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300毫克),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
在病理情况下,如患有肾病时,滤过膜的滤过作用会发生改变而出现蛋白尿。那么,蛋白尿是如何形成的呢?
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蛋白尿的形成原因与肾小球的屏障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第1章所述,肾小球毛细血管有三层结构组成,由内到外分别为内皮细胞层、基底膜层和上皮细胞层。由于这三层细胞都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滤孔和负电荷,所以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屏障功能可以有如下两种作用。
1.机械屏障——滤孔 肾小球滤过屏障从里向外由三层构成,正常时蛋白质不能漏出体外。
(1)内层是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内皮细胞上有许多直径50~100纳米的小孔,称为窗孔。水、各种溶质以及大分子蛋白质可以自由通过窗孔,但可以阻止血细胞通过,起到血细胞屏障的作用。
(2)中层是非细胞性的基底膜,呈微纤维网状结构。血浆中较大分子物质如蛋白,不能通过基底膜。基底膜是肾小球防止大分子蛋白质滤过的主要屏障。
(3)外层是肾小球的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具有足突,相互交错的足突之间形成裂隙。裂隙上有一层滤过裂隙隔膜,膜上有直径4~14纳米的孔,它可以阻止由内、中两层滤出的大分子蛋白通过,是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内皮细胞、基底膜和上皮细胞共同构成了肾小球滤过膜。滤过膜上大小不同的滤过孔道,只能使小分子物质容易通过,而有效半径较大的物质只能通过较大的孔道,一般来说,有效半径<1.8纳米的物质,都可以被完全滤过。有效半径>3.6纳米的大分子物质,如血浆清蛋白(分子量约69 000)则几乎完全不能滤过。
2.电荷屏障——负电荷 滤过膜各层含有许多带负电荷的物质,血浆清蛋白有效半径为3.5纳米,带负电荷,鉴于同性相斥的原理,正常时其难以通过滤过膜。当各种病理损伤(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损伤)作用于肾时,促使肾组织缺血、缺氧,继之损伤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肾的炎症反应。基底膜亦随之发生一系列改变:其滤过孔增大或闭锁、基底膜断裂,电荷屏障损伤,肾通透性增强,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使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滤过量比正常时明显增加,因而临床上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