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床心理症状

临床心理症状

时间:2023-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一个研究结果显示,即使是已确立的精神症状比如焦虑和抑郁,他的症状也不一定能达到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的临床标准。事实上,大多数参与者并没有达到临床标准。对临床医师来说,精神症状的存在仅仅提示临床医师需要进行处置或干预。临床医师通过临床检查或精神检查即使发现了显著的精神症状,高血压专科医师也不认为它一定会引起高血压。因此,研究者和临床医师普遍认可的临床可变因素包括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

根据以往经验,临床医生是否应该在他们诊治高血压或高血压高危人群的过程中结合心理鉴定,这种方案不一定可行,因为即使是最优秀的临床医师也需要获得一些资格认证。首先只有很少部分情感状态确实与高血压有关,表33-2总结了最可信的心理学症状与高血压相关的证据,附有简洁的症状类型描述和一份测量问卷证明。每个特征的问卷目录不是广泛适用的,但是至少在一个或多个识别增加高血压危险的前瞻性研究中使用。与这个目录相反,我们没有证据证明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躯体障碍、多动症及其他精神障碍权威指南上列举的公认的精神障碍比如DSM-Ⅳ与高血压风险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心理特征(比如愤怒、A型行为和敌意)并不是公认的精神疾病。

另一个研究结果显示,即使是已确立的精神症状比如焦虑和抑郁,他的症状也不一定能达到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的临床标准。事实上,大多数参与者并没有达到临床标准。对临床医师来说,精神症状的存在仅仅提示临床医师需要进行处置或干预。这个结论更受许多有关心肌梗死后病人抑郁研究结果的支持,即使亚临床抑郁水平都可导致更高的死亡风险。表33-2列举的每个感情类型的测量量表,虽然在判定各自的症状时有效,但不是诊断工具,对临床上不同的年龄、不同人种和医师感兴趣的医疗人群并不都适用。

表33-2 与高血压风险有关的主要情绪状态、临床定义及验证测量量表

临床医师通过临床检查或精神检查即使发现了显著的精神症状,高血压专科医师也不认为它一定会引起高血压。根据我们目前了解高血压发病的行为学和病理生理机制,认为持久的或反复发作的显著情感症状超过一段时间最有可能使个体血压升高,而对短期或轻微的情感症状,如果临床医师执行更深层次的鉴定,或建议病人去咨询精神卫生专家,鼓励病人治疗,可能会带来某些伦理问题,因为这种短期或轻微的情感症状很可能与心血管疾病无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许多生活重大事件后的不良情感障碍,只要持续时间合理,这种不良情感障碍被认为是正常和合理的,甚至一些抑郁病人未经处理,也常可自行缓解。因此,研究者和临床医师普遍认可的临床可变因素包括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

临床方面有一个重要的结论是各种情感症状之间高度相关,比如抑郁和焦虑评分中,相关系数接近0.6,表示两者高度重叠,其次有一个重要现象,抑郁症状在高水平愤怒和敌意的人群中更严重,我们还不清楚两个或两个以上情感症状对高血压的影响是否比单个症状更广泛,然而,冠心病的研究证据显示,相比单个心理症状,多个心理症状能协同作用,增加心脏病发作后病人的死亡率。

临床医师怎样去评估和处理心理症状,最有效的办法是利用筛查工具,在病人身体或心血管检查时常规使用,有些诊所已经利用这样的措施评估当前最占优势的症状,比如抑郁或者痛苦。筛查工具通常只含有一个项目,有时甚至就一个问题。因此,绝对不能作为任何治疗决策的基础,除非在执行一个更全面的评估后方可进行。无论怎样,筛查措施能为时间紧迫的临床医师快速圈定患者的重要症状,在评估阳性的案例里,促使临床医师对其口头上或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随访,鉴别这些症状的严重性、持续时间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帮助病人注意避免这些症状对健康的危害。由于大部分临床医师没有时间或经验去实施精神症状的访谈。所以区域性组建心理学专家或精神病学专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他们能为制定筛查工具提供专业意见,帮助选择合适的问卷、监督评分和管理细节、提供指导以及遵循道德伦理,还有助于临床医师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收集有用的心理学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