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染性软疣由痘病毒中的传染性软疣病毒所引起。本病是直接接触传染,如公共浴池或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自体接种。3.病程属自限性,6~9个月可自行消退,但亦有持续4~5年或更长时间,个别皮疹可异常巨大或偶可角化,类似皮角,称为巨大型或角化性传染软疣。表皮细胞质内有嗜酸性包涵体或称软疣小体,胞核挤向一侧,软疣小体为单个圆形嗜酸性物质,后增大向上移动,则变为嗜碱性,最后可突破角质层使表面呈火山口状。
传染性软疣(molluscum contagiosum)由痘病毒中的传染性软疣病毒所引起。本病是直接接触传染,如公共浴池或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自体接种。
一、临床表现
1.多见于儿童及青年,潜伏期为14~50d。
2.初起米粒大半球形丘疹,后渐增至绿豆大小,中心有脐凹,灰白色或珍珠色,表面有蜡样光泽,顶破后有白色乳酪样物质,称软疣小体,损害数目不等,或少数散在,或数个簇集,互不融合,自觉微痒。
3.病程属自限性,6~9个月可自行消退,但亦有持续4~5年或更长时间,个别皮疹可异常巨大或偶可角化,类似皮角,称为巨大型或角化性传染软疣。
4.临床上分为儿童型、成人型、巨大型。
二、组织病理
表皮向真皮突入,形成多数密集的倒置的梨形小叶,基底细胞大致正常,从基层细胞起逐渐变性。表皮细胞质内有嗜酸性包涵体或称软疣小体,胞核挤向一侧,软疣小体为单个圆形嗜酸性物质,后增大向上移动,则变为嗜碱性,最后可突破角质层使表面呈火山口状。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蜡样光泽的半球丘疹,顶端凹陷如脐窝,可挤出乳酪状物等特点,诊断不难。对单个较大的皮疹,需与基底细胞瘤、角化棘皮瘤等鉴别,必要时做病理活组织检查。
四、治疗及预防
用有齿镊子或弯血管钳夹住软疣小体,将之挤除,然后涂2%碘酊、3.3%三氯醋酸,或聚维酮碘液,并压迫止血,也可用电干燥,液氮冷冻。泛发者可用10%碘酊外搽,每日1~2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