,对降低空腹和餐后高血糖有明显的作用,同时还有降体重、调节血脂的作用。只是此药虽然没有直接损害心肌,但由于它常可使患者出现恶心、腹胀、疲乏无力等不良反应,所以,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4)胰岛素增敏药:此类药物可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是2型糖尿病和减低糖耐量的首选药物,常与磺脲药、胰岛素合用。常用的此类药物有罗格列酮(文迪雅)、吡格列酮(瑞彤)。虽然该类药物对心脏没有直接的损害,但因其可增加机体的血容量,从而加重了患者的心脏负担,所以,患心绞痛、肺心病和心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应慎用此类药物。
2.治疗血压和血脂异常 控制血压时,应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因为这类药物不仅在控制血压方面疗效较好,而且可以逆转心肌肥厚,改善冠脉供血;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血脂异常,而血脂异常又是冠心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控制血脂时,应以降胆固醇药物(他汀类,如血脂康、力普妥等)为主。
3.针对“糖心病”的内科治疗 应用改善心肌缺血的药物,比如钙离子拮抗药(地尔硫)可扩张血管、β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可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硝酸盐制药(欣康)可扩张静脉;此外,如无禁忌证应服用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可防止血栓形成。
心绞痛急性发作时的药物治疗。
(1)硝酸甘油:为首选药物。每次0.3~0.6毫克,舌下含化。
(2)硝苯地平(心痛定):每次10毫克,舌下含化。本药对高血压、顽固性心力衰竭亦有良好效果,但低血压者慎用。
(3)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每次5~10毫克,舌下含化。
(4)硝酸甘油静脉滴注:经上述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时,给予硝酸甘油1毫克,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100毫升中,开始以2.5~10微克/分的速度滴注,根据病情可逐步增加至20~40微克/分。治疗中密切观察血压和心率变化(静脉滴注葡萄糖液应配适量胰岛素)。
心绞痛缓解期的治疗方案。
(1)硝酸甘油:在任何诱发心绞痛发作前数分钟,舌下含0.3~0.6毫克,以预防心绞痛发作。
(2)硝苯地平(心痛定):5~10毫克,每日3次,口服。
(3)硝酸异山梨酯:5~10毫克,每日3次,口服。
(4)硝酸甘油贴膏:贴在心前区,1~2块,每日1~2次。
(5)丹参片:5片,每日3次,口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