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采集】
(1)发病的缓急,病程的长短,心率快慢,节律是否整齐,发作是持续性还是阵发性,发作的频繁程度、起止方式,是否有伴随症状。
(2)诱发因素,如烟、酒、咖啡、运动及精神刺激等。
(3)有无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史。
(4)心律失常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有无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尿少、水肿等。
(5)心律失常对药物和非药物方法如体位、呼吸、活动等的反应。
【临床表现】 包括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顿甚至死亡、听诊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亦无法测到.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发生,而不伴有泵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原发性心室颤动,预后较佳,抢救存活率较高,复发率很低.相反,非伴随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室颤动,1年内复发率高达20%~30%。
【预警表现】 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顿甚至死亡、听诊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亦无法测到。
【辅助检查】 心电图特征为:心室扑动呈正弦图形,波幅大而规则,频率150~300次/min(通常在200次/min以上),有时难与室速鉴别.心室颤动的波形、振幅与频率均极不规则,无法辨认QRS波群、ST段与T波。
【诊断要点】 根据临床症状与心电图的典型表现便可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 注意心室颤动、心室扑动互相鉴别。
【治疗要点】
1.终止室颤 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除颤电极的位置放在患者裸胸的胸骨外缘前外侧部.右侧电极板放在患者右锁骨下方,左电极板放在与左乳头齐平的左胸下外侧部.其他位置还有左右外侧旁线处的下胸壁,或者左电极放在标准位置,其他电极放在左右背部上方.如采用双向波电除颤可以选择150~200J,如使用单向波电除颤应选择360J.1次电击无效应继续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5个周期的胸外按压后(约2分钟)再次分析心律,必要时再次除颤。
2.室颤处理步骤
(1)药物除颤:见表1-7。
表1-7 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方法
(2)除颤:360J.药物+除颤+药物+除颤。
【康复指导】 除颤成功后持续心电监护,治疗原发病,预防复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