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低通气综合征

低通气综合征

时间:2023-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低通气综合征(hypoventilation syndrome)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通气量减少、肺泡通气不足,致使动脉血CO2分压高于45mmHg即可称为低通气综合征.1.呼吸驱动减弱 代谢性控制系统尤为重要,与呼吸相关的周围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感受器、脑干呼吸神经元的病变或功能低下引起,如颈动脉体损伤、脊髓灰质炎、脑炎和脑干梗死、出血和脑干脊髓退行性变等.2.呼吸神经肌肉系统活动减弱 脊髓和外周神

低通气综合征(hypoventilation syndrome)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通气量减少、肺泡通气不足,致使动脉血CO2分压高于45mmHg即可称为低通气综合征.

【病因与发病机制】

1.呼吸驱动减弱 代谢性控制系统尤为重要,与呼吸相关的周围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感受器、脑干呼吸神经元的病变或功能低下引起,如颈动脉体损伤、脊髓灰质炎、脑炎和脑干梗死、出血和脑干脊髓退行性变等.

2.呼吸神经肌肉系统活动减弱 脊髓和外周神经病变引起,如高位颈椎损伤、运动神经疾病和外周神经炎、重症肌无力、慢性肌病和肌肉萎缩等.

3.通气器官损害 胸壁、气道和肺的病变引起,如胸廓畸形、胸膜肥厚、强直性脊柱炎和肥胖等通气限制性因素,咽喉气管狭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OPD等.

【病理生理】 肺泡通气量减少可引起肺泡气CO2增高、O2降低,导致动脉血CO2升高、呼吸性酸中毒、低氧血症.长期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以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临床表现】 早期可无任何症状.病情进展睡眠中动脉血CO2增高,可出现晨起头痛、睡眠质量差、日间嗜睡、疲乏无力及智力下降等.病情严重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以至安静情况下呼吸困难、晕厥、意识障碍、红细胞增多症、肺动脉高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者可造成死亡.

【辅助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 pH下降、PaO2降低、PaCO2增高,肺泡动脉氧压差异常增大.

2.膈肌肌电图检查 可以发现膈肌收缩活动减低.

3.睡眠监测(PSG) 可见睡眠低通气和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

4.肺功能 流速容量指标减低、气道阻力和顺应性增加.

【诊断】 诊断依靠临床症状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诊断分为两个步骤:①是否可以确定低通气综合征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动脉血气pH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高于45mmHg是必需的.②病因诊断,确定病因的解剖部位,是代谢性呼吸控制系统、神经肌肉系统、还是通气器官本身.

【治疗】

1.病因治疗

2.纠正因呼吸性酸中毒过度代偿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

3.氧疗 非常必要,但可以加重动脉血CO2潴留和伴随的神经症状.

4.机械通气 用于呼吸驱动减弱伴神经肌肉疾病者,多数只需在睡眠时治疗,特别严重者需24h治疗.

(杨春梅 王镇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