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采集】
1.诱因 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用NSAIDs、胃酸和胃蛋白酶自身消化、遗传因素。
2.其他危险因素 如吸烟、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应激和心理因素、饮食、病毒感染、与消化溃疡相关的疾病。
【临床表现】
1.症状
(1)疼痛:疼痛的部位、严重程度或性质、周期性、节律性、放射部位、缓解方式。
(2)其他症状:反酸、嗳气、胃灼热、上腹饱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3)特殊类型消化性溃疡:无症状性溃疡,老年人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幽门管溃疡,十二指肠球后溃疡,难治性溃疡。
(4)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5)用药情况:对抑酸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好。
2.体征 腹部体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震水音,胃型及胃蠕动波,肝浊音界,肝脾触诊。
【预警表现】 上腹疼痛、反酸、嗳气、胃灼热、上腹饱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大便或呕吐物隐血试验、血清胃泌素测定、幽门螺杆菌检查、胃液分析。
2.其他检查 如X线胃钡餐检查、胃镜检查或胃黏膜活检、疑胃穿孔时胸腹联合透视。
【诊断要点】
(1)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进食或服用抑酸药可缓解。
(2)X线钡餐检查见典型龛影。
(3)胃镜及胃黏膜活检可确诊,并可鉴别良恶性溃疡。
【鉴别诊断】 注意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胃泌素瘤、胃癌鉴别。
【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 包括精神和生活治疗、休息、饮食等。
2.药物治疗
(1)抑酸药物:H2受体拮抗药、质子泵阻断药。
(2)增强黏膜防御力药物。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
(4)NSAIDs相关溃疡的治疗和预防。
(5)难治性溃疡的治疗。
(6)溃疡复发的预防。
3.手术治疗 适用于大量出血经内科积极处理无效者、急性穿孔、器质性幽门梗阻、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胃溃疡疑有癌变。
【康复指导】
(1)应少食多餐,目的在于经常保持胃内有少量的食物,以便中和或稀释胃酸,减少溃疡面与胃酸的接触,并能减轻胃的负担。
(2)应尽量选择质量好的食物,尤以蛋白质与脂肪最为重要.同时要保证足够量热卡和维生素,以免导致营养不良。
(3)对能刺激胃液分泌亢进的食物应尽量避免,如浓茶、咖啡、烈酒及辛辣调味品等。鱼、肉等优质蛋白质是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不可缺乏,但用量过多亦能促进胃液分泌亢进,故需适当控制。
(4)注意生活规律,精神愉快,可练习气功,打太极拳,冬天慢走,避免精神紧张和不愉快、抑郁情绪。
(5)寒冷季节注意保暖。
(6)按时服药,有病情变化应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