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患者中很大一部分临床表现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因此利水渗湿药在蛋白尿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也非常广泛。但应注意“中病即止”,过度利水会伤阴耗气。同时还应结合水肿的病机,配合相应的扶正、行气、活血、清热等药物。
茯 苓
茯苓,甘、淡,平。入心、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补中。
[临床应用]
1.利水渗湿 蛋白尿患者可表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比如晨起眼睑水肿,四肢轻、中、高度不肿,甚或现胸腔积液、腹水。茯苓甘淡性平,能利水渗湿消肿。如通阳利水的五苓散,行气利水的导水茯苓汤、五皮饮,均以本品为主要药物。
2.健脾渗湿 茯苓味甘益脾,凡脾胃虚弱,水湿困脾之证,皆可选用本品,方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
茯苓皮长于利水消肿,白茯苓长于健脾渗湿,赤茯苓长于渗利湿热,茯神长于安神宁心。
茯苓与猪苓同为利水之品,且常同用。二者之别为猪苓利水之力大于茯苓,且有伤阴之弊,茯苓力较平和,兼有健脾补益之功。
[用法用量]入煎剂,用量为12~30克。
[现代研究参考]
1.利尿作用 茯苓有缓慢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进钠、氯、钾等电解质的排出。
2.镇静作用 茯神煎剂腹腔注射,能明显降低小鼠的自发活动,并能对抗咖啡因所致的小鼠过度兴奋。茯苓煎剂小鼠腹腔注射对戊巴比妥钠的麻醉作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3.其他 含有茯苓的复方(党参、白术、茯苓)煎剂有促进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作用;茯苓有降低血糖作用。
猪 苓
猪苓,甘、淡,平。入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
[临床应用]本品利水渗湿之力大于茯苓,凡水肿、尿少诸证常以本品作为配伍之用,如五苓散、猪苓汤等。惟本品利尿伤阴,故不宜过用,当中病即止。如《本草备要》所云:“行水利窍,与茯苓同而不补,耗津液,多服损肾昏目。”
[用法用量]入煎剂,用量为9~15克。
[现代研究参考]猪苓有较强的利尿作用,能促进钠、氯、钾等电解质的排出。有学者推测其机制是抑制了肾小管对电解质和水的重吸收。
泽 泻
泽泻,甘、淡,寒。入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
[临床应用]利水渗湿:本品气味俱薄,淡渗利湿,性寒而兼能泄肾与膀胱之火,且无伤阴之虞。临床常以本品与茯苓、猪苓、车前子等同用,用于水湿潴留诸证。
肾性高血压引起的眩晕,辨证属痰湿中阻、清阳不升者,常以本品与白术合用,即《金匮要略》泽泻汤,健脾利湿以升清阳,每获良效。
[用法用量]入煎剂,用量为10~15克。
[现代研究参考]
1.利尿作用 正常人和动物实验均证明泽泻有显著的利尿作用。
2.泽泻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泽泻有抗脂肪肝作用,并有轻度降低血糖作用。
车前子
车前子,甘,寒。入肾、小肠、肺、肝经。
[功效]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
1.利水消肿 《本草汇言》归纳车前子的特点为“能散、能利、能清”。本品利水而兼宣散肺气。遇水肿常以本品与猪苓、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配伍同用。如以感受外邪、肺气失宣而导致的风水水肿,尿少之症,则在不同方剂中加入本品更加适宜。
2.清利湿热 车前子甘寒滑利,且清热,为清利下焦湿热常用药。如属下焦湿热,小便淋涩疼痛者,可用本品与萹蓄、栀子、大黄、滑石等配伍,以清化湿热,利水通淋,方如八正散,但方中的木通应易为通草。
《本草备要》指出:“凡利水之剂多损于目,唯此能解肝与肠之热,湿热退而目清矣。”说明本品利水而无伤阴之弊。
[用法用量]宜布包入煎剂,用量为15~30克。
[现代研究参考]利尿作用:有学者认为车前子及全草均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同时亦能增加尿素、氯化物、尿酸等的排泄量。
附:车前草
车前草,甘,寒。入肝、肾、肺、小肠经。
[功效]清热利湿。
[临床应用]车前草功同车前子,而更长于清热,故而治疗湿热淋证,车前草较车前子更为常用。《名医别录》谓其“止血……治小便赤”,《本草从新》说车前草“凉血去热”。蛋白尿伴发尿路感染者用之尤宜。
