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有发现麻疹病例吗

中国有发现麻疹病例吗

时间:2023-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新型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甲类管理的法定乙类传染病,患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是由新型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甲类管理的法定乙类传染病,患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报告制度】

1.病例报告 社区医师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或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应立即向本单位主管部门报告,主管部门接报后应立即组织院内专家组会诊;如诊为疑似病例立即向区卫生局报告并由县(区)级专家组会诊,如确认,应将患者转至定点医院治疗,同时在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2.情况报告 社区出现病例后实行每天零报告制度,每天向疾控中心和卫生局报告新发病例数、累计病例数、住院数、出院数、死亡数等内容。

【管理措施】 包括疑似病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

1.隔离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消毒 病例活动的主要场所和排泄物实行疫点终末消毒.消毒范围:发热门(急)诊、实验室、放射科、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

【采样】 采集患者发病期间咽拭子、漱口液、血液、粪便,采样时执行Ⅲ级防护。

【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采取分级防护原则执行Ⅱ级防护。

【流行病学调查】

1.病例和接触者 重点调查病例发病前2周内活动史、野生动物接触史、外出旅游史、接触同类病例情况,接触者中同类病例发病情况;发病后至住院期间与其他人接触情况。

2.追踪所有密切接触者 隔离医学观察14天(自最后接触日算起)。所有接触者,在观察期间,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转运到定点医院诊治。

【处理措施】 指出现2个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或二代病例时的处理。

(1)在个案调查基础上描述病例的三间分布,确定首发或指示病例、分析传播链,追溯感染来源。

(2)收集患者的行为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等资料,对患者的居住地进行调查,并采集标本进行病原检测。

(3)调查疫情可能涉及的范围。

【防控措施】

(1)管理野生动物市场,查禁果子狸等野生动物.开展卫生宣传,不食野生动物。

(2)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及早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医务人员或从事病毒试验或野生动物从业人员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

(3)强化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诊疗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按相应要求穿戴手套、口罩等。

(4)实验室安全: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5)普及宣传教育,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二)流行性感冒

【发病特点】

1.病原体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传染性极高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由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共分甲、乙、丙型三种,其中甲型流感病毒致病力最强。

2.传染源 主要是患者,其次是隐性感染者.流感潜伏期通常为1~3天,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肉酸痛、极度疲乏、流鼻涕、咳嗽及喉咙痛等,儿童还可以表现为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咳嗽及打喷嚏时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有时候亦可通过接触表面沾有病毒的物件后再接触口鼻而染病。

4.其他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患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各型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当出现新亚型时,除经历过先前由相同或相似抗原亚型流行的人群外,所有的儿童和成人都同样易感.年幼的儿童、年长者以及慢性病患者(如肺部疾病、糖尿病、癌症、肾病或心脏病)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慢性病恶化、肺炎以及死亡.流感的高发病率、流感相关死亡可导致社会出现超住院率、超额死亡率,这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报告制度】 流感是我国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流感病例,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1周内,如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管理措施】 隔离治疗。

【采样】 发病早期(3天内)病例咽拭子或咽漱液,并采集病例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

【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实行Ⅰ级防护。

【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疫情概况,首例病例发病时间,发病人数,病例的年龄、班级及时间分布、环境状况、近期活动情况等。

1.要求涉疫单位提供的基本资料

(1)涉疫单位的基本情况:单位名称、地址、报告人、联系方式、涉疫人数、教学/生产活动形式(如学校全日制、夜校和寄宿等),全校或部分单位的名册及单位的平面图、示意图(注明工作住宿分班级、部门、楼层、区域等)。

(2)事件的基本情况:起始时间、规模(发病数和住院数),主要症状、体征,病情、病程,检验结果(X射线、血象),医师诊断或印象,治疗情况和效果,目前患者状况及去向,接触者健康状况等。

2.所在单位近2周考勤记录、因病缺勤情况 发生前一周及发生后单位内外活动情况.环境状况(通风、一般清洁状况、宿舍情况)。必要时收集其他流行病学资料.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或咽漱液,以及血清样本。

【疫情追踪】 对新发病例进行调查核实,及时掌握和评估疫情趋势,为检讨、调整控制处理措施提供依据.疫情的追踪应该至少持续最后1个病例出现后1周。

【防控措施】 主要采取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

(1)隔离患者。

(2)实行每天晨检制度,发现体温大于等于38℃的流感样病应劝谕其及时就医并休息。

(3)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4)根据实际情况对学校(集体单位)提出停止集体活动范围,尽可能减少与发病班级学生(员工)的接触,尽量避免全校(单位)或较多人员集会。

(5)对部分重点场所、共用物品做消毒处理,以物体表面消毒为主,空气消毒为辅。

(6)加强宣传教育,重点是保持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麻疹

【发病特点】

1.潜伏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最常见为10~11天,最短为7天,最长为21天。

