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采集】
(1)易患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心脏病、心律不齐。
(2)发病诱因、起病急缓。
(3)发作形式、持续时间、复发形式。
(4)恢复是否完全,是否留有后遗症。
【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在50~70岁,突然发病,持续时间为5~20分钟,并在1小时内恢复,症状恢复完全,不遗留任何后遗症状.常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时的症状相似.根据颈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不同而表现不同。
1.颈动脉系统 发作性偏瘫或单瘫或面瘫,还可有一过性黑蒙或失明、失语、偏盲及偏身感觉障碍。
2.椎-基底动脉系统 阵发性眩晕、恶心、呕吐,很少耳鸣,可有一侧或两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也可出现复视、眼震、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及交叉瘫。
【预警表现】 一过性或短暂的偏瘫、黑蒙、眩晕、言语不清。
【辅助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纤维蛋白原水平、蛋白C、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血流变等。
(2)头部CT、MRI检查一般正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可显示脑局部缺血性改变。
(3)心电图、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颈动脉超声、TCD、胸部X线片辅助查找病因。
【诊断要点】 多数患者就诊时临床症状已经消失,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头部CT或MRI可以正常,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可以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鉴别诊断】 癫的部分发作、梅尼埃病和某些偶尔出现发作性症状的疾病:低血压、低血糖、慢性硬膜下血肿、小灶性脑出血等。
【治疗要点】
1.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2)抗凝治疗:不作为常规治疗.抗凝治疗适应证:伴发房颤和冠心病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除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繁发作,程度严重,发作症状逐次加重,无明显抗凝治疗禁忌证(出血倾向,溃疡病,严重高血压,肝、肾疾病)宜及早进行.可用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使用时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为正常值的1.5倍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3.0.治疗期间严密注意出血并发症.使用抗凝治疗应签署自愿书。
(3)钙拮抗药: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
(4)中医中药,扩张血管药等。
2.病因治疗 调整血压,治疗心律失常,控制血糖,纠正血液成分异常等。
3.手术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颈动脉狭窄超过70%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可进行动脉内膜切除术。
【康复指导】
(1)防治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
(2)戒烟酒,控制体重,避免重体力劳动,适度的体育运动如打太极拳等和合理膳食,饮食清淡,多食含水分、纤维素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
(3)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