[用法用量]入煎剂,用量为10~20克。
[现代研究参考]车前草有抑制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作用,其水浸液尚有抗皮肤真菌的作用。
冬瓜皮
冬瓜皮,甘,微寒。入脾、肺经。
[功效]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利水消肿:本品主要用于蛋白尿患者水湿潴留,水肿尿少之证。如气滞水停,表现为面部或全身水肿,或合并胸腔积液、腹水、尿少,常与陈皮、桑白皮、生姜皮、大腹皮等同用,即五皮饮加味,该方长于宣肺行气利水,药虽平和,但收效甚佳。
[用法用量]入煎剂,用量为15~30克。
大腹皮
大腹皮即槟榔皮,辛,微温。入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行气利水。
[临床应用]行气利水:气与水的关系甚为密切,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蛋白尿患者水肿日久易致气滞,反过来又加重水肿,终致恶性循环。其辨证要点为水肿伴有脘腹胀满之症,当行气利水为法,方为合拍。笔者常用五皮饮或导水茯苓汤,此两方中皆配有大腹皮,行气与利水并进,收效甚捷。
有的医者认为,大腹皮利水之力在诸利尿药中为最,当重用之。可供临床参考。
[用法用量]入煎剂,用量为20~45克。
汉防己
汉防己,大苦、辛,寒。入肺、膀胱经。
[功效]利水消肿。
[临床应用]利水消肿:汉防己味苦、辛,性寒而长于下行,为利水消肿之要药。《金匮要略》中治风水表虚证的防己黄芪汤、治皮水的防己茯苓汤、攻逐水饮的己椒苈黄丸皆以本品为主要药物。蛋白尿水肿患者,可选用本品以利水消肿。
[用法用量]入煎剂,用量为10~20克。
[现代研究参考]汉防己(10克/千克)灌胃,能明显增加大鼠排尿量。
赤小豆
赤小豆,甘、酸,平。入心、小肠经。
[功效]清热利水,散血消肿。
[临床应用]赤小豆性善下行,通利水道,使水湿下泄而消肿。对蛋白尿水肿以下肢为著者,既可以用赤小豆煮烂单服,亦可配入诸利湿剂中运用。此外,由于血与水的关系甚为密切,水能病血,血亦能病水,水湿与血瘀互阻。赤小豆利水散血,且清热解毒,照顾较为全面,颇为常用。李时珍曾指出:“赤小豆和鲤鱼、鲫鱼、黄雌鸡煮食,并能利水消肿。”笔者对肾性水肿者,在药治的同时,常配以食疗方,主要选用赤小豆、黄芪、生姜与鲤鱼或鲫鱼炖服,不仅可增强利水之力,且疗效巩固。
[用法用量]入煎剂或单煮服,用量为20~45克。
石 韦
石韦,苦、甘,凉。入肺、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水通淋。
[临床应用]清热利水通淋:本品配合滑石、瞿麦、萹蓄、海金沙等,治疗蛋白尿伴发血淋、石淋、热淋者,有清膀胱湿热而利水通淋之效。
[用法用量]入煎剂,用量为10~30克。
[现代研究参考]石韦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
滑 石
滑石,甘,寒。入胃、膀胱经。
[功效]利水通淋。
[临床应用]湿热之邪常贯穿在蛋白尿患者的整个病程中。如湿热蕴结膀胱、下窍不利而导致水肿,或尿急、尿频、尿痛,均可用滑石配伍清热利湿之品组方治疗。代表方如黄芩滑石汤、八正散。
[用法用量]入煎剂,用量为10~15克。
[现代研究参考]体外实验表明,滑石对多种致病杆菌、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薏苡仁
薏苡仁,甘、淡,微寒。入脾、胃、肺、肾、肝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
[临床应用]
1.利水渗湿而健脾 本品为淡渗利湿之品,味甘健脾,常用于脾虚湿困,症见下肢水肿,小便不利,食少便溏等,可以本品配合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等组方治疗。本品力较平和,宜重用方可奏效。
2.清利湿热 蛋白尿患者由于长期脾虚湿困,遇长夏之季易为湿热所困,内湿与外湿相合,湿热胶着难解。临床表现为午后发热,身热不扬,身重肢困,胸腹痞满,纳呆便溏,舌苔厚腻,或水肿尿少等。可用三仁汤开上、畅中、导下而祛湿清热,方中薏苡仁能疏导下焦,使湿热之邪有所出路。
[用法用量]入煎剂,用量为15~45克。
冬葵果
冬葵果,甘,寒。入大肠、小肠经。
[功效]利水通淋,兼以润肠。
[临床应用]利水通淋,润肠:本品性寒滑利,前人谓之能“达诸窍”。不仅利水以消肿,且兼能通便,故对蛋白尿有水肿兼大便干结者用之尤宜,常与猪苓、获苓、车前子等渗湿利水药同用。又《肘后方》载关格胀满、大小便不通,可单用冬葵果水煎治疗,当蛋白尿患者肾功能不全时,若出现小便癃闭,大便秘结,可用本品作为配伍之用,取其通利二便之功。
[用法用量]入煎剂,用量为10~30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