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治愈: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治疗后,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全身及局部症状消失、一般状况改善,窦道愈合、连续X线片检查,病变骨结构逐渐规则、无骨破坏.骨硬化、骨皮质肥厚及骨髓腔狭窄等表现趋向稳定.在长期观察中可确定2年治愈、5年治愈,10年治愈等。
【病史采集】 一般有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或开放性骨折的病史。
【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 患者多有消瘦、贫血等慢性消耗表现及精神抑郁、低沉等心理损害表现。
2.局部症状 常可见患肢肌肉萎缩、邻近关节僵硬、肢体增粗变形、不规则,可有过长、过短、弯曲等畸形.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肤色稍黑,皮肤薄而易破,破后形成溃疡,愈合缓慢.瘢痕硬化,位于皮下的患骨易形成“贴骨瘢痕”.病变部位常可发现窦道口,窦道口常有肉芽组织增生。
【辅助检查】
1.X线片 显示病变的范围和性质,骨质增生,增厚,硬化,骨髓腔变形和大小不等的死骨。
2.窦道造影 应用造影剂行窦道造影,可辨认窦道与骨腔及死骨的关系。
3.CT检查 可显示出脓腔与小型死骨。
【治疗要点】
(1)改善全身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
(2)抗生素的应用。
(3)病灶的处理,包括死骨的摘除,死腔的封闭以及有效的引流。
【康复指导】
(1)治愈: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治疗后,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全身及局部症状消失、一般状况改善,窦道愈合、连续X线片检查,病变骨结构逐渐规则、无骨破坏.骨硬化、骨皮质肥厚及骨髓腔狭窄等表现趋向稳定.在长期观察中可确定2年治愈、5年治愈,10年治愈等。
(2)避免患肢剧烈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