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高血压病的常见治疗误区。这些错误不仅仅是患者常犯的,往往也被临床医护人员所忽视,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根据具体情况,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60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为此偏高些的血压(如老年患者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左右,年轻的、轻度高血压的患者可将血压控制在135/85mmHg以下),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及年龄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偿失。
2.不分病因,盲目用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常把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混同起来,认为只要发现血压升高就是原发性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都需要用降压药。实际上许多疾病如急慢性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中毒症、颅脑疾病等都可能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而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由于病因病理不同,两种高血压的治疗原则也不相同:原发性高血压只有积极治疗高血压,才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而继发性高血压,首先是治疗原发病,才能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发展。
3.药物配伍不当。一般来说,同一类或作用类同的两种降压药不宜合用,例如硝苯地平和尼群地平同属于钙拮抗药,联合使用会使患者出现头痛、眩晕、心慌欲呕的低血压症状。
4.忽视降压药的不良反应。事实上,降压药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甲基多巴可出现嗜睡、眩晕、腹胀等不良反应;帕吉林(优降宁)的不良反应更多,可出现恶心、呕吐、失眠、多梦、定向障碍等,恶性高血压及肾衰竭晚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精神患者应忌用;卡托普利可出现咳嗽、皮疹等,孕期及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