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1.维持适当的通气量,使用肺泡通气量满足机体需要。
2改善气体交换功能。
3.维持有效气体交换。
4.减少呼吸肌的做功。
二、操作前准备
1.用物准备。呼吸机一台,管道系统及附件,湿化罐,无菌蒸馏水,模拟肺,多功能电插盘,仪器使用登记本笔,简易呼吸器,中心吸氧装置。
2.评估。①呼吸机的性能;②患者病情、意识、呼吸功能,有无使用呼吸机适应证;③呼吸道的通畅程度;④患者对呼吸机使用的认识及合作程度。
三、操作步骤
1.核对床号姓名,向清醒病人解释使用呼吸机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保持呼吸机通畅。
2.湿化罐内倒入蒸馏水至所需刻度。
3.连接呼吸机管路,模拟肺,检查是否漏气。
4.连接主机电源,压缩机电源,氧源。检查电源,氧源供应是否正常。
5.开机顺序为空气压缩机,主机,湿化罐开关。
6.呼吸模式选择:根据需要设定通气方式。
(1)自主呼吸(SPONT):病人自主呼吸好,可辅助病人呼吸,增加氧气吸入,降低呼吸机做功。
(2)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是一种容量控制通气与自主呼吸相结合的特殊通气模式,用于撤机前的过度准备
(3)机械控制呼吸(CMV):指呼吸机完全取代自主呼吸,提供全部通气量,是病人无自主呼吸时最基本的通气方式。
(4)压力支持通气(PSV):调节范围8~15cmH2O。
(5)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从2cmH2O开始根据病人需要逐渐上调至10~15 cmH2O,不宜超过25cmH2O。
7.设定参数。
设定潮气量VT:8~10mL/kg,分钟通气量MV=f×VT。
设定呼吸频率f:成人12~20/min,小儿16~25/min。
吸呼比:1∶1.5~1∶2。
设定PEEP(呼气末正压)4~12cmH2O。
8.设定报警上下限:包括气道压、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
9.连接模拟肺,正确调节呼吸机参数,清理呼吸道,检查气管套管固定良好,运转正常后连接病人。
10.脱机前准备。
11.关机顺序;主机—压缩机—氧源—切断电源。
四、操作后评估
1.使用过程中观察神志,生命体征,人机配合。血气分析。
2.观察患者缺氧情况有无改善,如指端、口唇、颜面、氧饱和度、血气指标等,及时清理呼吸道。
3.呼吸机管道冷凝水应定时倒水,保持湿化器内水温合适。
4.协助患者舒适卧位,注意保暖。
(石崛 李东梅 张娜 黄俊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