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局部压迫止血。
【禁忌证】 严重冠心病、高血压、Jb功能不全者慎用。
【术前准备】
(1)了解、熟悉患者病情.与患者或家属谈话,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清醒患者配合。
(2)检查有无鼻息肉、鼻甲肥厚和鼻中隔偏曲,选择鼻腔较大侧插管,清除鼻腔内的结痂及分泌物。
(3)器械准备:三腔二囊管、50ml注射器、止血钳3把、治疗盘、无菌纱布、液状石蜡、0.5kg重沙袋(或盐水瓶)、血压表、绷带、宽胶布。
【操作步骤】
(1)操作者戴帽子、口罩,戴手套,认真检查双气囊有无漏气和充气后有无偏移,通向双气囊和胃腔的管道是否通畅.远端45、60、65cm处管外有记号,标明管外端至贲门、胃、幽门的距离,以判断气囊所在位置.检查合格后抽尽双囊内气体,将三腔管之先端及气囊表面涂以液状石蜡,从患者鼻腔插入,到达咽部时嘱患者吞咽配合,使三腔管顺利进入65cm标记处。
(2)用注射器先注入胃气囊空气250~300ml,使胃气囊充气,即用止血钳将此管腔钳住.然后将三腔管向外牵引,感觉有中等弹性阻力时,表示胃气囊已压于胃底部,适度拉紧三腔管,系上牵引绳,再以0.5kg重沙袋(或盐水瓶)通过滑车固定于床头架上牵引,以达到充分压迫的目的。
(3)经观察仍未能压迫止血者,再向食管囊内注入空气100~200ml,然后钳住此管腔,以直接压迫食管下段的扩张静脉。
(4)首次胃囊充气压迫可持续24小时,24小时后必须减压15~30分钟.减压前先服液状石蜡20ml,10分钟后,将管向内略送入,使气囊与胃底黏膜分离,然后去除止血钳,让气囊逐渐缓慢自行放气,抽吸胃管观察是否有活动出血,一旦发现活动出血,立即再行充气压迫.如无活动出血,30分钟后仍需再度充气压迫12小时,再喝液状石蜡、放气减压,留管观察24小时,如无出血,即可拔管.拔管前必须先喝液状石蜡20ml,以防胃黏膜与气囊粘连,并将气囊内气体抽净,然后才能缓缓拔出。
(5)食管气囊压迫持续时间以8~12小时为妥,放气15~30分钟。
(6)压迫止血后,应利用胃管抽吸胃内血液,观察有无活动出血,并用冰盐水洗胃,以减少氨的吸收和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通过胃管可注入止血药、制酸剂等,一般不主张注入药物。
【注意事项】
(1)操作最好在呕血的间歇进行,向清醒患者说明操作目的,取得患者配合,以免引起胃液反流进入气管引起窒息。
(2)压迫24小时后宜放气减压,以防气囊压迫过久可能引起黏膜糜烂。
(3)牵引沙袋不宜过重,以防压迫太重,引起黏膜糜烂。
(4)注意检查气囊是否漏气,以免达不到压迫止血的目的。
(5)加强护理,防止窒息的发生,如充气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必须及时放气。
(6)防止鼻翼压迫性坏死,最好用牵引装置,鼻孔用棉花等柔软东西垫加,以免压迫摩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