2.临床表现 主要是发热、结膜炎、呼吸道卡他症状、咳嗽和皮疹。

3.传染源 麻疹患者是麻疹的唯一传染源。

4.传播途径 发病前1~2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5.发病季节 以冬春为主,但全年均可有病例发生。

6.发病年龄 广东省8个月至6岁小儿发病率最高。因长期进行疫苗免疫,麻疹流行强度减弱,平均发病年龄后移.流动人口或免疫空白易造成局部易感人群积累,导致局部麻疹暴发流行。

【报告制度】 麻疹是我国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麻疹病例,必须在6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直报.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管理措施】 发现疑似或诊断病例,应立即隔离,隔离期直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延长隔离期至出疹后10天。

【采样】 在患者首诊时,负责采集血标本,尽快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流行病学调查】 对所有疑似麻疹病例进行调查,填写疑似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重点要调查病例的出生日期,出疹日期和麻疹疫苗的免疫史等情况.通过调查分析,控制暴发可采取的行动包括:①尽可能预防二代病例发生;②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③在暴发前或暴发的早期,识别周边可能存在的高危地区和人群并开展应急接种,消除易感人群,控制可能的传播。

【防控措施】

(1)加强疫情监测。

(2)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为首选的预防方法.当怀疑麻疹暴发时,对未发病的易感人群,不论麻疹疫苗接种史如何都需实施应急接种,时间要早,在接触患者的3天内接种。

(3)发现疑似或诊断病例,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1天。

(4)加强健康宣教,提高群众对预防接种必要性的认识,主动参与预防接种。

(5)流动人口是麻疹的高发人群,加强与流动人口管理部门的沟通合作,强化流动儿童的管理。

(6)加强预防接种证查验力度,防止麻疹在学校和托幼机构暴发。

(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脑膜炎奈瑟菌感染脑膜或脊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发病特点】

1.临床表现 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和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害,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本病多见于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

2.宿主 脑膜炎奈瑟菌宿主是人,带菌者和流脑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只在人间传播.病原菌主要是通过咳嗽、打喷嚏等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

3.发病季节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冬春季11月至次年的5月,3~4月为发病高峰期.人感染后可产生特异性免疫。

【报告制度】 流脑是我国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流脑病例,必须在6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直报.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管理措施】 及早发现患者,就地隔离治疗.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一般不少于发病后7天.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天,带菌者给予抗生素治疗。

【采样】 标本要尽可能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但无论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疗,都要尽快采集患者脑脊液、血液、瘀点(斑)组织液标本。

1.脑脊液 采集1ml脑脊液,进行涂片检测,培养分离、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

2.血液 抽取患者全血4ml,其中一部分用于分离血清,在-20℃条件下保存准备进行抗体测定,其余全血进行病原培养分离、核酸检测。

3.瘀点(斑)组织液标本 选患者皮肤上的新鲜瘀点(斑),消毒后用针头挑破,挤出组织液,涂片镜检。

【流行病学调查】

1.病例调查 调查病例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情况、流脑疫苗接种史等,并详细填写流脑个案调查表。

2.密切接触者调查 指在与患者同吃同住人员,包括家庭成员、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里的同班者及处在同一小环境中的人群中调查是否有可疑流脑表现的患者。

【流行病学调查】

(1)当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为单位,7天内发现2例或2例以上流脑病例,或者在1个乡镇14天内发现3例或3例以上的流脑病例,或者在1个县1个月内发现5例或5例以上流脑病例。

(2)除开展个案调查、病例搜索、密切接触者调查外,还应了解人群发病、居住环境、疫苗接种以及人口流动等影响因素情况,同时根据疫情发展情况确定检测范围和时限.需要掌握、评估以下工作:①根据实际情况,对流脑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预防性服药,选择本次暴发菌株敏感的抗生素;②应急接种。

【防控措施】

(1)接种流脑疫苗是首选的预防措施。

(2)暴发或流行时可应急接种疫苗。

(3)当暴发涉及人群比较局限,可以考虑对所有人进行预防性服药,尤其是没有流行菌群相应的疫苗时。

(4)一般常规措施: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②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③注意环境卫生,做好个人防护。

(五)水痘

【发病特点】 水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趋势,冬春季为发病高峰.人是唯一宿主,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都是主要的传染源.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水痘在皮疹出现前1~2天到皮疹出现后4~5天,或直到皮肤结痂都有很强的传染性.水痘潜伏期为12~21天,常见为14~16天.发病特点为全身皮肤分批出现散在的斑疹、丘疹和水疱疹,一般水疱疹结痂即愈,少留瘢痕。

【报告制度】 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

【管理措施】 水痘患儿要采用家庭隔离,隔离期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14天;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2~3周。

【防控措施】

1.切断传染途径 一般进行通风换气即可,在儿童机构中也可以进行紫外线消毒。

2.保护易感人群 水痘的被动免疫主要使用丙种球蛋白。

3.主动免疫预防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有效的措施,也适用于暴露后应急接种以控制疫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